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0 19:48:00瀏覽555|回應0|推薦2 | |
近來蔚為話題的《父後七日》,乃根據得獎散文作品改編,原文描寫台灣民間的喪葬習俗與懷念親人的真摯情懷,兼具本土文化與現代文學的雙重價值,極適合做為學生教材,但這樣的文章,那一天才能被選進高中國文課本?
當文言文比例被調高以後,機會更渺茫了。關於喪葬文學,台灣的孩子只能讀到詰屈聱牙的《祭妹文》,上課時教室裡「嗚呼哀哉」不斷,卻不知什麼是「腳尾錢」、「罐頭塔」,更不懂喧鬧的儀式背後,其實隱含宣洩哀傷的心理效果。 白話文學在台灣發展幾十年,無論取材、技巧皆已成熟,像《父後七日》這樣反映「此時此地、斯土斯民」的作品,才是活的文字,讀了對於學生的思考與表達能力才有幫助,這麼簡單的教育原理,為什麼那麼多決策者不懂? 台灣的報紙副刊、文學雜誌、文學獎眾多,每年出刊的白話文學作品,無論數量與品質俱為全球華文地區之冠,台灣現代文學的水準已跟國際接軌,沒有必要再讓孩子在課堂上搖頭晃腦唸文言文了。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