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兒茶素對人體的生理效應.
2013/04/22 09:02:07瀏覽390|回應0|推薦0
1.抗菌、抗病毒及改變人體腸內微生物:兒茶素類抗菌及抗病毒之功能,早在中國唐宋時期的醫藥書籍中已有記載,並早已用茶入藥來治療炎症。近代科學研究確認兒茶素類對很多引起人體致死細菌(如肉毒桿菌)有抑制的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細菌族群(如乳酸菌)的繁衍,因此具有整的功能。中國大陸及前蘇聯在臨床上有應用茶汁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以治療赤痢的紀錄。
對於引起人類皮膚病的多種病菌,兒茶素類亦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日本臨床試驗以提煉出的兒茶素類來治療濕疣(Cobdyloma,一種在陰部皮膚粘膜之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目前該項實驗尚在進行中。
紅茶中提煉出的多元酚類對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有極強的不活化作用,此點在動物細胞體外培養試驗中已獲證實,但若細胞已被病毒感染後才接觸兒茶素類,則抗病毒之效果很差。由此推論兒茶素類的抗病毒功效係屬於預防性質,並建議應在感冒流行期間喝茶以預防感染。

2.抑制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上昇:日人竹尾忠-以動物試驗證實含EGCG0.5─0.1%之食物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LDL膽固醇及三甘油脂之量,同時增加好的HDL膽固醇含量。中國大陸曾對120位高血脂病人進行試驗顯示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並有治療動脈硬化的效果。
如將兒茶素類加入飼料中給蛋雞攝食,其所生產之雞蛋亦比一般雞蛋之膽固醇濃度低,此種蛋的全脂量及過氧化脂質亦比一般的蛋低。目前日本已有兒茶素蛋(catechin egg)販賣且深受好評。

3.抗輻射及紫外線:由調查發現二次大戰時居住廣島遭受原子彈輻射感染的日本人移居產茶區長期飲茶後,比末移居產茶區者其壽命較長,且健康狀況亦較好。同一時期法國與前蘇聯之研究者證實茶中之多元酚類對照鍶90(Sr90)的小白鼠有防護效果,認為兒茶素類有防輻射之功能。在中國大陸於進行放射治療時有以茶濃縮液作為白血球增加劑使用。又根據動物試驗中發現兒茶素類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美國Aubrey Original公司根據此原理研發出一種綠茶加工而製成的粉底霜化妝品,所標示的功能為預防紫外線輻射此引起的皮膚癌以及皮膚的早期衰老,並已於 1997年上市。

4.防齲作用:茶葉具防齲作用,一般多認為是茶中「氟」的功能,當然氟元素可以取代牙齒中羥磷灰石的羥基成為氟磷灰石,使牙釉質對酸的侵蝕具有強抵抗力。然而兒茶素類能強烈制生齲菌(Streptococcus mutans),臨床上也證明兒茶素類可明顯減少菌斑及牙周指數,但對口腔中其他微生物沒有影響。目前日本已有將兒茶素類添加於砂糖中以「鳥龍糖」方式出售。

5.抑制血壓上昇:根據人體試驗報導:健康人每日攝取500毫克兒茶素類,經三個月測定其飲食前後之血壓,發現攝取後的擴張壓與收縮壓都顯著下降,因此證明長期攝取兒茶素類有抑制血壓上昇的功用

6.抑制血糖上昇:兒茶素類對部份的醣分解酵素(如α-amylase及sucrase)有抑制作用,因此當人體攝取醣類時能扺制醣類的分解,降低血糖。

7. 抗癌、抗突變、抑制helicobacter pylori(幽門桿菌)生長與降低胃癌危險(50-100ppm):
很多研究報告顯示茶抽出液或茶多酚有抗癌及抗突變的活性,其作用原理都僅限於推論階段。唯獨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日本靜岡縣某地區的調查,該地區胃癌的死亡率比全國低很多,其原因為該地為日本著名的茶區,其居民每日都飲用大量的。茶多元酚在體外50-100ppm下有阻止Pyroli菌的增殖,以34名帶 pyroli菌的帶原者有每日給予700毫純兒茶素(約10杯)茶攝取一個月,幾乎所人的菌數都減少,其中有6名真除。因此相信兒茶素類對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由於引起人類致癌因子非常複雜,有關此點尚待進一步研究。抗突變在微生物已有許多試驗獲得證實,在人體尚無具體報告。

8.優良的抗氧化自由基清除劑:兒茶素類可清除人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以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可減緩人體衰老。在中國大陸及日本已有利用兒茶素類發展出抗衰老的藥物。
 

◎【台灣茶訊】編輯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752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