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18 14:34:52瀏覽3145|回應0|推薦27 | |
結束了在丙中洛兩夜一日的行程,106.1125日0700時,天還沒有亮我們就趕著出發,沿著怒江流域而下,目的地是289公里之外的六庫鎮。來程時受盡了修路塞車之苦,回程提早出發為的是清晨七點鐘交通管制一解除,人車還沒有湧現之前先通過從丙中洛到林木檢查站間這80多公里的艱苦路程,來的時候就因為道路狹窄又在修路,在這段路上耗了將近六小時。 好在出發得早,兩個半小時之後就到達管制站,我們換回來時乘坐的大巴士。原本以為當天的後續路程就可以一帆風順了,沒想到這只是苦難的開始。 從丙中洛到六庫的「怒江美麗公路」從2017年10月26日開始施工,工期長達26個月,固然是這一段路辛苦之行的原因,但真正關鍵的因素卻是居民的素質問題。這兩年經常在大陸邊疆地區旅行,導遊或是地陪總會一再叮嚀我們:不要和在地的少數民族發生爭執,否則外來客一定會吃虧,因為連執法人員都會偏袒少數民族。又說:偏鄉出刁民。起初我還不怎麼相信,但是聽多了、看多了之後,發覺確實有一些可信度。這一趟旅途更是驗證了這個說法。 在這一條原就已經狹窄的道路上,每次經過村鎮就是塞車的開始,行程就會被耽誤。像這一個村落中,兩線道被走成了三線道。 下面這一張圖,村鎮中道路原本就狹窄道僅能容兩輛大車勉強錯車,居民卻總是路邊亂停車,甚至是逆向停車。任憑被堵住的車輛大排長龍、長按喇叭,車主也是愛理不理的。 塞了20多分鐘,因為塞車而聚集的司機們終於忍不住了,決議合力把這一輛擋路的三輪車抬到路旁去。正當眾人七手八腳的推車時,車主這才終於從旁邊的店舖裡現身了,面對眾人的埋怨他也一副不在乎的模樣。 下一個事故現場,竟然是我們這一輛車造成的。我們這一車的駕駛長得圓圓胖胖的,第一天上車導遊就言明,因為路程長司機難免有精神不濟的時候,所以全車只有司機有抽菸的特權,為了行車的安全大家也沒有異議,但是司機先生的另一個壞習慣頗讓我受不了,經常性的,每隔幾分鐘就是一口痰往外吐。這天下午來到一段人車較少的路段,我們的車速明顯加快了,未料迎面來了一輛巨型的砂石車,雖然兩車都急踩煞車並意圖閃讓,但在煞停最後的那一刻,我們大客車向外突出的後照鏡還是被砂石車的後車斗給撞上了,瞬間外殼被削去了 一半。 事實上兩輛車都閃讓到了極限,唯一的錯是車速都快了那麼一點。下了車兩個司機各說各話,對方打死不願意陪,於是就僵持在哪兒了。此時兩邊被堵死的車輛越來越長,大家七嘴八舌地企圖加以排解,但是我們的駕駛豪不為所動,堅持對方得賠錢。 幾輛被堵的機車駕駛見排解無望,企圖徒手搬開路旁的大石頭以便機車通行,被人群制止,說是會破壞事故現場。 車陣越堵越長,人們開始不耐煩了,因為這一段長達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公路兩端的管制哨每天0700-1900時都會關閉,到時候趕不出去的車輛都會被封鎖在這一段路上。但是我們的駕駛堅持對方賠錢,於是雙峰陷入僵持。 無聊的等待之中,月亮已經升上高高的山頭。 最後有一位狀似官員的中年男子,出面對我們的司機分析利害並好言相勸,卻不得結果,最後當著司機的面打電話給當地的公安,特別交代警察來後一定要對我們的司機所造成的堵車嚴加追究。我們的司機一看情勢不妙這才願意讓步,對砂石車司機咒罵幾句之後悻悻然開車離開,結束了這一齣鬧劇。 到達六庫鎮時又已是入夜之後,這一天的路程真是太辛苦了。 六庫鎮位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是瀘水市、怒江州的州政府所在地。這裡地跨高黎貢山東麓至碧羅雪山西麓的怒江兩岸,鎮內高樓林立,已經是一座頗為現代化的城市。 106.1126日我們將由六庫所在的怒江流域,翻越碧羅雪山山脈進入瀾滄江流域。 碧羅雪山是西瑪拉雅山的餘脈,屬於橫斷山脈,是貢山縣與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交界線及怒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碧羅雪山在蘭坪境內綿延142公里,海拔超過4000米的雪山就有15座。其中最高峰老窩山是這些雪山中最美的地方,海拔4500米,與瀾滄江的相對高差達3200米,原始生態系統保存十分完整。