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台灣茶
2014/05/09 14:33:01瀏覽1065|回應0|推薦0

追溯中國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陸羽推論茶葉之被利用始於神農氏(西元前2700多年),陸羽《茶經》問世,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按此計算中國利用茶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根據史料的記述,茶葉在早期(神農時代至春秋前期)被視為尊貴之物而用於祭祀,用來祭拜祖先及天地之神。至春秋後期,利用其生葉煮食,而到西漢初期更被視為藥用植物,直到西漢後期至三國時代才被當做高貴飲料,而為官廷貴族的待客之物。到西晉(西元265年)茶葉已逐漸被視為普通飲料,至唐、宋遂成為「一日不可無」的飲料,更讓茶與柴、米、油、鹽、醬、醋同列民生必需品之一。

而追溯台灣茶飲文化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在荷蘭據台時期(16241662年)荷人所寫,《巴達維亞城日記》1645311日之記事中載有「茶樹在台灣也有發現,唯似乎與土質有關,」雖未載明發現地點,但其所指之茶樹無疑是指野生茶樹,且與清代文獻所載水沙連之野生茶樹無關,因荷蘭人往南投水沙連發展遲至1650年左右才開始,然而此記載並沒有說明是如何品茶的,是用煮的?還是用泡的?並沒有交代。

而真正談到台灣茶飲文化經筆者仔細搜尋後找到最早的記載是:清康熙42年(1703)出任台灣海防同知的孫元衡,著有《赤崁集》,詩曰:「烹茶之法教兒童,蟹眼潛聽火候工,汲取竹林僧舍水,雨芽來自大王峰」。清康熙~乾隆年間人周澍亦曾留台,著有《台陽百詠》,詩曰:「寒榕垂蔭日初晴,自瀉供春蟹眼生,疑是閉門風雨候,竹梢露重瓦溝鳴」,並自注:「台灣郡人,茗皆自煮。必先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壺……」,可見當時閩粵工夫茶俗已在台流傳。到了清末徐珂(18691928)《清稗類鈔》:「閩中盛行工夫茶,粵東亦有之,蓋閩之汀漳泉、粵之潮,凡四府也。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精。」民初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茗談》:「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以孟臣壺為主要代表的宜興工夫茶壺,產自江蘇太湖之濱,以壺小色佳在各式茶器中獨領風騷。孟臣壺在彼時已十分昂貴難得,連身處上層社會,講究「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的連橫都要說:「然今日台灣,欲求孟臣之製,已不易得,何誇大彬。」遑論尋常人家。孟壺茶為當地上流社會的象徵。自明末清初起,宜興小壺在閩粵沿海地區,與工夫茶所產生的種種交流,對中國茶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工夫茶對茶具的要求,可謂歷來各家茶法之最。尤其是「工夫茶四寶」——孟臣壺、若深杯、玉書碨、潮汕烘爐,四者缺一不可。

茶由藥用發展到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台灣從荷蘭發現野生茶至今日(16242011)一共是387年,這將近四百年的台灣茶發展差異相當的大,歷經荷蘭、明鄭、清朝、日據時期到國民政府遷台,主要是使用的語言文字不同了,差異相當的大,從古典漢文、日文,到現在白話中文;製茶法不同了,從野生茶到現在的半發酵茶;茶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了,從外銷茶到內銷茶…。

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烹煮與飲用方式,隨著時代的演變除了熱泡方式外,衍生出不同飲用方式,至今冷泡茶、罐裝飲料與泡沫紅茶…等新式飲茶方式因應而生;未來的飲茶方式不知會演變成何種方式,沒有人說的準,或許會讓「茶依舊是茶,茶也不再是茶了!」,不論未來如何演變,我們還是要大聲說出「繼續喝茶五千年…」。

 ◎【台灣茶訊】編輯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19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