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7 00:06:22瀏覽3179|回應0|推薦1 | |
(光華雜誌一九九九年八月 文/張靜茹) 台灣的客家人多居住北部山區與南部高屏地區?客家人居住山區,因為他們比漳州、泉州人晚到台灣?台灣有四百萬客家人,但大部份人、甚至包括客家人本身所知道的台灣客家史,有多少是正確的? 當台北市「客家街路文化節」熱鬧的展開,都市客家人頻頻「現身」,不再因為離開原鄉彷彿就消失於茫茫都市叢林;當人們總認為客家人主要原居地在桃竹苗與高屏地區,因此亟需在台北凝聚出客家「新」故鄉……,歷史學者的田野調查卻發現,台北淡水、新莊與松山、內湖等過去被視為閩南人最早開墾的地區,才是許多客家人在台灣的第一故鄉。 原鄉台北 一九八五年,一位承攬新莊廣福宮規劃與研究的建築學者問:「為什麼在福佬人的分佈區竟然聳立著一座巍峨的客家廟?」輔大歷 北部客家族群分佈史的調查,讓人們對台灣史有了新的認識。「甚至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據台之前,是誰先到台灣?」尹章義說,根據現有的資料、線索,客家人可能比閩南人更早。 「三山國王廟」為此作了見證。三山國王的信仰起源於大陸廣東,十二年前,台灣最早的三山國王廟──彰化縣溪湖鎮「霖肇宮」,慶祝開基四百年。原來,明神宗萬曆十四年,廣東揭陽縣人馬義雄、周榆森,來到台灣採芡實作藥材,他們攜著故鄉霖田廟三山國王香火,在鹿港登陸,次年在溪湖建廟,也就是今天的霖肇宮。根據記載,漢人最早移民定居台灣是十六世紀後半期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廣東系移民絕對趕上了台灣的第一階段移民」長期從事客家史研究的頭份客家耆老陳運棟說。 不見了,客家人不見了! 在台灣社會期望凝聚「新台灣人」意識的今天,或許已不需追問誰最早到台灣,但在多元文化並立的時代,「重新發現」客家開發史卻有重大意義,「因為客家族群在台灣史的角色,一直被刻意忽略、遺忘,」多位不分省籍、閩客的學者持這樣的看法。 就以台北為例,若非三山國王廟依然聳立,客家人曾經活躍在台北墾拓時代的舞台,就鮮為人知。「客家人在台北史上一片空白,固然令人遺憾,但在客家人仍居多數的地區,地方誌中找不到客家人就太不可思議了,」尹章義在〈台灣客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中寫道:不僅清朝地方誌忽略當時客家人的存在,例如同治年間刊行的《淡水廳志》,敘及當時淡水客家人和客家地區的篇幅極少;日據的《台北廳志》,也看不到客家人活躍於新莊平原的痕跡。甚至在客家人仍佔百分之八十的新竹縣,光復後刊印的《新竹縣志》,似乎也找不到幾則和客家人相關的記錄。誇張點說,光看官方的地方誌,會讓人誤以為當地沒有客家人。 尹章義指出,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後修台灣省通志,還錄下多篇閩人批評粵人的文章,並出現「粵匪」這樣極為歧視性的字眼。「福、客之間長久以來的競爭、衝突,使得方志中應有的客家史被抹滅,」尹章義表示。 循著三山國王的足跡 長期推動客家文化的陳運棟,溯源客家文化的流失,肇因於歷史的欠缺,他不免常要提醒人們,就連明鄭之前台灣外海最有名的大海盜林鳳、林道乾,都是廣東人。至今林道乾上岸的打狗(高雄),還留下他在壽山藏有大批金銀珠寶的傳說。而被視為漢人首先在台開疆闢土的鄭成功,手下部將多的是客家人。鄭氏家族可以在台灣維持三代,台灣史學者津津樂道其中原委,就因為有陳永華、劉國軒兩位廣東客家人,一文、一武的輔佐明鄭政權,陳永華更被視為奠定台灣漢文化基礎的第一人。至於較晚開發的東北部,乾隆末年吳沙拓墾宜蘭平原,招徠的是包括粵、泉、漳三籍人士。今天被視為「福佬」地區的宜蘭平原,擁有三十四座客家三山國王廟,高居全台第一。 除客家大本營新竹、苗栗、屏東,台灣現有的一百多座三山國王廟,分佈擴及北部宜蘭、中部彰化、雲林以至嘉義等非客家縣市。「宜蘭冬山鄉、員山鄉幾乎是一村一座,」根據客家文化工作者楊國鑫的查訪結果,台中豐原也有三座,若非具有相當人數、財力,新移民是無力蓋廟的,「可見早期豐原市住了不少客家人。」 只見閩人笑,不見粵客哭? 在十七、八世紀,客家人開發台灣西部平原的貢獻不下於閩南人,人口也約略相當。十八世紀中葉後,形勢驟變,閩南人遽增,客族日漸落居下風,終於成為只佔人口百分之二十的「弱勢團體」。客家人在台灣為何成為少數族群?【1】過去認為,台灣在光緒建省之前,一直歸福建管理,閩人因行政、地理之便,來台人數自然佔多數。但近年來從事台灣史研究人士不斷蒐集史料,【2】認為康熙二十三年清廷頒佈的「渡台禁令」是最早影響台灣閩、客比例的決定性因素。 康熙年間,施琅擊滅試圖反清復明的鄭氏家族後,上奏〈台灣棄留疏〉,剖析台灣在海防的重要性,清朝才將台灣收入版圖,設置郡縣。施琅是福建晉江人,他一面陳述台灣的重要,卻又提出三條渡台禁令,除要求渡台者須先經官方批准,禁令第三條特別指陳:「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台。」身為客家人的台北商專副教授范振乾認為,施琅吃盡鄭氏家族兩位客家部將的虧,因此在擊敗鄭經後,對粵客展開報復,刻意打壓客家族群。根據連橫《台灣通史》記載,渡台禁令之後,閩南成為台灣主要移居人口,大量施姓宗族成員也紛紛來台墾殖。連橫就稱康熙末年在台灣中部開鑿施厝圳、富甲一方的施榜是「閩台第一家」。 針對施琅以廣東多出海盜,禁止粵客來台,范振乾認為,這是施琅為圖一己之私的藉口。當時清朝疲於三藩之亂,加上施琅收復台灣居功厥偉,因此台灣政事全交由施琅處理,許多客家人因此被原船「遣返」大陸,有些人逃進山區。直到乾隆末年,渡台禁令正式解除,一百年裡,客家人與所有台灣早期移民一樣,除面對地理屏障「黑水溝」,必須與「六死三留一回頭」的命運一賭,官方禁令的落井下石,讓客家人渡台倍加艱困。「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墳場)也敢去,台灣所在滅人山(必死無疑)……」長期從事客家民俗採集的黃榮洛,在民國七十五年發現客家人移墾台灣的山歌詩「渡台悲歌」。 今天鹿港民俗文物館展示的一塊碑文上,記載當時航運由閩南人操控,港口抽收規費,由於海關人員多索紅包,加上省籍歧視,常故意刁難廣東籍客家人,於是乾隆五十五年客家籍醫生徐道、廖霖等人聯名呈請台灣兵備道,嚴禁對客家籍人加索規費。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