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震撼主義》----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
2009/09/28 23:23:40瀏覽1364|回應0|推薦1

陳信行:逆轉30年論戰的如椽大筆

    「山也BOT,海也BOT!」這或許是2008年台灣最夯的台詞之一吧。《海角七號》裡的恒春鎮代表會主席抱怨著這個明顯的不公與不便。隨著這部台灣電影少見的票房一路高漲,片中淡薄卻雋永的社會意識讓人一再咀嚼,終至一再引用,成為時代氛圍的一部分。這種感覺也符合了我們的集體經驗。

    除了風光明媚的墾丁海灘,台北市的街道停車格、近幾年的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負擔日重的社會扶助措施以及正在累積驚人虧損的台灣高鐵,各式各樣的公共設施與經濟活動,1990年代以來逐漸變成財團獲利走人、納稅人付帳接爛攤子的惱人醜聞。BOT(建造─營運─轉移)方案只是各種私有化方案之一,公司化、釋股、委外辦理、政府再造、「勞動彈性化」,名堂多著呢。掠奪的歷史主旋律然而,海的BOT,在2004年受南亞海嘯摧殘、無數人喪生的國家,不僅僅是惱人,而是駭人的不義。趁居民流離失所、無暇他顧之際,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政府將風光明媚的海岸承包(事實上是奉送)給跨國企業開度假村,剝奪數十萬災民的祖居地。面對矛盾衝突的加劇,2006年,原來宣布片面停火、與政府共同致力海嘯災民安置重建工作的斯里蘭卡坦米爾之虎游擊隊被迫重起戰火,至200905月,該運動被徹底殲滅。數十萬被懷疑支持游擊隊的村民至今還被關在集中營內,承受著天災之後的人禍。

    這種毫不講究體面、發災難財的掠奪式官商勾結竟然是1970年代以來人類歷史的主旋律。xxxxx所保住的中國改革開放、蘇聯災難性垮台後的饑饉、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關達那摩的酷刑逼供、美國紐奧良卡崔娜風災後災民的慘狀,這些,都成了大財團發財的機會。而指導這一系列災難性發展的思想導師,是新古典主義裡之經濟學大師,芝加哥學派掌門人米爾頓.傅利曼!(註)傅利曼說過:「只有危機會造成實質改變,無論是實際的危機或感覺上像危機。當危機發生時,人所採取的行動決定於周圍可得的想法。我相信這就是我們的基本職責:發展出既有政策的替代方案,讓它們保持活躍而且可得,直到政治上的不可能變成政治上的不可避免。」

天災、戰禍、衝突,這些危機都有助於傅利曼派學者兼官員兼商人大展宏圖。而如果災難沒發生,就製造災難。就像19730911智利軍閥皮諾契特在美國策劃下政變推翻政府、屠殺人民,將全國陷入恐怖之中,隨之傅利曼本人及其學生——「芝加哥男孩們」,就有了實踐其經濟政策的第一個全新機會。這個模式從此在各地複製又複製,到最後傅利曼思想在世界上幾乎成了「經濟學」這個領域的全部,其政策成了「經濟政策」的唯一模型。娜歐蜜.克萊恩的如椽大筆匯集一件、又一件、再一件令人髮指的當代人類災難,並清楚地將因果線拉到一個一致的經濟思維:當年英國首相佘契爾宣稱「別無出路」的「自由市場」。她的筆鋒雄渾到令對手顫慄。保守派(他們自稱「自由市場派」)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研究員諾伯格(Johan Norborg評論《震撼主義》一書時,說:「未來,如果你跟學生或記者講說你支持自由市場,很有可能他們會問你為什麼要支持獨裁、酷刑和圖利財團。」但是,諾伯格對《震撼主義》能提出的最有力的反駁,也只是傅利曼這些話是出自其書的序言而非本文,所以認為克萊恩是斷章取義。如果諾伯格的預言命中,《震撼主義》一書對於之後的世界政治所起的作用,會類似當年索忍尼辛揭發蘇聯集中營的《古拉格群島》,嚴重撼動之前看來難以置疑的道德權威,只是作用的方向相反。對台灣來說,當年《古拉格群島》的出版與宣傳是黨國反共教育機構大力推動的交辦事項,具體目標是合理化當時本地的政治經濟現況,讓所有反對現狀的人似乎都必須回答「難道你支持集中營?」。而通過《震撼主義》一書,或許我們可以開始質疑,二次大戰之後迄今的台灣社會,是否可能有「經濟奇蹟」之外,另一種面向的歷史陳述。

