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土地財政失靈 ----工商時報
2011/07/08 03:03:09瀏覽394|回應0|推薦0

 2011-07-03  謝璦竹

中國經濟快速崛起,6.60億人口居住於城市,城鎮化比率達到50%,為滿足這些人住的問題,地方政府也意外獲得一條源源不絕的財源,即「土地貨幣」

       在中國現行土地制度下,政府供地類似投放貨幣

第一,相對於可出售建設用地的巨大市值,政府徵地的直接成本非常微小,實在與發行「低成本、高面值」貨幣的原理非常相仿。

第二,「土幣」本身具有財富儲存的功能,在高通貨膨脹預期下,「土幣」的財富存儲功能甚至優於貨幣。

第三,在供地融資的經濟流程裡,「土幣」可以抵押借貸,從而把銀行存款動員為投資。

中國首次針對地方財政狀況開展的審計顯示,各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已超過10.7兆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30%。財政專家對於中國地方債務是否過高、或是有無違約風險有不同看法,但多數不能否認地方政府對所謂「土地財政」的依賴過大。審計報告顯示,在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餘額接近2.55兆。報告坦言,部分地方的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以北京為例,今年前五個月北京計出讓79宗土地,土地總收入為264.7億元,僅為去年同期的43.7%「土地財政」突然間失靈,勢必加速地方債務危機的爆發。

土地財政為人詬病已久,主要是涉及非法徵集農地,近期曝光的一個轟動案例在河北省香河縣。0515日河北香河多幅土地違規事件曝光。23日,萬科位於河北香河的歡慶城項目被緊急叫停。該項目許多房屋已建成出售,數百名萬科歡慶城購房人被套,可能面臨退房或取消購房合約。河北省香河縣從2008年以來,打著城鄉統籌、建設新農村的旗號,通過「以租代徵」等方式,大規模「圈佔」耕地。據農民反映,政府違規圈地高達萬畝以上。香河縣常務副縣長凌少奎也承認,縣府違規、違法佔用土地4,000多畝。村民說,這些地原來都是承包地,現在被強行徵用進行房地產開發。一周姓農民說:「俺家四口人僅有三畝多地,這些地都是口糧田,全家人都指望它生活,現在被徵用,一畝地只給1200元租金,說什麼也不合理。」類似這樣通過以租代徵方式徵佔農民承包地的做法,在香河並非只一例。

這些耕地如何披上合法外衣,順利變身為國有建地的呢?再以河北萬通開發的「紫藤堡」為例,據該項目所在地的安平鎮政府提供的文件顯示,20090513日,謝屯村先後召開以「土地流轉」為主題的村民代表會議,並在多數村民不知情之下,會議決議同意將154畝耕地給鎮政府用於開發。其結果便是鎮政府以流轉租用名義,對耕地實行徵佔。其後,村委會將流轉土地交由鎮政府接管,在群眾不知情之下,自行組織「土地補償完畢證明」、「土地測繪證明」等相關材料,上報縣國土部門,辦理國有土地權證,土地也就從耕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隨後,縣政府指定香河盛達置業公司對該地塊進行綜合整治。200910月,香河縣政府對該地塊進行招拍掛,萬通地產以每畝60萬元高價拍得。

香河違法違規圈地問題引起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黨組調查,調查證實,流轉土地確遭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河北省人民政府已暫停香河縣土地審批。香河縣政府縣長張貴金記大過處分,並建議免職。

       對「土地財政」有深入研究的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周其仁說,政府擁有資產不是問題所在,但在中國的「現存法律框架裡,政府可以在公益用途之外的廣闊領域,動用徵地權把農民集體的土地變成國有土地,再在國有土地市場上,實現這部分土地資產的收益套現」。而政府與國營企業以土地為質押向銀行貸款,則創造了巨額的所謂「土地貨幣」。

土地貨幣也是中國在後金融海嘯時期通膨節節高升的一個禍首。中國想要治理通膨,但地方卻仰賴土地來支應財政,因此,通膨要回落,地方財政可能捉襟見肘。然在非法徵地愈來愈受到社會監控的情況下,這條財源只怕難以為繼。

相關閱讀:

1.中國農民調查 ---- 陳桂棣、春桃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06830

2.中國弱勢群體 ---- 沈立人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06816

3. 張鐵志:中國暴力拆遷點燃了重重怒火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292187 

4.鈔票印太多中國漲聲一片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560875  

5. 資產通貨膨脹 ---- 陶冬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206907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54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