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ontent.ftpe6-1.fna.fbcdn.net/v/t31.0-8/15578327_1241485029299264_5056029654806638018_o.jpg?oh=a87e1948d5655c5322d269168385b2a5&oe=58EB51D7)
失智家屋:失智阿公阿嬤的學生宿舍 ◎沈政男 「長照2.0」說有十七項服務,其實可以歸納成居家、日間與機構服務三大類,全世界的長照服務模式基本上都是這樣區分。但日本後來另外發明了「地域密著型服務」,也就是以地緣為基礎的密切服務。也就是說,日本的長照服務模式有居家照顧(包括日間)、地域密著型照顧、機構照顧三大類。 其中地域密著型照顧在近年特別蓬勃發展,因為它是以鄰近社區為基礎的小型、機動、多元服務,在村區里層級就能辦理。而地域密著型照顧的一個重點服務項目就是失智症,日本叫認知症,因為失智老人家最需要以在地化、個別化、創意化的精神來照顧,才能提升照顧品質。 這些年在日本盛行的失智家屋,就屬於地域密著型照顧的一種,日本專有名詞叫「認知症対応型共同生活介護」。你在網路搜尋「認知症対応型共同生活介護」,就可獲得許多日本失智家屋的資訊。 什麼是失智家屋?簡單講,就是失智阿公阿嬤的學生宿舍。念書時,大家都住過四、五間單人雅房外加公共客餐廳與衛浴的宿舍,老了失智,也可以住在這樣的地方。 學生時代住宿舍,有沒有人排斥?除了極難剃頭的孤僻份子,絕大多數人都住得健康快樂又好玩。同理,失智阿公阿嬤也能接受失智家屋,因為就是老年版的學生宿舍。不會像現今安養院,普遍被老人家視為畏途。 日本就是如此,現今共有一萬三千家失智家屋,還供不應求,許多人等著排隊入住。台灣也有,但只有不到十家。 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日本有長照保險,入住失智家屋可獲得補助,但台灣必須自費。不是有「長照2.0」?目前對於失智家屋並無給付。 失智家屋要怎麼做?可以在社區新蓋,也可以拿老公寓改建,每戶採五至九人居住容量,等於一個家庭大小。家屋裝潢格局是無衛浴設備的單人房,最多九間,另外有公共客餐廳、衛浴與廚房。單人房大小大約兩到三坪。失智老人家都來自附近社區,進住以後日夜都住在這裡。 人員配備,以日本的「認知症対応型共同生活介護」標準來說,白天是一位照服員照顧三位老人家,夜間則是一人留守。照服員就好,不需護理人員。 住在這裡,由照服員協助老人家完成每日食衣住行育樂所需。比如三餐,如果老人家能力許可,照服員可陪同前往超市買菜,回來一起做菜,飯後也共同收拾。吃飽飯就在客廳看電視、唱KTV、玩牌什麼的,或者由志工來帶領康樂活動。盥洗由照服員協助,並督促服藥,然後就寢。 失智家屋採家庭式照顧,因為人數少、環境單純,最適合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失智老人家。照服員可以熟悉每位老人家的生命故事,知道他們的教育程度、職業背景與生活習慣,因而可以在他們情緒不穩定時採取必要介入措施。須知失智症最難照顧之處,在於心理行為症狀(BPSD),而BPSD很多時候乃因照顧環境與照顧者因素所引發,如果能採取小型家庭式照顧,就能避免許多BPSD產生。 在日本,入住失智家屋只需負擔一成自費金額,其他都由長照保險涵蓋。台灣將來一定會做長照保險,你去注意閣揆林全近來關於長照財源的發言就知道。有心投入這項業務的人,現在就要開始累積經驗。 我們醫院的精神病房,將來也會改建成失智家屋,但因為是既成的超大空間,須把一個病房隔成三到四間家屋,各自獨立運作,類似公寓集合住宅。病房外頭的廣闊草地未來可以做為老人家的活動空間,做園藝治療、養雞養鴨,或者挖魚池、做烤肉區,都非常適合。 失智以後,可以回到學生時代,跟同學們住在一起,每天聊聊家事國事天下事,還可以一起吃飯唱歌與運動,日子過得輕鬆寫意,如此一來誰還會怕失智? (圖片取材自日本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