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04 13:58:13瀏覽252|回應0|推薦2 | |
2017-04-19 周三晚上,美國堪薩斯州發生一起槍擊案。在一個小酒吧裡,白人嫌疑犯先對兩名印度移民進行口頭上的辱罵,然後,在其他顧客和工作人員將其請出酒吧後不久,持槍重新進入酒吧,大喊一句「滾出我的國家」( 「Get out of my country」)後開槍射擊兩名印度移民,導致一人死亡,另一人受傷。另一位上前阻止的顧客也受到槍傷。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嫌疑犯已被逮捕,可能會以仇恨犯罪(hate crime)被起訴。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一起槍擊案與當下白宮對移民的強硬言論有關。然而,槍聲的回響似乎無法不令我們想起這一年多來越來越多針對某些群體的充滿歧視甚至憎恨的言論。從「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到「墨西哥送來的都是強暴犯」,到紐約地鐵出現的納粹標志,到「滾出我的國家」,仇恨言論興起得不僅突然,而且以一種聯合起來並且無所顧忌的方式回響於整個言論場。 連總統候選人,後來的現任總統都公開發表仇恨言論,人們還有什麼需要顧忌。再者,仇恨言論似乎有著堅實的後盾:言論自由!除了例如在滿人的戲院撒謊呼叫「著火了!」等特殊情況外,言論自由在美國意味著不允許任何基於內容的限制。 不過,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這並非都成立。德國的法律禁止公開發表否認大屠殺以及煽動針對少數族裔的仇恨的言論;英國法律禁止公開發表煽動種族和宗教仇恨的言論;加拿大法律禁止在公共場合發表煽動針對特定群體的仇恨的言論;丹麥法律禁止基於種族、膚色、民族、信仰或性取向,對特定群體的威脅、嘲笑或貶低的公開言論…… 不少川普的支持者將他的言論以及其他仇恨言論視作對政治正確的挑戰,特朗普的勝利是言論自由的勝利。但面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對言論的限制,應該如何處理仇恨言論成為不得不探討的問題。現紐約大學教授沃德倫(Jeremy Waldron)2012年的著作《仇恨言論的傷害》(The Harm in Hate Speech)直面這困難的問題。沃德倫通過強調仇恨言論所帶來的傷害,試圖為限制類似言論的法律提供政治哲學上的辯護。 仇恨言論與仇恨犯罪:動機與後果 認為言論自由能夠為公開的仇恨言論提供保障,很可能源自「仇恨言論」這個名稱本身。當我們稱這些針對某一群體進行貶損和攻擊的言論為「仇恨言論」時,我們會不自覺將這些言論理解為對這一群體的歧視和仇恨引起的語言表達。也就是說,這些言論的首要功能就是表達某些想法。既然是想法的表達,自然就應該是言論自由核心需要保護的對像。 這種理解帶有些許的誤解,其誤解或者出於對仇恨犯罪理解的混淆。仇恨犯罪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民權保護項目的重點調查對象。根據FBI的定義,仇恨犯罪是「部分或全部由侵犯者針對種族、宗教、殘障、性取向、民族、性別或性別認同的偏見而引起的對人身或財物的刑事犯罪」。由此可見,仇恨犯罪強調的是犯罪者的動機:那些犯罪是由於仇恨而引起的行為。 對比來看,仇恨言論很容易會被理解為關於言論的動機:仇恨言論就是因仇恨而引起的言論。然而,這種對比並不恰當。仇恨犯罪的確關注於犯罪的動機,也就是仇恨;但在仇恨言論方面,仇恨並不是言論的動機。在仇恨言論管制的論爭中,這種誤解長期沒有得到澄清,以至於很容易認為,仇恨言論管制就是管制人們的思想,創建奧威爾式的「思想警察」。事實上,仇恨並不是作為仇恨言論的動機而被管制,而是作為仇恨言論所帶來的後果而被考慮。煽動大眾對某些種族或宗教群體的仇恨,才是仇恨言論的目標和意圖。 去年11月9日,新納粹組織在Facebook上貼出一張標註超過七十家猶太人持有的機構和商戶的名字和地址的圖片,標題寫著「我們中的猶太人」,以此紀念標志著納粹反猶太人暴力的開端的「水晶之夜」78周年。這種仇恨言論,嚴格來說不僅僅是言論,目的不單是表達偏見,更多是為了鼓動更多帶有偏見和歧視的人對猶太人的仇恨,警告她們,「我們正在看著你。」這同樣也是上個月紐約地鐵出現的納粹標誌的目標。 用沃德倫的話說,仇恨言論的目標正是要將這些信息變成構建社會的基底的一部分。不要忘記,特別是當下網路世界,無論是文字元號還是口頭表達,這些言論都在某種意義上長久存在。這種不僅僅是表達想法的言論,更是著力於其可以帶來的結果──煽動仇恨。因此,希望通過嚴格的言論自由為其辯護,將其處理為純粹表達思想的言論,似乎是誤解了仇恨言論的本質,因此辯護的力量也大大減弱。 仇恨言論的傷害 既然仇恨言論更多在於其希望通過言論來煽動對特定種族、階層、或宗教群體的仇恨,於是乎,仇恨言論造成的傷害也出現在仇恨言論的後果裡。在沃德倫看來,仇恨言論的傷害主要包括兩種:對社會包容性的損害以及對弱勢群體的尊嚴的踐踏。 一方面,社會中存在著一種重要的價值,那就是社會的包容性(inclusiveness)。沃德倫認為,這種包容是我們的社會應當鼓勵並致力於實現的價值。我們都清楚,沒有社會是單一的。社會的繁榮有賴於社會的多元。這意味著,「每一個群體都需要接受,社會不僅是他們的,社會也是她們的,是一同生活在社會中的其他人的。」當每個群體都接受這樣的多元社會,社會就能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提供極其重要的保障感(sense of assurance)。這種保障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覺察不到,它保障我們能夠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毋須面對敵意、暴力、歧視或者他人的排斥」。這種包容就好比潔淨的空氣和飲用水一樣重要。 仇恨言論會破壞這種包容,使得社會包容帶來的保障感難以持續。想像一下,當針對特定群體的仇恨言論回響在整個社會中時,群體中的成員如何能夠過上平穩的日子?當「穆斯林都是潛在恐怖分子」的言論蔓延在社會中,穆斯林的生活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提心吊膽面對來自各方的冷眼和迴避。當「農民工都是髒亂的源頭」迴響在我們的輿論中,本已處於弱勢地位的外來務工者還能如何務工?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