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煉命養性到回春駐顏 (一) ── 丹道會刊第2期
2025/01/09 13:35:30瀏覽9|回應0|推薦0

作者 許國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一、引言

中土傳統養生思想的意義非常深廣,此「生」包含整體生命的意思,絕不是單指肉身形軀的生命而已。事實上,古人說「身」時,通常都包含有心、神等意思在裡面,所以養身必然含攝養心、養神,反過來說,養心神也必然與養身有密切關聯,唐代詩人白居易說得好:「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身心兩者相互作用,透過著作的流傳,以及教育系統的傳承,傳統儒家、道家養心神、養性等思想得到廣泛傳播,至於以養身、養形,以及混合養心神於其中的內煉術,在古代各時期都有不同的增益發展,廣泛傳播於社會各個階層(按:雖然像仙術、內丹道等修煉術的修煉者只限於少數人,其修煉方式也非常隱秘)。尤其到了明清時期,發展出各式各樣養身煉形兼修心性的養生方法,並廣泛於民間流傳。 然而,進入現代時期後,或許是受到西方身心二元、科學主義等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傳統養生觀念日漸萎縮,大部分為西方的醫療與運動健康思想所取代,現代西方醫療、運動等健康觀念固然有其優點和長處,但另方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簡單的說,西方思想傾向以身心分割、唯物論式的思想方式來看待身體,不單身心分離,就是形軀肉身也被分割成不同區塊,一般說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麼說雖有點片面,但也不無一兩分的道理。與西方思想大異其趣,中國傳統的身心、形神關係,以及整體流動身體觀的思想觀念為基礎,開展出非常豐富的養生思想和具體功法,雖不用妄自尊大說中國傳統養生觀念、養生方法可以取代西方的相關思想和技術,但也不該妄自菲薄地認為中土傳統思想都是保守落伍的,實際上,中西兩方不少地方是可以相互補充與發明。當然,從實踐本身角度看,中西兩方有著非常弔詭的關係,尤其站在中國傳統角度來看更是如此,因為若整體養生的實踐愈是完善的話,則愈用不上西方醫學的治療技術,不過,每個人先天遺傳體質不盡相同,加上各種意外性傷害的可能存在,西方醫療技術對「點」的對治性高,還是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在不少情況下,中西兩方是可以相互合作的。

回到中土傳統養生觀和養生術,筆者自從學習全真龍門內丹功以來,由於研究領域與個人興趣的關係,同時也接觸了不少不同源流派的氣功、導引術等等的煉養功法,大概每一種決定要習練的功法都會邊練習邊研究,某些功法與自身相應度較高的,便會進一步研究其背後的相關原理,這對練功頗有幫助。或許由於這種種特殊緣份的關係,筆者有緣陸續在「台大金丹社龍門丹道氣功班」分享自己所練習的一些功法,先後介紹過的有張三丰太極內丹功、氣功美容、內丹道吐納功,以及最近在暑假辟穀營與大家分享易筋經十二勢的一些內容。在介紹這幾套功法的內容之前,先感謝有幸能夠修煉全真龍門的內丹功,其全方位的內外修煉方式,不但引領筆者進入「練功」領域,接上中華文化這一神妙的修煉傳統,也幫助筆者個人在練功各方面奠立良好基礎與態度,可以有更理想的身心條件來吸收與領悟其他各家各派功法的奧妙和真髓。在「台大金丹社龍門丹道氣功班」跟大家分享這幾套功法的傳承與練功方式雖不盡相同,源頭上也各有所本,雖說不上必定是萬流歸宗,但至少在養生過程之中是可以相互補充,有些甚至可能相互發明,由此而引導至煉命養性的同一修煉目的。以下先分別介紹這幾套功法的修煉原理、特色與內容,最後再歸結其可能相互為用的地方。

二、張三丰太極內丹功

本功法的名稱為「五行八卦手」,由張三丰第九代傳人張家森大師所創,是根據太極與內丹功原理所發展出來的,台灣弟子陳齡珠女士在台弘傳此一功法,筆者有幸於台灣北部的鶯歌碧龍宮學習到這套功法。 功法簡單易學,據筆者自身的理解和體會與大家分析其功理,其原理主要植根於《易經》思想的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等概念,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別以不同的「手法」動作代表這些太極的思想觀念,發展出一套「太極身體空間」的動功。我們的身體本來即是一太極的小宇宙,與世界大宇宙相互呼應,從內丹或氣功的角度看,自身之氣與宇宙之氣本即相通,若煉出先天氣時則更是如此。或許因為這一因素,這一功法每一招都有抓氣動作,搭配「太極身體空間」的運動,或抓外氣,或抓自身之氣,讓先天之氣內外交流,貫通全身而流注於四肢百骸,從而達到舒筋活血、氣通全身的養生效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626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