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關學中文的零零碎碎
2012/10/11 18:19:47瀏覽1226|回應8|推薦44
 

最近上中文課的時候,閒聊問起這些孩子(都已上了高中了),以後結婚生子後會不會要求孩子學中文。

『會呀,為什麼不?中文很重要。』大家都異口同聲。

『但是,如果你們的結婚對象是非華裔的人的話,你們還會這樣做嗎?』

『大概會吧!』

『你們的家長會要求你們將來找個華人結婚嗎?』我又很好奇地問。

『我爸爸是覺得我嫁誰都可以,只要是好人的話。但我媽比較希望我嫁華人,這樣她才不用比手畫腳和女婿溝通。(對媽媽比較有利!)不過他們從不曾明確地說出來就是。』念高二的Cindy這樣說。

其他的孩子也說家長對他們交往的對象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只是他們心裡還是比較希望孩子能找到一個不錯的華人對象。

上另一班的時候,聊到以前大學時代求學時,連星期六都要上課,很辛苦,一直到大四才沒有在星期六排課。一向反應很快的Nicole(高一生)馬上說:『你只要大學時代上星期六的課三年而已,我們從五六歲就開始每個星期六都要上課。我們更辛苦。』

『說的也是,你們辛苦多了,但是你們的家長更辛苦,每個星期都要車你們到這兒來上課。』我趕緊說。其實很多家長都會苦中作樂,趁孩子在上課時,趕緊到市區的中國店及學校對面的菜市場採購生活用品,而且有的家族大,還有排班接送孩子。

『何況,你們辛苦是辛苦,但是收穫很大呀。你們自己看看,從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到今天的中文程度,每個人的進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趕快隨機塞一個成語進去。)

我看著這些都已上了高中的孩子們,感觸很深。有些孩子在年紀小一點的時候也曾受過挫折不想再學,但是『有毅力』的家長費盡唇舌要他們堅持下去。現在我教的那幾個孩子,已看不出來有哪一個是被家長『逼』著來上課的。上了這麼多年後,大家感情都很好。而也因為大家上學的學校不同,星期六是唯一可以見到同伴的一天,所以他們上課時有時會興奮到講太多話,影響上課進度。

********************這是分隔線********************

我們這個小城的中文學校招生的對象雖說是華人子弟,但其實大部份來上課的是以廣東話或潮州話當母語,和越南華人多少沾得上一點邊的孩子。只有少部份是像米亞這樣的以普通話當母語的混血兒(現在人數多一些,但還是屬於少數民族。)至於在家只講普通話的華人子弟,就更少了(我就沒教過)。也因此,糾正這些孩子的發音是一件大工程。不管是『港式』普通話或是『阿斗仔式』普通話,剛開始都讓人聽得慘不忍睹。但是幾年下來,他們的語言根基也打得很好了。

Nj過客說過中文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家庭,不要太寄望於中文學校那幾個小時的學習。老實說,這是『真理』一句。從我觀察學生的學習得到的結果,他們獲得中文知識的主要來源應該都是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得來的。父母的中文水平高的話,孩子的中文會比同儕的孩子好一點,不管孩子在做功課時是否有家長的幫助。我這些說廣東話的孩子在開始上普通話中文時都上過幾年的廣東話(普通學校的母語課)了,所以儘管普通話不甚標準,中文的程度都已有一點兒底子。我一直以為是那幾個教他們廣東話的老師把他們調教成這樣的水平,但問起他們時,他們都說學廣東話(普通學校的母語課)時根本就是坐在那裡聽老師高談闊論,感覺上沒學到東西。而念過我們學校的廣東話班的孩子則說老師教得很慢,好像上課都在玩遊戲。(其實玩遊戲也無啥不好。) 如果在學校沒學到,而我我又不敢邀功,那自然是在家學的囉。

若以我那幾個混血學生及米亞的幾個混血朋友來當例子就更清楚了。

案一:Emelie(高二)父母早離,一直到七歲時都隨著母親和外婆在中國住。七歲後回到瑞典和爸爸住,中文程度就一直停留在七歲以前,全是外婆手把手教她的那些中文,新的中文字再也學不少了幾個。有時外婆到瑞典住個一兩年,Emelie和她同住的話,那她的中文就會好一些。但識字能力還是比同齡同學差一截。聽和說都沒有問題。

