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年白族古村諾鄧《深秋雲南行 11》
2018/01/19 17:20:48瀏覽5765|回應1|推薦40

106.1126日在辛苦的翻越碧羅雪山之後,我們進入瀾滄江流域谷地,逆流而上終於在下午到達目的地「諾鄧古村」。

諾鄧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深山裡,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諾鄧」一詞是白族語的譯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公元862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已經對諾鄧有明確記載,以此推算諾鄧至今至少應該有1140年以上的歷史。這就是說,這裡最遲在唐朝就已經鑿井制鹽,是一個典型的鹽井村落。

因為村落依山勢而建,每間民宿的房間數都很少,全團必須分兩家民宿入住,我抽中簽王住在半山腰的民宿,導遊特地請驢夫牽兩匹驢子來幫我們搬運行李。

從山谷中抬頭仰望古村的古典建築,層層疊疊的向上延伸顯得十分壯觀。

行李交給驢夫之後,兩手空空的走在村落中的石板道上,雖然坡度陡峭卻也不覺得辛苦。

遠遠的跟著驢子的身影走到我們將住宿的民宿前,是一棟外觀頗有年代的傳統建築。

內部卻是經過改建,新舊雜陳顯得有些凌亂。

上到二樓客房,則已經是全然翻新的現代建築,現代化的浴廁一應俱全,顯得十分舒適。

因為在古村參觀的時間只有一個下午,明晨又將匆匆離開,所以放下行李略作梳洗之後就趕忙下樓開始我們自由參觀的行程。

諾鄧古村座落在崇山峻嶺之中,自漢代鹽井開發以來曆兩千餘年,古村風貌基本未變,特别是明清以來形成的山村建築景觀依舊,原生態保存完好,是目前滇西地區保留得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落。諾鄧村四周山巒叠翠、古木參天,村内高閣聳立、氣勢雄偉。村中遍布的小箐河流,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古廟、牌坊、古井、古街、古道等使古老的山村更加秀美。

由於四面環山,村子最低處海拔爲1900米,而最高處諾鄧玉皇閣海拔已是2100多米,高差較大。除了東面山麓「龍王廟」後有一小塊稍爲平坦的台地外,所有的民居幾乎都建築在山坡上,民居建築群顯得層層叠叠、密密麻麻。村中道路街巷,都因山就勢,縱横交錯,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鋪就,且三步一階、五步一台。

諾鄧是雲南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曆經唐、宋、元、明、清直至現代,一直保持着「諾鄧」的村名不變,村中居民均爲白族,以制鹽爲生,是研究中國古代鹽井文化的活教材;同時諾鄧又是中國古代歷史建築遺留在滇西的一個活標本,其古建築院落是目前國内罕見的保留完整的傳統建築群落之一;諾鄧還是山地白族原生態文化的寶庫,古老的地方戲曲「吹吹腔」、白族原生態歌舞、「洞經古樂」、「本主崇拜」等等不勝枚擧。

諾鄧村現有1項州級文物保護單位,24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留着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40多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築和20多座古廟宇等公共建築以及5000多米的街巷村道,此外全村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木200餘株,村民家中還保留有上萬件的古董文物。

幾年前大陸中央電視台所製作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短短6分鐘影像,讓諾鄧火腿一夜之間風靡全國,諾鄧的火腿價格開始飛漲,所以村內幾乎家家都有自製的火腿。

據說因為諾鄧恰好位於河谷中江水轉彎的地方,這種溫潤的氣候最適合對火腿進行深度發酵。另外,那裡的村民養豬多以玉米、大豆及綠葉植物為飼料,最後產出的豬膘肉不僅肉質細膩、而且油脂薄、瘦肉多,口感十足。除了溫和新鮮的食材,成就美食的調味料同樣取材於自然,鹽是醃製諾鄧火腿的致勝關鍵。諾鄧井鹽口味清淡,對於醃製火腿來說,是藏匿於深山的最好調味料。

