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0月7日,張我軍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原名張清榮,字一郎。他自幼喪父,家境清苦,生活十分困難,因此,從板橋公學校畢業以後,就到鞋店去當學徒,後來經過林木土先生介紹,進入新高銀行當工友,由於工作勤奮,一年多後升為雇員。1921年,他隨林木土調往廈門創設分行,在工作餘暇,跟當地一位老秀才攻讀中國文學,並且改名為「我軍」。1923年,廈門新高銀行分行結束營業,張我軍前往上海和北京,同時加入「上海台灣青年會」,對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暴政予以聲討。1924年4月6日,他在北京寫了(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在「台灣民報」發表,文中嚴厲批判沈浸於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台灣舊文人。1924年十月下旬,他回台北擔任台灣民報漢文版編輯。又發表了一篇譏諷性更強的文章《糟糕的台灣文學界》,這篇文章引起了舊詩人的反擊,正式揭開台灣「新舊文學論戰」的序幕。對於日後台灣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1925年,張我軍出版了台灣第一本新詩集《亂都之戀》。使台灣文人知道除了體例嚴格的古詩以外,也可以用白話文寫詩。1926年,他考入私立中國大學國學系,前往大陸求學,次年插班轉入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後,由於日文造詣良好,留在母校教授日文,並且兼任其他大學的日語教師。此後十餘年,張我軍致力於教學、翻譯和創作,在各方面都獲得良好的聲譽。抗日戰爭結束後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張我軍全家回到闊別二十年的台灣,擔任「台灣省茶葉商業同業公會」秘書,主編《台灣茶葉》季刊,在這段期間,他發表了《山歌十首》、《採茶風景偶寫》、《埔里之行》等文章,開始平實的記載他的所見所聞,並且細細發掘家鄉的可愛。1949年,他應邀任職於「台灣省合作金庫」,主編雜誌,並兼任合庫棒球部長,1955年11月因為肝癌過世,享年僅53歲。
他是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張我軍與當時旅居北平的臺籍菁英連震東、洪炎秋、蘇薌雨等並稱「四劍客」,作家龍瑛宗讚譽張我軍為「高舉五四火把回臺的先覺者」。把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介紹到台灣來,觸發了台灣的新文學運動,有台灣胡適之稱。張我軍是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當時的台灣新文學運動代表著台灣人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意識,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透顯出反日和反封建的時代精神,具有嚴肅的時代意義。他的著作很多,無論報導、評論、散文、新詩都是流暢生動的白話文,對於當時白話文學的推廣,具有示範性作用。
張我軍育有4子:張光正、張光直、張光誠、張光樸。大兒張光正參加中國共產革命沒有回台灣,其他3個兒子在台灣讀完書都留學美國,次子張光直為世界知名考古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