案二:Johnny(九年級)Johan(八年級)兄弟從五年前開始和米亞同一班上中文課。之前在家媽媽幾乎從不曾和他們說中文。剛開始時,他們的中文發音怪到連米亞都會疑惑地問我『他們的發音怎麼會這樣奇怪?』他們的老師帶了他們一年後離職,換了另一個老師後,Johan幾次都被新老師糾正發音到在課堂上哭起來,而且很排斥上中文課。那時還有另一個混血的Willy,中文發音也是一樣怪。可是Willy的媽上班時間不定,沒辦法每星期載他去上課,所以學了一年就停了。後來我把米亞這個班接過來自己教,要求孩子每星期都得念課文給家長聽,並要求家長在家多說中文後,怪聲怪調的中文好了一些。現在Johan嘴上仍然說學中文很累,但是一點都沒有要放棄中文的樣子。而Willy的媽則在住家當地的普通學校找到幾個一樣想學中文的華裔孩子,請學校聘請中文老師教母語,住在同一郡的JohnnyJohan也都去上課了。雖然多上一堂中文課,也沒看到他們抱怨太多。學校每學期要考試打成績時,Willy會因為不會寫而當場哭起來。但考題對JohnnyJohnan的程度卻游刃有餘。因為他們的媽媽一星期七天都要他們練習中文,逼得很緊。

案三:Louise(六年級)是家中的老三,哥哥們大她十歲以上。從小就是她媽媽心頭的寶貝。媽媽是上海來的,已住在瑞典三十多年了,在家只講瑞典話。Louise的外婆及舅舅也在瑞典,當她媽媽和中國家人講話時都是說上海話。聽她媽媽說,和我講普通話講久了會舌頭打結。Louise的中文並不好,因為家中根本沒人和她說,就連上海話也似懂又不懂。自從Louise開始上學後就去上普通學校的母語課,但是程度一直沒進步。她也因此必須和很小的孩子一起上中文,這讓她更有挫折感,所以動不動就吵著說她不要學中文了。後來她轉到米亞的學校,所以兩人一起去上中文課(普通學校的母語課),中文老師也答應讓她升上一級,不用再和一年級的孩子一起學,她總算認命地學中文了。這期間她不時和米亞說『中文的壞話』,總是說她討厭中文。米亞總是把我告訴過她的一番話拿來勸Louise,要她不要放棄中文。不過,我倒覺得Louise只是嘴巴說說罷了,中文功課的準備她可從來不曾偷過懶。我想她好勝心很強,所以不願意比同齡的孩子差,所以就努力用功外,不時吐槽”中文”罷了。『據說』現在Louise的媽媽比較常和Louise說中文(『據說』是Louise要求媽媽這樣做的)

雖然Louise的中文很糟,聽她媽媽說已經比哥哥們好很多了。哥哥們更慘,當年還因為成績太差,決定不再學中文(普通學校的母語課),免得中文成績把學測平均成績拉低。(其他的孩子選母語都是因為這是加分的捷徑!這也可以看出來哥哥們的中文有多慘。)

案四:William(八年級)年紀很大後才開始學中文(普通學校的母語課),學了半天中文還是比Louise差。在他上七年級時就不肯再學了。他還有一個弟弟,看他哥哥學得不好,根本就不肯開始學中文。他們的父親雖是瑞典人,但中文程度比他們還要好上十倍不止。而William的媽媽也從不曾在我們面前和孩子說中文。

********************這是分隔線********************

自從有了女兒又教了幾年中文後,我也有幾點心得:

  1. 如果你也想讓孩子學中文的話,那開始上學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我認為在瑞典的孩子最好是在上學前班或一年級時就開始去中文學校。聽說在美國還有幼幼班,三四歲就送去上課。如果當地的習慣是這樣,那家長也可以照做。如果覺得三四歲還太小的話,那就請家長在家多多製造孩子接觸中文的環境:和同齡的孩子玩兒,和別的家長聚會,....。當然家長也要多說中文啦。這樣子孩子會比較有『我是華裔人士』的認同感。

