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氣功與丹道的區別 ---- 梅花居士
2023/02/25 23:52:00瀏覽733|回應0|推薦1

氣功與丹道的區別 ---- 梅花居士

2016/12/19  湛若水

有人問我,氣功與丹道有什麼區別?練氣功和修丹道何者較好?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頗費唇舌,基本上,練氣功為的是健康長壽,屬於修命的範圍;修丹道為的是提升性靈,屬於修性的範圍。古代全真道的南、北二宗有修命、修性的論辯,我們就藉著二宗的觀點來說明氣功與丹道的關係。 南宗「先命後性」,北宗「先性後命」,這是歷代學者概定南北二宗丹道的分野。後人修煉,有人採用「先命後性」,有人採用「先性後命」,彼此爭論不休,到底何者正確呢?  

南宗創始人是北宋的張伯端,南宗「先命後性」的理論比較沒有疑義,因為它就是道家練氣公式「練氣化精,練精化炁,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實踐,將「命」的粗濁能量練化成「性」的精純能量,張伯端在《青華秘文》一書中說:「先性則難用功,先命則有下手之處。」所以他主張漸修而見性,叫做「以命取性」,南宗的理論,明白易解。北宗創始人為金朝王重陽,北宗主張的「先性後命」未免有點讓人困惑,性功是屬精神的,一個普通人想修道,如何從虛無空幻的精神修起?如何掌握它的修煉步驟?國立師範大學教授黃鴻文寫了《全真道「先性後命」的內外因》一文探討這個問題,黃教授說:北宗之所以會有「先性後命」的傾向,在於其歷史背景之外因與義理之內因。外因是北宗處在金元之際,講求磨煉心性的性功,有其求全於動蕩時代之苦衷;內因是北宗受到佛法的影響,認為必須先修「明心見性」的性功,擺脫世俗的干擾以及欲望的牽絆之後,再從事命功的實踐,進而煉就身心合一的境界。王重陽主張的先性後命,強調以「識心見性」,與佛家的「明心見性」相當接近,顯見深受佛教禪宗思想的影響。王重陽和七大弟子均以苦行著名馬丹陽過午不食,並誓死赤足,夏不飲水,冬不向火。王處一曾在沙石中長跪不起,膝蓋被磨穿,皮肉見骨;也打赤腳,把食、色、睡看作是修道的妨害,這種修法也接近佛家的持戒與苦修  

但是,北七真後來傳道也不全然用老師的方法,例如邱處機《長春語錄》說:「吾宗前三節,皆為有為功夫,命功也;後六節,乃無為妙道,性學也。三分命功,七分性學。」邱祖的功課雖然性功的比重較大,但是「前三節皆為有為功夫」,顯示他還是主張「先命後性」,認為修行必須先求健康長生,再做明心見性的功夫,龍門派的後代傳人也都遵循邱祖的修法。至於王重陽另一個弟子郝大通所說的「欲入吾教先要修心」,其實只是修煉前的靜心功夫,非屬修性的範圍。  

修命功是苦差事,不論呼吸吐納、導引行氣、溫養守竅,都需經過耗費漫長的歲月,也會遭遇重重的難關;修性的境界則輕安舒適,大都不願重做整理身體臭皮囊的苦差事,因此,「先性後命」的修法在歷代道家之中甚為罕見。張三豐《道言淺近說》:「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即是下手功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可斷乃可。」南宗三祖薛道光在《復命篇》也說:「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炁穴。」以上這些調息、守竅的下手功法,都是修煉命功的手段,可見「先命後性」才是修道的主流。  

練氣功就是修命功,修丹道就是修性功,但兩者是由命入性無縫接軌的,亦即修道必須性命雙修。修命功夫的重點在「排濁納清」,吸收好的能量,排除壞的能量,讓身體潔淨無暇、脫胎換骨。如何觀察一個人的命功修得好呢?由他的氣色就可得知,因為我們內臟的健康狀況都會在臉上表現出來,哪個內臟不乾淨,在臉上的相應部位即會出現黑氣、斑點。命功練得好,不但體能佳,少疾病,而且臉上沒有瑕疵,充滿光澤,看起來神釆奕奕。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7847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