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器裝飾與燒結~劃刻貼印紋
2014/05/19 20:55:35瀏覽456|回應0|推薦0

四、劃刻貼印紋

紋飾是指陶瓷器表面的紋樣,它可以是用劃、刻、貼、印、繪畫等方法來完成。紋飾有簡有繁,隨陶瓷工藝進步以及人們的信仰、喜好、時尚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而變遷。紋飾的原始功能是美化陶瓷器和表達人們的信仰及情趣。但從鑒定的角度看,它們往往起著協助斷代的參考作用。因此熟識某個朝代陶瓷紋飾的特微, 或者某種紋飾的起源、發展及消失的年代是古陶瓷愛好者應具備的知識。它們與對陶瓷胎、釉、器形等的認知一起成為古陶瓷斷代的重要依據。 

  劃、刻、貼、印紋樣均是陶瓷工藝技術。它們的出現在歷史上有遲有早,但往往不能作為斷代的絕對依據,必須對具體的器物進行具體的分析。有時一件器物會同時出現劃、刻、貼、印兩種以上的裝飾技法。 

  劃花是操用尖硬的竹、木、鐵杆等工具在半乾的器坯上劃出所需的花紋,然後上釉入窯焙燒。劃花線條纖細流暢,在釉面下有一種飄逸的美。北宋定窯白釉瓷和景德鎮窯影青瓷的劃花裝飾是這方面的代表。 

  刻花與劃花不同,它是工匠們操用鐵刀等工具在半乾坯體上刻出較深的花紋。相比於劃花,它的線條有寬、窄、深、淺的不同。配合深淺不同釉色的變化,紋樣在釉下顏色變幻有很強的立體感,北宋耀州窯陶瓷的刻花器是最典型的器物。 

  印花是使用已刻好花紋的陶模,在未乾的坯件上印出花紋。另一種印花方法是直接在模具上模製出有花紋的坯件,然後上釉入窯焙燒。顯然,印花比起劃花及刻花工藝生產效率要遠遠高得多。印花工藝出現較晚,約在北宋中、後期才成熟並廣泛應用。宋定窯印花器及南宋景德鎮印花器均是典型的精美器件。我們注意到一些器件上同時使用了印、刻兩種工藝,通常是在印花坯件上進一步修飾、加刻,使之美化。耀州瓷常見這一類器物。印花刻花常混淆,鑒別方法是刻花通常較深、線條變化幅度大,特別是刻花紋樣可以刻出垂直器面九十度的深刻面。而印花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因為印花是模印,要有「拔模斜度」。不然在脫模的時候,坯件上該處花紋被模具拖出。破壞了紋樣的完整性。 

  貼花是向素坯體上貼加裝飾小坯件。通常是將模印或者捏塑出的花件、人物、動物、鋪首等用泥槳粘貼在原坯件上,然後上釉入窯焙燒。因此它們是堆砌成的具有立體紋飾的器件。貼花工藝從漢代開始流行,一直延續到現代。在古陶瓷器物中,當以六朝及隋唐的貼花器件最為典型。 

  茶具的色澤是指製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常可分為冷色調與暖色調兩類。冷色調包括藍、綠、青、白、灰、黑等色,暖色調包括黃、橙、紅、棕等色。凡用數色裝飾的茶具可以主色劃分歸類。茶器色澤的選擇是指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飲具內壁以白色為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並應注意主茶具中壺、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托、蓋置,力求渾然一體,天衣無縫。最後以主茶具的色澤為基準,配以輔助用品。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46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