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DL-C顆粒大小、數量與血管健康(下) ----- 肯尚團隊
2022/11/11 08:15:03瀏覽341|回應0|推薦1
2021.06.10趙涓含 營養師
那要怎麼做能夠減少體內的極惡LDL呢?
以下提供幾個方式
1.植物固醇:健康成人與代謝症候群每天4g的植物固醇,連續吃兩個月。或是以較低劑量2g植物固醇,連續吃六個月。
2.亞麻籽油:健康成人每天10g的亞麻籽油,連續吃12-26週。
3.魚油:肥胖、代謝症候群或三酸甘油酯高的族群每天吃4g 含有1.6-3g DHA或EPA的魚油,連續3個月後,LDL顆粒大小顯著增加、顆粒數目顯著減少。
4.酪梨:肥胖者吃136g的酪梨,連續5週後,LDL顆粒數目減少,dsLDL也顯著下降。
5.開心果與榛果:健康的人與糖尿病前期族群,每天每公斤吃1g開心果或榛果,4-6週後,dsLDL顯著下降。
6.黑巧克力:肥胖者每天吃18g可可粉或43g黑巧克力,連續6個月後,dsLDL顯著下降。
最後提醒大家,控制血脂肪整體的飲食計畫很重要,如果天天吃炸雞、滷肉飯配珍珠奶茶,就算很努力地加上上述可以幫忙降低極惡膽固醇的營養品和特定食物也容易效果不彰,適當的澱粉、高品質的蛋白質加上好油與豐富的蔬果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喔!

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聯合報
2022-05-08 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洪惠風
「尤金‧布朗渥說LDL(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不久前台灣心臟學會演講中,江晨恩教授這樣跟大家說,江教授學識豐富,一年國內外三、四百場演講,場場好評不斷,從無冷場,被許多年輕醫師視為偶像,甚至幫他取了個「江神」的綽號。
至於尤金‧布朗渥,美國現代心臟學之父,更是全世界心臟科無人不知的頂尖人物,他的心臟科跟內科學教科書,都是專科執照考試的指定參考書,90幾歲仍然活力充沛,腦筋活絡,每場演講座無虛席,影響力無遠弗屆,每句名言都會撼動世界,光看他的模樣,就讓人想追隨他的養生主張。
「尤金‧布朗渥說LDL大於50都是毒!」江教授環視全場接著說:「各位知道我的LDL多少嗎?」
他停了一下,賣個關子「25 !」 「我的是48 !」座長也插話了。
我坐在台下,還要幾輪才換我主持,聽了不禁嘀咕,我的LDL是58,竟然被他們比了下去,江教授還說中部A教授也是25,南部B教授33,說他們三人是心臟科三劍客,25、33、48、58……真是有夠38。這麼低的LDL,單靠飲食運動控制是不可能達成的,需要靠口服或是打針的藥物(一般人平均LDL約100-130,飲食加上運動平均只能降8%的LDL)。
我們科豪邁爽朗的鍾伯欣醫師跟我說新光醫院大於30歲的心臟科醫師,每個人都在吃降血脂的藥物,甚至還有打針的,我沒去求證,但想像中應該沒錯,因為近幾十年的證據都顯示,LDL還是低一點好。為什麼心臟科醫師把自己的LDL控制得一個比一個低呢?
17世紀英國的醫療先驅湯瑪士西登漢有一句名言「你的血管有多老,人就有多老」(A man is as old as his arteries.);換句話說就是想要減緩人的老化,就要從減緩動脈的老化做起。血管壁像年輪,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都在逐漸變厚,逐漸變硬,從十幾歲的時候開始,逐漸長成了大樹,有人快,有人慢,20幾年前科學家就發現這個年輪變厚的速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血中的LDL。
1998年有一篇研究,把血中的LDL跟動脈硬化速度的許多研究放在一起比較,就算是外行人,也很容易從這篇研究的圖表中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就是LDL越低,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越低,成線性相關,在當LDL降到70-80時,「平均」來說動脈變厚的速度會停止,要是降到更低,這之後的許多研究,包括最新在2022年4月美國心臟學會年會(ACC)發表的PACMAN-AMI研究,都證實粥塊不但有可能逆轉,還變得更穩定。
當LDL降低的同時,不只是數目字,更重要的,是減緩了動脈硬化的速度,還增加了血管壁上粥塊的穩定度。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的血脂治療指引,建議所有人的LDL都應小於116,如果已經有心臟病、中風、重度腎臟病、周邊血管疾病、糖尿病合併器官損傷、極高風險(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10%)的人,LDL要小於55;糖尿病大於10年加上其他危險因子、中度腎臟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高風險(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5%),LDL要小於70;至於糖尿病<10年,中度風險(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1-5%)的人,則要求LDL小於100。
心臟學界以前說LDL「The lower the better 越低越好!」,但被嗆聲說那麼0最好囉,就改口了,現在口號變成「Lower is better!低一點比較好!」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774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