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7 00:19:55瀏覽1796|回應0|推薦1 | |
(光華雜誌一九九九年八月 文/張靜茹) 台灣最早的「民間組織」? 渡台禁令加深客家移民渡台的辛酸,但客家在台灣分佈圖的形成,原因複雜,一紙禁令尚不足以說明。最早從事著述台灣客家史的陳運棟指出,渡台禁令雖阻礙惠、潮客家人來台,但廣東北部嘉應州蕉嶺、梅縣的客家人卻轉道福建,登陸台灣南部,成為早期客家遷台的主要族群。康熙前後在台灣西部平原上與漳泉人士扮演同等份量的客家人,也並未就此銷聲匿跡,高屏「六堆」客家人組織就是重要例證。但過去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不足,誤以為客家人因禁令完全退出台灣西部平原的開發舞台。若非近年美濃水庫的興建在台灣社會形成極大爭議,「六堆」是什麼?大部份人是很陌生的。 在尹章義眼中,台灣史上應重重記下一筆的客家事件很多,而「六堆」與「義民」,至今仍是客家最顯著的正字標記,「也是早期台灣開發史上兩個最大規模的社會組織。」 康熙六十年,被視為清朝台灣三大反官叛亂之一的「朱一貴事件」,催發了六堆客家的形成。原籍漳州的朱一貴與客 在北部客家人陳運棟眼中,六堆是「戰鬥團體」的組合,團結精神遠勝自己所屬的北部客家人。六堆客家精神一路延續,日據時代,抗日名將劉永福力抗日本接收軍隊只是較知名的一個例子。六堆精神如今更已化為抗拒美濃水庫、保衛客鄉文化的動力。朱一貴事件之後,清朝官員藍廷珍奏請解除粵籍人來台限制,潮州、惠州客家人紛紛渡台。但客家族群也因此背負起「支持官方打擊義軍」的罵名,甚至至今仍普遍流傳「客家人愛拍權貴馬屁」的刻板印象,成為客家人莫須有的「原罪」;連同前年新版教科書引發的「義民爺事件」,都反應了客家在台立足的歷程,比漳、泉客更為曲折滄桑。 在強調多元、尊重少數文化的今天,前年國中教科書「認識台灣」試教版出爐,卻沒有提到任何與客家相關的文化活動,因此引起客家文化工作者的抗議。編輯小組為此重新修訂,加入客家人的義民爺信仰,但卻草率說義民爺是一群「孤魂野鬼」,再度造成群情譁然。為此教科書二度修改,義民爺由孤魂野鬼更正為「忠義英勇」的神明。范振乾認為,「義民爺事件」凸顯的,正是人們對台灣客家歷史的無知與對客家文化的偏見。 孤魂野鬼?英勇義士? 究竟誰是義民爺?為何義民爺成為台灣客家人的獨特信仰?乾隆五十一年,在官方貪腐、民生困乏的情況下,林爽文由彰化起事,南部延及嘉義、鳳山,北路在竹塹地區遭到客家人反攻。一百多位客家人死於此役,地方將他們一起埋葬,設立義民塚,後有義民廟的建立。林爽文之亂平息後,客家人最後被官方視為剿匪有功,特頒發褒忠義民匾額。義民爺也因此被曲解為清朝官方的統治幫手,客家人再度蒙上支持權貴、打擊忠良的不白之冤。直到褒忠義民廟兩百週年,新竹縣長林光華還提及一位高姓議員質疑義民爺精神:林爽文是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義民爺不幫他,反倒幫清廷,這樣的義民爺何忠何義之有? 放回歷史框架來看,渡台禁令之後,客家人逐漸成為少數,在漳、泉環繞之下,需要更大的凝聚力與強而有力的依靠以捍衛家園。而類似朱一貴、林爽文事件的發生,雖是官逼民反,但在複雜不安的先期移民環境中,對客家人而言,往往成為其他族群作亂、掠奪的藉口。范振乾認為,義民精神乃是二百多年前,台灣的客家先民在當時時空背景下,因為身家財產受威脅,乃至為了語言文化的繼續存在,奮起自力救濟所展現的精神。 義民爺受清政府賜匾,至今仍受質疑,但是正如台灣香火鼎盛的媽祖信仰,形成過程也曾受官方加封四十幾次,並無任何不妥。