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器裝飾與燒結~釉上彩
2014/05/19 20:46:13瀏覽588|回應0|推薦0

二、釉上彩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等。 

  釉上彩繪瓷歷史久遠。北齊武平六年(西元575年)範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飾。真正成熟的以繪製紋飾而著稱的釉上彩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其後宋代磁州窯又將這一工藝技術發揚光大,創作出許多不朽的礦世傑作。金至元代磁州窯紅綠彩開創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萬曆時期,五彩瓷的製作達到了極高水準。但是真正精細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數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這其中無論是以製作工藝的精巧細緻而論,還是以作品的繪畫技藝來評判,都應是雍正粉彩器略勝一籌。琺瑯彩器名重一時,縷創天價,也是稀世之珍。 

(一)、五彩:釉上彩品種之一,又稱「硬彩」。

是在已燒成的白瓷上,用紅、綠、黃、紫等各種彩色顏料繪成圖案花紋,經低溫烘烤而成。 

    在青花鬥彩瓷器基礎上,倘若人們用藍色釉上彩代替釉下青花,燒成的就是純粹的釉上五彩瓷器了。當時的五彩瓷一般包括紅、綠、黃、褐、紫諸色,大多以紅為主。實際上,凡有紅彩等三色以上,雖不夠五色,也叫五彩。若無紅色,則叫素三彩。在中國民俗中,婚嫁、祝壽等喜事,稱葷事,一般用紅色,大紅大綠象徵著喜慶。若是喪葬等,稱素事,不得用紅色,故素三彩瓷器也有自己的市場。 

  康熙年間( 16621722 年),五彩瓷器的工藝有了明顯的發展,不僅在原先五彩之下增添了重要的釉上藍彩和黑彩,同時由於色釉配方和燒成工藝的提高,一改明代五彩有時光澤晦暗的現象,而使大多數產品都是彩色鮮豔,光澤清澈明亮,從而把釉上彩瓷工藝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粉彩:釉上彩品種之一,又稱「軟彩」。

是在燒成的素瓷上用含氧化砷的「玻璃白」打底,再用各種彩色顏料渲染繪畫,經低溫烘烤而成。 

    釉上彩料發展到康熙五彩並沒有就此止步。康熙末年,製瓷工匠受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影響,又創製了粉彩瓷器,開闢了彩瓷的新天地。 

  康熙五彩以線條來描繪,採用平塗方式上色,故畫面缺少陰陽向背之感和濃淡深淺之別,影響了它的藝術效果,這一不足終為粉彩技藝的出現所克服。 

    瓷工們將一種俗稱為「玻璃白」的含砷spacer玻璃料加入含鉛色料中。在燒烤過程中,色料中的氧化砷(As2O3)起乳濁效果spacer,給人以「粉」的感覺,於是色彩就被粉化了。借助改變玻璃白的加入量,彩料就會形成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色調範圍的擴大不僅使畫面顯得秀麗柔和,還可以做出立體感。 

  粉彩工藝到了雍正年間已趨成熟,無論造型、胎釉和彩繪上都追求「精」字,加上粉彩的技藝使中國傳統繪畫的渲染手法得以在瓷器中充分展現。粉彩瓷器色彩豐富而嬌豔,及後終於成為五彩瓷的主流。 

(三)、琺瑯彩:釉上彩品種之一,又名「瓷坏畫琺瑯」,即在燒成的白瓷上,用琺瑯料作畫。

琺瑯料中的主要成分為硼酸和矽酸鹽,配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低溫烘烤後即呈各種顏色,多以黃、綠、紅、藍、紫等色彩作底,再彩繪各種花卉、鳥類、山水和竹石等圖案,紋飾有凸起之感。 

    借鑒於明代「景泰藍」工藝,清代康熙年間,工匠們創製了在銅、玻璃、料器、瓷器的胎子上用各種進口的琺瑯彩料描繪裝飾多種琺瑯器。其中瓷胎琺瑯器就是琺瑯彩瓷器,俗稱「古月軒」瓷器,是清宮御用器皿,專供皇宮賞玩,以及宗教、祭祀等場合使用。由於產量不多,故此傳世品也很少,歷來被視為稀世珍寶。 

  據清宮檔案記載,製作琺瑯彩瓷器需要先把產自景德鎮的優質白瓷運至京城,再由御用畫師和高水準的工匠,用西方進口的琺瑯彩料作畫,然後入爐烘燒。燒成的瓷器由於彩料較厚及花紋凸起,故能使畫面瑰麗而富於立體感。 

  雍正年間,琺瑯彩瓷的製作更趨精湛,在彩繪上,改變了原先只繪花卉的單調格局,不僅在瓷胎上彩繪花鳥、竹石和山水,還配以書法極精的詩詞,可謂精品疊出。乾隆年間,琺瑯彩瓷不僅有山水、花卉和風景等題材,還增加了仿西洋畫的技法。 

  琺瑯彩的引入和琺瑯彩瓷的燒製,表明中國製瓷工匠是善於學習和吸收外來的先進技藝。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46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