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6 20:35:07瀏覽672|回應0|推薦0 | |
2014年03月02日 一個國家有了政黨、三權、選舉與媒體,不等於有了民主。蔣介石的時代,五院院長和國大會議主席都是他指定的,也有一些沒人記得的政黨,更有好幾個媒體,但是當時的政黨、五院、選舉與媒體都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後來,有人說:一個國家只要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就算是有了實質的民主政治。真的嗎?有實力相近的兩大黨也不一定就會有良性競爭,兩黨制也可以淪為分贓制或兩個爛蘋果。 那麼,民主政治的核心與靈魂是什麼?民主制度真的有機會比菁英集權還好嗎?讓我們來看看老牌民主國家的英國,看她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之處。英國的政黨是靠「影子內閣」的制度在進行持續性的良性競爭與政策辯論。在野黨的「影子內閣」通常由議會議員組成,負責研擬一個部會的政策,並且持續地針對執政黨的相關政策進行批評,並提出替代方案。所以,執政黨有教育部長負責研擬教育政策,在野黨就有一位影子閣員負責研擬教育政策,雙方並且在國會和媒體上針鋒相對地進行有風度與深度的理性辯論。 譬如,當保守黨執政時,工黨的影子內閣會針對執政黨的教育政策提出批評,並且提出替代方案來競爭,而不會只罵人卻提不出競爭方案。雙方批評與辯論的方式往往是這樣:執政黨先提出政策;在野黨就過去執政黨類似政策的實際流弊提出批評,然後提出在野黨的替代方案;執政黨馬上分析既有政策與時局跟過去有何不同來辯護自己的政策,並臚列在野黨過去類似主張的歷史錯誤來批判對方。雙方一來一往,回顧歷史也分析時局,論點犀利而確實有據,沒有口水也不耍嘴皮,不需要陰謀論或意識形態的洗腦,而選民則越聽越有能力分辨政策的良窳,這樣政黨才會有良性的競爭。 在這種政策辯論的機制下,任何一黨的政策會有什麼流弊都比較有機會事先被檢視出來,因此兩黨都不敢推出輕率、偏頗、有欠周延的政策,兩黨的主張也不會距離太遙遠,誰上台政策的基調都不會變化太劇烈,政策才會有持續性、穩定性與可預測性。 在長期的辯論過程中,選民很清楚兩黨政策的差異與隨著時局的調整,所以不會有在野黨選上後選民才發現被騙的問題。此外,影子內閣的成員往往就是在野黨執政時的內閣閣員,在長期負責政策辯論的過程中對兩黨政策的優缺點有充分的了解,隨時有執政的能力和準備。反之,台灣的執政團隊第一任總要掛著「新手上路,請多包涵」的牌子,連任時總是請選民「含淚投票」,而成功連任的理由往往是因為沒有人知道在野黨有沒有成熟的政策與執政團隊可以接手。 另一方面,媒體也認真地發揮第四權的監督與制衡功能。BBC等媒體會針對政策訪問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而非無所不談的「名嘴」),甚至對爭議性較大的政策進行人口學的推估,估測出兩黨方案被執行後的可能後果:哪些地區的哪些社會階層會受惠,誰會受害。因此,選民事先就會知道兩黨政策的後果。 每個社會都難免會有階級利益的矛盾和自私的考量,但是英國人至少比較知道自己受惠時是誰在受害,以及自己為何要投票給某個政黨。反之,假如兩黨辯論只有口水戰和陰謀論,選民擁護自己政黨政策時,反而害自己或子女受害而不自知。 有兩黨的政策辯論,再加上媒體的政策分析,民眾才會知道自己投票為的是要得到什麼好處,要承受什麼樣的風險。這樣才是成熟而理性的民主政治,才符合「民有、民治、民享」的精神。 台灣呢?惡質的政客與藍綠媒體聯手,想盡辦法對自己的支持者進行洗腦,想盡辦法製造自己版本的「真相」,以致於台灣像是一個分裂社會,至少有兩部歷史,兩種「國家」認同。藍綠無腦選民、網軍、五毛黨又充斥網路,日夜不休地以惡劣的言語攻擊立場不同的人(包含中間立場的人),使得台灣的網路留言文化極端卑劣,有見識的人都懶得在網路上留言,以免遭受無謂的人身攻擊。這樣的媒體文化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沒理性的選民越來越沒理性,只問藍綠而不去分辨是非黑白。 在這樣的政治與媒體文化下,選舉變得越來越沒理性,而媒體的報導也越來越八卦,越來越像是娛樂新聞或花邊新聞,選民心理的仇恨與對立則越來越難以化解。這樣的民主,是兒戲?鬧劇?還是悲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