兩百年來,義民信仰無可否認已成為凝聚北部客家人精神的重心。每年 夾縫中求生存 台灣移民歷程中,因語言、省分的隔閡,加上水資源爭奪,與清朝以漢制漢的政策,造成閩粵客間緊張關係與對峙不斷,當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幾次重大民亂發生,各族群間的關係往往因此一觸即發,釀成許多大型械鬥。這樣的大環境,為康熙以來逐漸屈居下風的客家族群,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除深化了今天人們解讀歷史的複雜與困難,分類械鬥也成為北部客家人「遁入」山區的原因。 黃榮洛在〈客家人的台灣史〉文中寫道,雍正年間,客家人張達朝,早已入墾整個台中大平原的西北部,到乾隆五十年左右,張家所築獨霧揀圳的灌溉面積已有 事實上,台灣早期械鬥並非僅只閩、客之爭。《台灣通史》指出,台灣開墾初期,開墾集團或以同旅,或以同鄉相援引,如遇爭地、爭水糾紛,往往釀成集團間的砍殺,演成械鬥。而械鬥有不同地緣集團之鬥,如閩粵之間和漳泉之間的械鬥,也有宗姓之鬥,甚至有職業團體之間的互鬥,形式不一而足,統稱為「分類械鬥」。清康熙到同治年間,台灣大大小小分類械鬥不下百餘次,同是客家族群,也曾為水源大打出手。 客家獨唱採茶歌? 過去客觀因素造成台灣史的研究過於粗糙,認為泉州人原來在大陸多居港口,因此到台灣也多落腳河口,漳州人多務農,因此遷居台灣內陸平原河谷從事農耕,客家人晚到台灣,因此只能定居淺山地區。這種依台灣開墾後族群分佈的現況,加以合理化解釋的說法顯然過於簡略。今天台灣史的研究日多,撥開雲霧,客家族群在台灣開發史的情境令人欷噓,但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莊英章也指出,不需為了凸顯悲情,特別放大某一階段的歷史,因為不同階段、情況呈現的歷史面貌會有不同。 以客家人向來自我標榜的硬頸、剽悍看來,支持客家爭取歷史「詮釋權」的尹章義,針對客家人是否因為道光年間的械鬥就退出西部平原、遠走桃竹苗?他提出另一思考點。 他指出,北部平原上的客家人是在乾隆四十八年後陸續離開,這一時段,正是茶葉與樟腦成為台灣產業的出口大宗,「由於樟腦與茶葉的新利源開發,許多客家人遷徙到丘陵淺山地區,這是茶葉產區與客家人分佈區約略重疊的歷史原因,」尹章義認為,台灣的「採茶歌」也多為客家歌謠,幾乎沒聽過閩南人唱採茶歌的!「許多客家遷離平原,並非他們『打輸』閩客,而是被新興產業吸引離去。」今天由都會發展的角度往山區看,認為淺山「落後」,因此客家人一定是因為不得已原因遷離西部平原。從早期開發角度來看,卻有不同的面貌,由於水源往往不在平地、而在中游,也是早期客家人選擇山區的原因。師大地理系教授施添福曾提出客家人「深耕」淺山,因為他們在原鄉就擁有開墾梯田的技術,很自然選擇山區紮根。雖然由客家人一度開發北部平原的歷史看來,此說不夠嚴謹,卻有不少客家人接受施添福的說法。 對客家歷史的不瞭解,其實只是過去台灣人對整個台灣史不瞭解的反應。中研院民族所所長徐正光表示,過去台灣史的研究多在「綜述」,今天則需要更多地方、區域性的實地採訪調查。近十年來,客家人從「還我母語」運動開始,不斷要求「現身」,但現身之後更重要的,對自己文化的認知、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則要依賴更多有關客家的研究,增加對客家族群、與客家和其他族群互動歷史的知識,才可能找到客家未來的新途徑,」尹章義認為,而這是台灣土地上,不分哪一族群都需要努力的課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