  2. 如果小孩子太晚學中文的話,他可能要和年紀遠遠小於他的孩子一起上課。這樣比較沒有同儕的競爭力外,也比較會讓孩子失去上課的熱誠。

  3. 每個孩子開竅的時間不同,女孩子學中文可能比較容易,男孩子可能要等到大一點後才會『開竅』。這時千萬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把他拿來和別的孩子比,抹煞了他好不容易發芽的興趣。家長可以做的就是『等待』以及『鼓勵』。讓他不要半途而廢比什麼都重要

  4. 語言沒有速成班。什麼『持之以恆』,『細水長流』的老生常譚的確很老套,但是也是真理。即使你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怎麼也學不好中文,也請你千萬不要讓他放棄中文。因為一旦中斷後要再接續下去要有比以前更大的毅力(我一定要學好中文)勇氣(我不在乎我一個十七歲的男生要和六七歲還流著鼻涕的小一生一起上課,而他們的中文都比我好), 而毅力和勇氣不是每個阿斗中學生都有的。如果孩子真的學中文學得很痛苦,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吧!(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真的不行,那就祭出”拖字訣”,讓孩子拖過這一段時間,等待孩子開竅。這段期間,即使不寫作業,不參加考試,也要保持良好態度繼續上課

  5. 請家教一對一教中文看似很好,但是其實學校是更合適的學習場所。除了同儕良性競爭外,還可以認識有相同背景的朋友。朋友之間相扶持,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這是分隔線********************

我自覺不是一個勤奮的好媽媽。像Johan的媽媽這樣每天幫孩子課書,我真沒辦法做到。如果我念了孩子兩次趕緊去做功課而她還是當耳邊風時,我的臉就會青的像晚娘一樣,聲音則像惡鬼。這樣的我實在不能在家教自己孩子中文。我對孩子的中文學習也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老師發的作業都寫完,考試要考的那幾個字練一練就好了。有時普通學校的母語課老師會給較多的作業,(據說,那個老師喜歡哪個孩子,那個孩子的班作業就會多一點。真是愛之深,責之切。)米亞做不完的話,我也會要她據實相告,請老師從輕發落。以前她會哭哭啼啼不敢說,現在臉皮練厚了。

我不是有雄心大志的媽媽,對女兒學中文的態度也只是抱持著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但我絕不讓她中斷了中文課。理由同第四點我女兒和我都是阿斗型。也許天資聰敏的孩子只要學五年,那我們細水常流,學十年吧!我就不相信學到第十一年你還不開竅!但是一旦中斷了,那就永遠都不會開竅了。

雖然有個像鬼一樣的媽媽,那天開車上學時孩子被我問到以後會不會讓她的孩子學中文時,她竟然說:『當然囉。學中文很好。』

我問:『如果孩子不肯學的話呢?』

『我會平心靜氣地向他分析為什麼學中文很好。讓他想學中文。比方說我會告訴他,中文可以幫他打開一面很大的窗戶。還有,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說中文,所以會中文就可以和很多人說話。』(這些都是我曾幫她洗腦過的資訊。)

我問:『如果孩子還是不肯學的話呢?』

『那我就會說:「好煩啊!」,然後一腳把他踢去中文學校。』

我只能說,也許我不是好媽媽,但我很會幫孩子洗腦。(我大概走錯行了,應該要去當催眠師才對。)

( 在地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naliunilsson&aid=6934978

 回應文章

Aslank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06 01:49

請問,如果小孩從小,

就從台灣帶些媒體ex台灣的歌、片子(像是動物星球有中文配音,應該可買dvd),

放日常生活中就放這些給他看(娛樂性質應該比較好吸收),

小孩的母語問題會不會好些?甚至因為這些音樂或影片,有機會開口,腔調也會比較正常?!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4-05-06 16:37 回覆:

當然囉。能製造一個可以讓孩子聽到中文的環境很重要。只要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影片都很好啊!我家孩子也是從小看中文的卡通長大的。不過她很膽小,很多片子都不敢看,像是講中文的小叮噹。(真的不懂!)

現在很多資訊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可以省不少錢呢!像是巧虎,我也會用來教學呢!