台灣亦有震撼歷史

《古拉格群島》出版的1973年,美國在越戰正節節敗退,台灣的經濟卻正在起飛。之前20餘年的白色恐怖震撼,如克萊恩所說,確保沒什麼人會對李國鼎、蔣經國推動的加工出口工業化政策之下,享有無數特權的外國資本,提出任何有效的質疑。然而,事實是壓不住的。前一年,1972年的0711月,美商飛歌電子在淡水竹圍與日商三美電子在高雄前鎮的工廠,爆發年輕女工吸入三氯乙烯中毒,數十名中毒女工不治死亡,死狀甚慘,全身腫脹、起水泡、流膿。各報紙發表數篇報導後,消息嘎然而止,加工出口區管理局宣布死亡與工作無關。雖然之後台灣政府頒布了《勞工安全衛生法》,同樣使用三氯乙烯的美商桃園RCA電子廠依舊持續地把明知含三氯乙烯的廢水打入地下水層,並抽出來餵給工人吃,直到1992年該廠為規避退休金關廠外移為止。數千位因此罹癌的前RCA工人現在還在打著遙遙無期的索賠官司,但李國鼎與RCA合作的人才訓練計劃成為後來台灣高科技電子業領袖的搖籃。

那一年,綠島、岩灣和泰源等監獄的政治犯還有數千人。吳榮源19個不滿保釣運動被鎮壓而串連討論的各校大學生正在軍法處看守所受審,被戴上個莫名其妙的「成大共產黨」名號,其中兩位已判了死刑。再過四年,老政治犯陳明忠因為資助之後成為鄉土文學運動堡壘的《夏潮雜誌》創刊而被捕,刑求一百多天。受鄉土文學熏陶而密謀抗議跨國公司的戴華光、賴明烈、劉國基等十餘位大學生於1977年被捕、刑求,判刑十餘年。而1967年回台研究跨國企業影響而被捕、被刑求,但幸運被國際組織救援出獄的學者陳玉璽正在夏威夷大學撰寫他的《台灣的依附型發展》。美麗島事件還等著要發生呢。這些逮捕、監禁、刑求,和《震撼主義》的論點一致,與台灣「經濟起飛」的歷史可說是一體兩面。

但是至少當年逮捕刑求異議者的特務們還是「國家公務員」。美國在九一一事件的震撼威懾全國之後,布希政府四處投射的武力,包括軍隊和黑牢裡的獄卒和刑求專家,越來越多是外包公司、佣兵,享治外法權,殺人免罪。這些「國家安全產業」的大股東們包括副總統錢尼、國防部長倫斯斐等人。倫斯斐,順帶一提,曾任第一個到台投資的外商電子廠美國通用器材公司董事長,台北縣新店寶橋路的老廠區還有他的足跡。

克萊恩或許不算是一個法度嚴謹的社會科學家。她的手法不是論證,而是舉證,一件又一件的事實擺出來。被她批評的人也許會不滿地說:這些事情有什麼關連?《震撼主義》呈現的觀點,地理學家哈維(David Harvey、社會學家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等都對當代新自由主義經濟提出過理路更清晰、歷史向度更深遠的分析與概念工具。但是她筆鋒的力度是任何學術著作難以比擬的,作為一個不斷在災難最前線親眼見證的記者,她的可信度也是不可取代的。

在「西雅圖戰爭」開啟這一波全球反資本主義社會運動後的三個月,199911月,克萊恩的《No Logo》出版了,她結合文化研究與實地調查的恢弘氣勢讓此書成為當代社運的經典之一。《震撼主義》,或許也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分水嶺。從今以後,傅利曼的信徒們再也不能把他們的信仰當成無庸解釋的真理。

註:貨幣主義的龍頭傅利曼反對政府過度的經濟干預反對福利國家政策主張市場調節。在政策上,他認為解決70年代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通貨膨脹與失業並存,要靠限制貨幣數量的增長率而達到,所以政府的貨幣政策目標是控制貨幣存量。停滯性膨脹的原因是自然失業率價格預期。他反對福利政策、反對擴大公共支出、主張自然失業率,都是和凱因斯主義針鋒相對的主張。套句黑話,他和凱因斯對著幹。

 相關閱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百年來得獎之路http://blog.udn.com/teddy5422/2675602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35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