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04 02:18:34瀏覽3587|回應11|推薦36 | |
中華文化打不進世界杯,因為我人的文化與足球致勝需要的元素是相剋的死敵。 先說華人文化喜歡找藉口,找下台階吧,一談運動來,首先就是體形不如西方人,其次就是吃大米的體力,鬥不過吃麵包牛奶的。 甚至引申到日韓國家隊去,人家日本人韓國人輸了都沒有說問題在體形,我們台灣人就先替他們找藉口啦,亞洲人體形太差! 你看過各隊的平均身高嗎?你知道幾個拉丁美洲人比亞洲人高嗎?烏拉圭只有2百萬人口,哥斯達黎加只有4百萬人口,能選出幾個大個子?會比4千萬人的韓國,一億人的日本,甚至十三億人的大陸,選得出更高大的球員嗎? 至於飲食,世界一流的運動員都重視營養,亦即可能越是頂尖的運動員,越吃青菜水果,而避/少吃麵包牛奶,大油大肉。 找藉口不去嘗試新東西,不冒險,不付出,是台灣人的態度,是我們文化的特色。家家父母培養小孩的座右銘。 很少有台灣人願意走離升學升學再升學的老路,甚至明明不是讀書的料,還迷信什麼“鐵杵磨成繡花針”,給補習班老闆送錢。多數人只活著父母要的,而不是自己要的日子。台灣的父母,包括許多我的朋友,只希望兒女,考過國考,鐵飯碗吃一輩子。 這種文化培養不出傑出的足球隊。 其他的台灣文化與流行觀念也不可能造就勝利的隊伍。
1, 不求卓越。當完兵就學會“摸魚”,凡事能混則混,馬馬虎虎則可。不求完美,不想當世界第一,不想把事情做好。 2,無團隊精神,組織都是金字塔,一切聽上級,個人不主動積極。 3,少數人追求個人英雄主義,也不是追求卓越,他要考第一,做老闆,就可以不必聽人命了。 4,缺乏競爭心,明為和為貴,實是愛鬥爭。 台灣人的迷信與不科學,也是致命傷。 早在1967年六日戰爭時,以色列的軍醫已經發現,要保持步兵戰力,作戰前要大量喝水,然後每小時兵要補充水。六日戰爭的結果,證明了以色列軍醫的科學研究的價值。我當兵時,六日戰爭結束了五年,我們還只相信解渴要吃話梅。連部前面一桶熱茶,單兵一壺水,幾片鹽,就要你在台灣的盛夏,由成功嶺行軍到東海大學,當然要走死幾個大專兵。 我讀大學時橄欖球隊,賽前晚喝喝老米酒,比賽中場時一人發一片檸檬,打輸了說人家日本隊的體力好。 運動員受傷了,貼貼狗皮膏藥,跌打損傷一番,可能現在也沒有人研究什麼運動醫學。請問那幾個“台灣之光”如果只有狗皮膏藥,吃吃香灰,能在美國打幾年球? 當然,這一切都是政府的錯,馬英九的錯。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