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09 13:59:05瀏覽7|回應0|推薦0 | |
作者 許國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張三丰祖師圖,彰顯出自然不造作的大道精神(出自民國八年上海江左書林印行的《張三丰全書》) 功法內容: 1. 預備式:自然站立,屏氣凝神、身心鬆靜,三注丹 2. 動作招式:無極手、太極手、二儀手、四象手、八卦手 3. 收功:叩齒、鳴天鼓、乾洗臉 4. 心法:如同大部分道門功法一樣,雖然保持心境的清靜平和,練功時不能太過著意,意念輕鬆自然但不散亂,所謂「心須清靜神要定」是練功時的主要心法。所以,動功練完之後,可以站著或坐著來靜養一下,讓練功所得先天氣能量能夠被身體所吸收,而心境進入到更為平和的狀態,再做上述收功動作,這才是養身又養心的真正養生。 三、丹道吐納功 無論是內丹的「丹」或是氣功的「氣」,固然都屬於某種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能量或能量團,而這所謂「丹」或「氣」,就是練功的時候,先天炁的引發和提煉,而先天炁一般在身心的鬆靜與專一狀態之間所引發出來,在身心的勿忘勿助、似有似無、恍恍惚惚的狀態之下進入所謂的「氣功態」。進到「氣功態」後的練功效果才會顯著,這是丹功、氣功與一般體育運動的主要分界線。 但除了身心鬆靜與專一,還是有一些更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練功者進入「氣功態」,並引出先天炁,其中的呼吸、吐納等練功方法算是頗具代表性的功法之一,有時候單獨練,有時搭配身體導引一起練,而吐納法本身即能輔助練功者進入身心鬆靜、恍惚等的「氣功態」。 之所以跟師兄師姐們分享吐納功,肇因於筆者在2010年時參加第二屆「丹道在台灣的流傳與發展」研討會,當時撰寫內容即是王德槐先生的丹道思想,為此筆者還特地拜訪王德槐先生,向其請益功法問題,也曾致電余雪鴻先生請教相關問題(按:因王德槐先生起首練功是從余雪鴻先生處開始的),而王德槐先生修煉的主要入門功法即是吐納功。另方面,筆者在開始練龍門丹功時,也同時參研了好幾種不同的吐納功與行氣法,在這方面有些許心得。 有關呼吸、吐納等功法的記載很早,早在戰國時代的莊子即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成玄英道長的《南華真經注疏》解云:「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納新。如熊攀樹而自經,類鳥飛空而伸腳。斯皆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故彭祖八百歲,白石三千年,壽考之人,即此之類。」從東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初傳中國一段時間之後,與中國本土思想每多比觀較量或論辯往返等,多篇相關著作後收錄於《弘明集》以及後來的《廣弘明集》,其中談到道家或仙家,有謂「道法則採餌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納新。大則靈飛羽化,小則輕強無疾,以存其身……」可見「吐故納新」等吐納法作為道門主要修煉方法的歷史頗為悠久。 莊子說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雖一直為道門的重要修煉方式,但似乎較欠缺具體操作方法的記載,或許多為透過口傳親授的方式以傳承下來吧。而不同的道門宗派固然各有傳承,甚或各有妙訣,但方法原則大致說起來還是有一定準則。在中國歷代眾多的修煉寶庫裡,我們以《行氣玉佩銘》和《抱朴子內篇.釋滯》談到「行氣」的部分,作為吐納功法的原則與方法範例的說明。 《行氣玉佩銘》現存最早有具體文字記載的「煉氣」方法,這是把「行氣」的文字描述刻在玉佩上,據考證是西元前380年的作品,此時為東周安王時期,也即戰國初年,比莊子時代還要早,玉佩上的原文是篆體字,郭沫若先生把銘文這些篆體字翻譯出來,其文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郭沫若先生並解釋道:「這是深呼吸的一個回合。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非常明顯這是呼吸吐納的一種練功法,並在體內上下「行氣」。而身為道教理論集大成奠基者的葛洪真人,在其《抱朴子內篇.釋滯》說到:「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氣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