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律神經失調,身體8大系統都遭殃!(3)---- 華人健康網
2022/09/21 21:39:59瀏覽213|回應0|推薦0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0年9月11日

自律神經失調盛行率 女性高於男性 

有多少人可能會發生自律神經失調呢?又有哪一些危險族群好發呢?根據衛福部出版「身體症狀與精神健康」手冊記載,自律神經失調(心身症)的盛行率在女性約為0.2% ~2%,在男性盛行率少於0.2%,所以,女性的盛行率高於男性,應該與女性朋友受到每個月的賀爾蒙週期性影響較為劇烈有關。陳又嘉醫師表示,門診也發現,的確來就診的患者以女性居多,就診中大概有10分之1有此問題。 另外,有一些高風險族群的人,但是自己本身並不知道,因而誤踩自律神經失調的地雷,主要是生活或各方面壓力大,例如:工作長期面臨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長期飲酒,或咖啡與酒精過量的人,還有失婚或有家庭糾紛,或社經地位比較低的人,以及弱勢族群等,都可能是候選人。以個性方面來說,一般來說,比較屬於A型性格的人,因為對自我要求比較高、對事情要求比較嚴格,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好發10大族群》:

•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使晚上變成交感神經過度活絡,而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睡眠障礙: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也容易失眠。

更年期婦女:更年期婦女的副交感神經會急速下降,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產後婦女:產後因為壓力過大、過勞,也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A型性格:屬於完美主義者自我要求高,承受壓力也較大。

•社經地位不穩:可能有巨大的經濟壓力,影響自律神經失調。

失婚:受到感情刺激因而影響心情

創傷性壓力症候群:經歷過嚴重身心壓力。

•長期酗酒:酗酒會引起心跳過速、自律神經失調。

•食用非法藥物:非法藥物恐引起精神病症狀,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臨床案例》:

陳又嘉醫師表示,大部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年紀多偏中年,但是,其實,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壓力的來源。門診也常發現患者在學生時代即來就診,他們主訴壓力來源是升學壓力,或感情因素,或家庭問題,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呼吸喘、胸口悶、手腳冰冷的症狀。無論是去神經內科、心臟科檢查都是正常的,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功能損害喪失,所以做了檢查發現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只是自律神經功能發生偏移到某一部份太強或太弱所致。因此,患者的症狀起起伏伏,甚至每天症狀都不一樣。 提醒,自律神經失調的危險族群,要儘量學習放鬆紓解壓力,才能遠離威脅! 至於如何知道自律神經找上自己了?臨床上有什麼檢測方式?陳又嘉醫師表示,仍然必需靠醫師臨床專業正確診斷,有上述類似症狀時,可以到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診,臨床也有一些工具儀器來協助檢測自律神經處於什麼狀態,但是透過生理檢測能知道功能,仍然需要靠醫師專業判斷才更重要:

《檢查自律神經失調4種工具》

皮膚交感神經電位反應(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在皮膚末端給予小電流的刺激,交感神經就會興奮,會改變皮膚流汗的程度,藉由偵測流汗程度的電阻改變來看交感神經功能是否正常。

心臟間隔變異(R-R interval variation, RRIV): 是一種量測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的方法,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者,其心跳間隔變異數多遠小於正常值。運用心率變異來分析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態,其計算方式主要是分析藉由心電圖或脈搏量測所得到的心跳與心跳間隔的時間序列。

定量排汗反射檢查(QST): 以乙醯膽鹼,打入皮膚經交感神經,引起汗腺分泌,此一檢測有助測試局部交感神經反射的完整性。

傾斜床測試(Tilting Table Test): 讓病人躺在一張特殊的床上,做躺平與直立起來,藉由這兩種姿勢的改變,可以偵測生理一些數據,包括:心跳、血壓、周邊血管的阻力等,來看看自律神經對心臟、血管的調控功能是否是正常的。舉例來說,自律神經失調者,在低姿勢時血壓會迅速下降,遠超過正常值。 除了上述4點外,若能同時搭配生物回饋(biofeedback)治療、接受專業心理諮商,或醫師的處方藥物治療,都是可能的輔助改善途徑。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77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