加油。


謎謎-網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熱心、仔細、認真
2012/10/27 10:37

見你詳細的敍述,可知是個熱心、仔細、認真的媽媽和老師。

在海外的孩子學中文一定要從小由家中開始,最自然也最有效。

至少聽與説,基本上不成問題。上中文學校主要是交朋友,參與活動。

他們背景類似,容易瞭解,可以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至於讀寫,則需有恒及有計畫的教導。如今學習媒介多,看電影、電視劇...,

善用資源,有心人不難學好。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28 19:35 回覆:

謝謝來訪與留言。很高興又多了個格友。

也很高興你的想法和我十分相似。


沙漠之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海外學中文不容易啊!
2012/10/16 01:41

我也覺得小孩學中文不能只靠每週2小時的中文課,在家時與家人的互動更重要、更有效率!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6 18:37 回覆:

是呀。謹以此篇向全天下在海外學中文的華人子弟致敬。

辛苦了!但是有一天,生活會在某處回報你。真的!


diva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您鼓鼓掌
2012/10/14 07:09
異鄉教中文本屬不易
更何況是瑞典
身在加州的我們
有得天獨厚的學習環境(中文電視/電台,中文報紙,更多的華語活動)
但走在華人多的地方
還是可以看見很多不會講華語的孩子
家庭給予的教育模是真的非常重要
還有好的中文老師
也是不可欠缺的條件之一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4 18:43 回覆:

看了你的留言後我又看了一次我的文章,我明明沒寫我教中文教得多好,可是很多網友都在贊美我是個『好老師』,讓我汗顏不已。

我一直都認為我這些孩子是自發念中文,所以中文進步得快一點。其實在這些年間也是有孩子受不了苦而放棄。我知道他們的父母一定已經盡力勸他們了,所以一定是真的無法可挽回才放棄的。

雖然瑞典是窮鄉僻壤,但許多家長還是很堅持孩子學習中文。有些家長的親戚在美國加拿大,他們的第二代很多就沒學中文了。這才可惜呢。就像你說的得天獨厚的環境還不學真是糟蹋了。 我最佩服的是到了第三代都還堅持要學中文的家庭。像是蔡阿公家的Sabina,真好呀!我是不知道我能不能活著見到孫子的誕生,但是如果能用中文和孫子說話,那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bb li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主動學習
2012/10/13 15:56
學習的動機很重要喔!兒子迷上動漫與遊戲,為了更了解日本文化,老大大學選修日文,老二高中社團選日語社,兄弟倆還會互相切磋,還不錯哩!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4 02:44 回覆:
米亞也想修日文但是沒有這科可選。原因也是她玩NDS的關係。我想也許上高中後她會修這門課喔。我最近也看了很多動漫和漫畫,日文多會了幾句哩。連日本歷史都清楚了許多。因此也真的很想再去京都一遊。

NJ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關學中文的零零碎碎
2012/10/13 05:36
您很用心 加上堅持 這真是學語言之道
尤其是在國外 要營造環境 還要與毅力抜河
不容易 加油哦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4 02:37 回覆:

你太抬舉我了。我只是很希望可以用母語中文和女兒説話。而女兒也願意學中文和台灣家人溝通。能在異國和至愛的人用母語溝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雖然我已經逐年向下修正目標,女兒的中文還是不算好,但是只要她有意願學,我就很高興了。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年級
2012/10/12 10:54

我們家小朋友﹐我打算一年級的時候去學﹐希望還來得及。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2 17:35 回覆:

來得及的。貴城華人多,一定可以找到一樣年紀的孩子開初學班。我們這兒不同,學生少,所以同一個班年紀資質都會參差不齊,較不好教。

不過想像二J要和一群一口京片子的孩子一起學中文,應該會很有趣。


格子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頒發
2012/10/12 08:10
優良教師+ 超級媽媽獎給妳! 愛你喲! 我家的很早以前就放棄了... 結果老大會說不會看, 老二中文講不通, 可是因為要看捷運站的站牌 所以老二又開始認中文字了, 真是非常的有趣.
Mias mamma (tinaliunilsson) 於 2012-10-12 17:26 回覆:

謝謝。不過我既非優良教師也非超級媽媽。我倒是有很多優良學生,不過功也不在我,而在家長。(我是撿現成的)羞

我知道要在海外堅持孩子學母語真的很難。不過貌似撐過了那個挫折期或適應期後就會穩定下來了。男孩子因開竅晚一點,所以挫折多,也容易因此中斷。等到自發想學時就只好和小很多的孩子學,大多數會因覺得很丟臉而不敢去。那就又更可惜了。

米亞也是因為想看日本卡通影片現在又學了不少漢字。所以説需要造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