山中氣候變化異常,飛瀑密佈,高山湖泊雲集,被人們稱作“萬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雲霧騰升,登臨絕頂觀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頗為壯觀。 由六庫跨越碧羅雪山的S230公路,路面平整好行,隨著高度的增加,山間時起大霧。 翻越碧羅雪山的高點海拔達近4000公尺。 路邊攤販的攤上竟然出現枇杷,雲南的天候與產物與中原大不相同。 翻越碧羅雪山之後進入瀾滄江流域,流域內興建有多座水庫,所以我們經過的瀾滄江水免彷若寧靜的大湖。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主幹流總長度4909公里,其中國內長2139公里,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後始稱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跨越瀾滄江的永保大橋。 今日的目的地是諾鄧古村,我們開始逆瀾滄江而北上。 中午時到達雲龍縣的寶豐鄉 寶豐鄉舊名雒馬井、金泉井,位於雲南省大理雲龍縣境南部,地處沘江下游河谷地帶,距縣城11公里。為雲龍古鎮之一。明初鹽井開採,年產鹽三萬餘斤。“因井設治”明崇禎二年(1629年)雲龍州治從舊州三七村遷至此,至民國18年(1929年)一直為雲龍州(縣)治所在地,成為雲龍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時300年。 寶豐原名雒馬井,延緩數百年後,到了清末,才改名為寶豐,從它名字演變就不難猜測它的歷史與雲龍鹽井有密切始終的聯繫,事實也確實如此。寶豐的歷史就是一部雲龍鹽井興衰變遷的歷史。雒馬井是雲龍八大井之一,最早開發于唐代,到了明代隨著雲龍鹽業經濟的興盛,中央政府為了更好的控制八大鹽井,於1629年將雲龍知州錢以敬將雲龍州府遷到了雒馬井,此後的三百年餘年間,寶豐作為雲龍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見證著雲龍鹽業經濟的興盛和衰亡,並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 雲龍州府遷到雒馬井後,由於各鹽井聯繫的道路被大雒馬山阻隔,交通極為不便,康熙37年,時任雲龍州府的顧芳宗捐資組織從絕壁上鑿開了一條人馬通行的大道,打通了雒馬山的關鎖,始終使各鹽井來往暢通,食鹽出口運銷活躍充盛,同時,又在山道最高處修建郵亭,設專人傳遞郵書信件,員工來往在此閑腳,大雒馬郵亭屬寶豐通往各鹽井的通道,發揮著重要的交通作用。來往馬匹在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見證著當年人馬穿梭的繁忙,如今這條驛道早已荒廢,卻成為研究鹽業經濟、古驛道文化不可多得的遺跡。 寶豐作為州府所在地的三百年間,就是雲龍經濟最興盛的時期,據雲龍州志記載,雍正年間,雲龍八大井附近居民達1300余戶,日產鹽量3000多斤,鹽稅成為雲龍重要的附稅來源,並形成了各行業以鹽業生產為核心的生產格局,呈現出一業興百業旺的盛世局面,鹽井的興盛為寶豐帶來經濟的繁榮,依靠鹽井起家的人們開始在寶豐城中大興土木,精美豪華的深宅大院,成為寶豐城這一時期顯著的歷史符號。 資料來源中在鎮上午餐,小小的街道上來了我們一車的遊客頓時熱鬧了起來,大家各自散開找吃食,我看見一家清真館,入內點了一碗堆滿牛肉的牛肉湯,一碗燙青菜,解決了中餐,餐後離開公路繼續逛入老市區,才發現別有洞天。 古老的街道中有許多的小吃,每一樣都很好吃的樣子,讓吃飽了的我大感懊惱。 這一家賣的有點像客家人吃的春餅,用米漿攤成薄餅之後,裹上醬料而成。 只考慮了那麼0.5秒鐘,頂著微撐的肚子還是決定買了一份來嚐嚐。 好吃! 還有燒烤攤 古色古香完全小學,說明這是一個頗有文化底蘊的古鎮。 沿河還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詢問本地居民古鹽井的位置,但是在古巷中轉了半天就是沒找到。 中午休息時間短暫所以沒有辦法多做停留,匆匆離開這一座頗具古趣,還未被過度開發的古鎮。 繼續前行,經過龍雲去諾頓古村。 路旁出現土黃色的村落,諾頓古村快到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