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的屬性
2013/04/20 20:19:50瀏覽3618|回應0|推薦3
一、必需品:

價格在二仟元以下茶品,一般大眾都消費的起。

追溯中國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陸羽推論茶葉之被利用始於神農氏(西元前2,700多年)(陸羽《茶經》問世,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按此計算中國利用茶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根據史料的記述,茶葉在早期(神農時代至春秋前期)被視為尊貴之物而用於祭祀,用來祭拜祖先及天地之神。至春秋後期,利用其生葉煮食,而到西漢初期更被視為藥用植物,直到西漢後期至三國時代才被當做高貴飲料,而為官廷貴族的待客之物。到西晉(西元265年)茶葉已逐漸被視為普通飲料,至唐、宋遂成為「一日不可無」的飲料,更讓茶與柴、米、油、鹽、醬、醋同列民生必需品之一。

所謂『茶、米、油、鹽、醬、醋、柴』乃開門七件事,是所有人每天必須要吃到、喝到、用到的。茶在少數民族中更有「散收、無采造法,以椒薑桂何烹而飲之」。

不論是泡沫紅茶或飲料茶,只要是不添加人工色素、香精等非自然物質的茶都是好茶都可飲用,但酸餿霉油…等異雜味茶類不可飲用。

二、嗜好品:

價格不超過萬元茶品,所謂『嗜好』特別深的愛好。以從廣泛的各種茶類找到自己最喜愛喝的茶品,只要自己喜歡的茶品,購買的價格可以拉到近萬元都可以接受。

三、奢侈品:

超過萬元以上之茶品。一些得到頭等獎、特等獎、冠軍、金牌獎的茶品,一般是別人饋贈的,所謂喝的不買、買的不喝的茶品。

四、藝術品:

無價,不可用金錢還衡量之茶品,可以藝術之眼光、嗅覺、味覺慢慢鑑賞之茶品。如三四十年以上的老茶、普洱茶,這些茶品有時已成為非賣品,喝一斤世界上就少一斤。

宋朝時文人雅士把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合稱「生活四藝」,日後更演變成文化人應具有的生活藝術修養。

五、養生品:

喝對了有養生延年益壽之茶品。價格不見得要高,但要針對自己的體質來喝茶。

◎綠茶、輕發酵青茶類、普洱青餅屬涼性、寒性,比較適合陽盛體熱和陰虛有火之人飲用,虛寒之人不宜多飲。

◎紅茶溫性,據有溫胃健脾、升溫降濁,助消化之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寒之人飲用。

◎烏龍茶(重發酵中焙火或老茶,剛烘焙的烏龍茶性燥,時間久了燥性會慢慢退掉)性溫和不寒,性溫而不助火,其去膩降脂功效顯著,非常適合油膩的菜餚和脂肪高蛋白食品餐後飲用。

◎白茶性偏涼,據有防暑,解毒等作用。

◎黑茶具有消滯,開胃,去膩,塑身等作用,降脂、降膽固醇作用明顯。

◎黃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都可飲而去之。

◎花茶用綠茶與烏龍茶為茶胚,再窨鮮花,所以其性涼、寒,比較適合陽盛體熱和陰虛有火之人飲用,虛寒之人不宜多飲。

另外如茶的萃取物,茶多酚、茶黃素、花青素‧‧等讓身體健康與養生的天然物質。茶多酚、茶黃素、花青素‧‧等萃取物已經獲得現代科學證實有助身體的綜合保健效果!

來源:台灣茶訊
( 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75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