當地人說,諾鄧火腿的口感需要存放整整3年的時間才會發揮到極致,到那時,火腿可以生吃,且脂肪會氧化成特殊的美味。靠近骨頭的部分肉質最好,適合切成薄片下鍋爆炒,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當地人還說,諾鄧火腿的口感需要存放整整3年的時間才會發揮到極致,到那時,火腿可以生吃,且脂肪會氧化成特殊的美味。靠近骨頭的部分肉質最好,適合切成薄片下鍋爆炒,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o7N44.html
當地人還說,諾鄧火腿的口感需要存放整整3年的時間才會發揮到極致,到那時,火腿可以生吃,且脂肪會氧化成特殊的美味。靠近骨頭的部分肉質最好,適合切成薄片下鍋爆炒,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o7N44.html

在去諾鄧的路上導遊一再勸說去諾鄧別衝動的買火腿,因為名氣大需求量高,供需不平衡的狀況下,此地販賣的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諾鄧火腿,而是由別地運去的,真要買的話離開諾鄧之後附近鄉鎮的火腿價格便宜多了。但是我們有些團員慣了村中的火腿房之後,忍不住買了請商家直接快遞回家,價錢果然是驚人的貴。

走進村落,處處都是古蹟改建的客棧。

列入重要文物保護的古建築


走入村落,與和善的居民有直接的接觸,對喜愛人文攝影者而言,這裡簡直就是攝影的天堂。

走道上方一隻耀武揚威的公雞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他的態度擺明了這裡是他的地盤,而我們侵入了他的勢力範圍。

從牽著驢子返家的居民可以看出,在這山居的生活中,驢子仍是十分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在牆頭上第一次見識的植物,香櫞

石板路上牽著驢子回家,一面走一面講電話的村民。

黃昏時我們爬上村落的最高處,玉皇閣。

根據我到的資料顯示:鹽業經濟的繁榮極大地推動着諾鄧地方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盡管雲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兩朝這里還是文風蔚然、人才輩出。明代諾鄧村有了義學、私塾,清末開辦了學校。諾鄧村的科擧,在清代雲龍考取的三名「進士」中諾鄧村就有其二,而擧人、貢生和秀才則不勝枚擧,目前僅從幾戶諾鄧人家族譜上查實的貢生就有60餘名,秀才則有500多人。

清代康乾年間,諾鄧村擧人黄桂是名噪一時的飽學之士,被譽爲「滇中一儒傑」。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諾鄧舊時尊孔習俗相當濃鬱,傳統的宋元理學意識形態在古代諾鄧村的反映非常明顯。

國內專家學者對諾鄧村歷史文化價值的基本評述是:(一)諾鄧是雲南最古的歷史名村。(二)諾鄧是雲南最早的經濟特區。(三)諾鄧是通往滇西各地鹽馬古道的軸心地。(四)諾鄧是研究中國古代鹽井文化的活教材。(五)諾鄧有保留得最好最集中的明清建築群。(六)諾鄧有人文與生態景觀俱佳的旅遊資源。

諾鄧村於20021月獲授「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稱號;20058月列為雲南省開發建設型旅遊小鎮」,當年9月被評為中國最具旅遊價值的古村落」2007531日,諾鄧村被授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當年11月又被評為中國景觀村落」,可見諾鄧古村近期受到注目的程度,然而隨著遊客大量增加的需求,太多的商業色彩也逐漸入侵這個千年來未曾多做改變的古老村落。

相較於雲南其他過度商業化的古鎮而言,諾鄧古村整體給我的印象是純樸而富有內涵的,值得多花一些時間去認識它,可惜因為旅行團既定的行程,只能來去匆匆,期望在這一波現代化旅遊熱潮中,這一個古老的村落能夠永遠保持它的純樸形象。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j28wang&aid=109941551

 回應文章

fait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1/20 23:43
那匹驢 正在祈禱 眼前一袋袋胡蘿蔔 能飛到牠的嘴裡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