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02 07:04:34瀏覽368|回應0|推薦0 | |
2017-12-25 Q4、第二腦如何與大腦溝通? 對於內分泌(激素、荷爾蒙)等名詞,讀者不會陌生,但是對於內分泌如何作用,大部份的人可能就一知半解。如果說,「生命就是一連串化學反應的結果」,讀者可以接受嗎?您以為身體是自己的、可以自我控制?不,少了內分泌,一切都會「身不由己」。 例如,胰島素,控制血糖平衡,缺乏胰島素,會導致糖尿病;腎上腺素,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腎上腺素會使血壓升高、心肌收縮力增加、增加心輸出等,若缺乏腎上腺素,人們大概只能癱軟在床上而動彈不得;雌激素,讓女人之所以成為女人,少了雌激素,最明顯的,就屬月經失調、無法懷孕,…,就別提這麼多的激素還有其它的功能。 如果科學家直接告訴我們,腸道細菌會透過影響大腦進而影響情緒,大部份的人肯定不會相信,但是若先看過上面的論述之後,如果讀者可以接受「生命就是一連串化學反應的結果」,而內分泌是我們身體各組織、器官其中的一個「溝通方式」,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以下要說明的。 說腸道是人體最大內分泌器官,一點也不為過。胃腸道可以分泌數十種激素(多巴胺、血清素、膽囊收縮素、飢餓激素等等),參與生理各種不同功能調節,其中與等待科學發現的「人體感受」有密切相關的激素是多巴胺、血清素等。 ˙ 多巴胺,具有興奮作用。如果體內多巴胺濃度過低,情緒低落會,對事物沒興趣、提不起精神等壞情緒。 ˙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質,能讓我們感受愉悅情緒,又稱幸福分子。當體內血清素不足,容易煩躁易怒,失去理智。 這兩種調節情緒的物質在大腦中也會分泌,但大腦分泌血清素只占全部的5%,卻有95%的血清素在腸道裡合成。 刊登於細胞(The Cell)雜誌的研究表明,腸道菌叢會影響血清素的合成。科學研究發現,大約有20種細菌被認為與腸內血清素的含量有關。研究者將這些菌種植入原本無菌小鼠體內,發現血清素在腸道和血液中的濃度都顯著上升。這個研究顯示,腸胃道就如同大腦般影響人們的心情,甚至比大腦的影響力更大。 看到這裡,您或許會開始相信,火爆脾氣、疲弱無力的源頭可能就是來自每個人體內腸道的細菌。 Q5、第二大腦會影響哪些身心狀況? 抑鬱症患者,體內多巴胺低水平低,血清素濃度也低 提到憂鬱症,一定會連帶到血清素,它常被稱為大腦中的幸福分子,與情緒、食慾、睡眠、學習記憶的調節有關,血清素分泌不足會造成憂鬱症。而腸道菌影響血清素的合成。 ˙ 腸道菌與自閉症有關連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內沒有任何菌群、在無菌環境下長大的小鼠,它們會表現出與自閉症患者相似的特徵。但當給小鼠服用益生菌之後,症狀會有所減輕。 ˙ 腸道菌失衡造成腸道發炎,會加劇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 國家衛生研究院刊登在《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研究團隊利用果蠅實驗,餵食腸道桿菌破壞腸內菌相平衡,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病程明顯加劇,果蠅壽命縮短、行動能力變差。 ˙ 不正常的腸道菌群和大腦發育異常密切相關 Dr.坎貝爾麥克布萊德稱之為「胃腸道及心理綜合症(GAPS)」。指腸道菌叢不佳或失去平衡,可以表現出類似自閉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注意力缺陷障礙(ADD)、誦讀困難、運動障礙或強迫症等等診斷。 研究顯示,有健康、多樣性腸道菌叢的人比較少受焦慮、沮喪或疾病之苦。以上這些例子,或許可以傳遞好消息給那些遭受焦慮或沮喪之苦的人,增進腸道健康對身心都有助益。 腸神經系統、腸道菌叢之間如何對話,又如何與大腦對話,科學家還沒摸清楚,而情緒很複雜,並不能完全用目前已知的物質解釋。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二大腦對我們身心的影響絕對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腸道是第二大腦這門科學還有很多奧秘等待科學家去探索。 最後需要強調的,民以食為天,腸道具有消化、吸收,調節免疫與其它器官功能,不論未來第二大腦的發展如何,善待、保護胃腸道肯定是對的。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