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住到稻田中央去
2006/07/09 00:02:15瀏覽575|回應0|推薦3

抵台以後,我們先入住林美山上的香雲居,那是學校的教職員宿舍。大多數老師的住家都在臺北,而學校卻在礁溪鄉,如果每天通勤的話,就算搭自強號,單程都得花上近於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為了省卻麻煩,選擇住校的老師是不少的。

我們住在香雲居,晚間跟相熟的老師們互相串門,那是難免的了。但那裏我們只住了兩天,過後就按照研討會主辦單位的安排,住到山下的飯店去了。

“為什麼還要搬去飯店住呢?這兒其實已經很好了呀!”說這話的時候,我心裏頭惦念著的,是每天晚間走出宿舍大樓時都鋪展在視野裏的蘭陽平原夜景。

“嗯,那裏更理想,設備還更齊全一些的。”接待人員笑著說。

第二天一早隨同文學所的同學出發往宜蘭觀覽之前,我們便把行李都搬上了車,待觀覽行程結束之後,就直奔飯店進房了。

“那是什麼飯店呢?”陪同出遊的同學問說。

“不太清楚,好像是什麼中信飯店的吧。”我說,“哇,好好喔,你們可以住中信!”我一說完,他們隨即露出了欽羨的表情。

飯店就建在稻田中央

“那是怎麼樣的飯店呢?”這於是引起我的好奇心了。

“這是我們這一帶最好的飯店了耶,”他們說:“就建在稻田的中央喔!”

呵呵,那是說,我們就要住到稻田中央去了呵!這倒新鮮,尤其是對從小就住在檳島的我來說,這可是個全新的體驗呢。從來的生活只是習慣於接近山水,即使是山行途中率性走到山鄉農家的耕地邊上,那也只是些菜園子和花圃,大片大片的綠浪連綿不斷地連到天邊的水稻田,我可沒曾住過!

下山,我們就都住到稻田中央去了!

我們往宜蘭觀覽的前半個行程裏,天氣一直都很好,初夏的陽光撒滿了整片大地。下了山之後,公路一直都在綠油油的稻田之間繞行貫穿過去。我們的車子在田間的公路上賓士而去,車窗外都油光發亮地綠成了一片。綠色的稻浪之間冒現出來的,就是一棟棟獨立田間的農戶住家了。

典型的臺灣新型樓房

這些農戶的住家絕大部分都不簡陋,原地重建以後,它們都蓋成了典型的臺灣新型樓房的樣式,有些還有三四層樓的高度。有的房子挨近公路,而任由稻田的綠浪逐風推移直到圳頭的山腳邊;有的田舍遠遠地距開了車子穿行的公路,而縮退到稻田中央去。屋子周遭的稻浪一波緊接一波地隨風起伏,房子就仿佛是浮泛在綠波之上的船屋一樣呵!

新蓋的樓房以外,偶爾也還能見到傳統的紅磚農舍。這些從老年代裏堅持下來的舊農舍,在一年年新綠的稻浪不斷地推移之間,它們依然屹立不倒,仿佛是特地要為黃春明的鄉土小說留下一些依稀仿佛可以讓人指認辨識的原型景物吧!面對蘭陽平原上的稻浪,隔海遠來的讀者,於是還能憑著文字拼構出來的模糊影像,來尋訪當年那些觸動小說家書寫鄉土人物的舊景致吧!咦,那些在時間的推移裏堅持留下來而不肯改建的紅磚農舍,可還住著當年的青番公?他所寄望的小孫子阿明,可有承傳他的農田,繼續在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上揮汗耕作呢……黃春明原為宜蘭人,眼前閃晃過去的,那些綠油油的一大片稻田裏,總有埋藏著作家當年的感動的吧?

綠浪連綿之間,在黃春明以外,還讓我聯想起來的,便是林強的《天和地》了。一直到我們抵達宜蘭市區之前,車窗外都是這般的田園景象。特別是車子濱海而行的時候,一邊是稻田裏的綠浪隨風泛波,另一邊就是無邊無際的太平洋了。車子挨著大大小小地切成了方形的水稻田賓士而過,太平洋在另一面的車窗前無聲地切入了又退去。太平洋呵,我們只遠遠地見到它的廣闊無垠,而感受不到它的洶湧澎湃。天色蒼茫之下,高山與大洋千百年來不斷的對話裏,堅定不移的水稻田和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車窗前白鷺鷥,一直都夾在它們之間作通譯。油綠的或金黃的,耕農們迭代勞作的艱辛以及喜悅,都隨著季節的流轉而不斷地迴圈著。林強唱著的“祖先放下的土地,迄今不敢違背”,是在為那些堅持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的農民作注腳嗎……

稻田一片油綠閃亮

終究還是住到稻田中央的飯店去了。然而,我們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去瞭望飯店周遭的稻田,那只是我們晚間回來歇腳的地方。會議期間,大家都早出晚歸的:大清早匆匆用完了早餐之後,大會就安排了專車,把與會學者都接到山上的會場去了;兩天的會議之後,都安排有豐盛的晚宴。但是,那一陣子已經是陽曆5月天了,還在清晨5點種,早起的太陽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掀開了天幕。晨起拉開陽臺的門簾,暖暖的陽光就隨即撒滿了一身,陽臺底下的稻田一片油綠閃亮,宛如大地笑開了一張燦爛的青春臉龐!

住在稻田中央,雖然稻香飄溢四野的季節還沒到,雖然房門外的走廊都讓紗窗隔離著,輕易不許推開,說是不讓蚊子鑽進來。但是,只要想到那圍攏在四周的大片綠浪,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覺得綠波搖曳的,活似睡在稻浪的上頭一般的了……

2004年9月04日,星期六,南洋商報,商餘版,北臺灣初夏專欄之5)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htc&aid=34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