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林財丁:正向心理學 豐盛圓滿心流順暢(黃健鑫)
2023/12/08 05:12:36瀏覽300|回應0|推薦0
拜疫情所賜,今天的講師林財丁院長跟我們介紹《正向心理學》,分享賽里格曼的《幸福方程式PERMA》,及其他心理學家的理論。

【今晚的心理學大師】

  1.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提出潛意識、伊底帕斯情結、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被譽為精神分析之父。
  2. Abraham Maslow/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以需求層級論聞名,首先要滿足基本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
  3. Martin Seligman/賽里格曼:美國心理學家,他於1972年提出習得性失助理論,1988年開啟正向心理學。
  4.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米哈里:匈牙利美國心理學家,提出FLOW,一種高度專注、完全投入的精神狀態。
  5. Viktor Frankl/弗蘭克:奧地利神經與精神科醫師,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創辦人,靠自身體驗創立意義治療。
  6. Stephen Ilardi/伊拉迪:堪薩斯大學年輕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倡導用「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整」對抗憂鬱─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

【理論與流派】

Learned Helplessness/習得性無助:患有習得無助者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簡稱3P,也就是三個認為


  • Personalization 歸疚自己,認為都是自己造成的。
  • Pervasiveness 衰事蔓延,認為問題影響生活中每個層面。
  • Permanence 永無改善,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心流學 完全沉浸在當下的工作,全神貫注,強烈的專注與投入,忽略了時間、食物、自我等。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Logotherapy/意義治療 從生活中領悟生命的意義,改變人生觀,進而面對現實,三個基本信念:


  • 意志的自由 the freedom of will
  • 追求意義的意志 the will to meaning
  • 生命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life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 (TLC)/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整


  • Omega-3 Fatty Acids Supplement
  • Anti-Rumination Strategies (Engaged Activity)
  • Exercise
  • Light Exposure
  • Social Support
  • Sleep Hygiene


【幸福方程式 PERMA】

Positive Emotion 正情緒、愉悅

賽里格曼認為個人情緒正負面程度,多半來自遺傳決定,但可從E、R、M、A裡找回正向心理積極人生,因為幸福泉源來自P+E+R+M+A,而非P×E×R×M×A。

Engagement 投入、忘我

由米哈里所創建的心流學派,受到內部動機激勵的活動,產生暢流或心流FLOW的心智狀態,那是一種完全集中於所從事的工作,完全發揮創意、近乎狂喜、通體舒暢的感覺。其經驗包含集中精神於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結果,精神過度集中而不知時間之消逝;我們從工作中得到心流經驗遠多過於投入娛樂之中。

心流的四要件F4:Focus (專注)、Feedback (反饋)、Four % (挑戰)、Freedom (自由)

欲克服當代生活的焦慮與沮喪,必先使社會情境不獎懲不再是唯一的影響,人們得學會對自己提供獎勵,而不是依賴社會情境。

Relationships 人際關係、社群、親友、同樂

林院長引用《世界是平的》作者Thomas Friedman的 3M 譬喻:摩爾定律Moores Law、市場Market、大自然Mother Nature,三個M同步加速引發颶風,健康的社群有如颶風之眼,讓人感覺受到保護、尊重、信任、連結,較能多元開放、長遠思考、勇於嘗試,且彼此合作。當大家常聚在一起,將會形成強化的同心圓,在生活中互相幫助,進而健全社群。

Meaning 意義感、行善、利他、宗教、政治

意義治療創始人Viktor Frankl書裡說到:Those who have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如果知道為何而活,就可承受如何活下去的苦難。

我越小,愛越大,生命意義就越強,可多佈施關懷,參與公共事務及慈善活動。

Accomplishment 成就感、實現目標

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是甚麼?佛洛伊德:Lieben und Arbeiten(德語:愛與工作)。愛包含友情與親情,愛滿足了人際關係的需求”R”;工作不僅讓我們賺到維持生活所需,也可實現自我、創造自我價值”A”、”M”。

行為學派名言:Behavior is a function of its consequence. 尋找幸福的您,多做些可帶來正增強後果,也就是實現目標,帶來成就感的大、小活動,勿以事小而不為。

【心得】

心理學是讓人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學問,無論是用在工作或生活之上,皆是很好的工具,但這個學問,卻不容易理解及應用。這堂演講讓我初窺了心理學,也讓我了解了幸福方程式,如先天的 P 不夠,可以靠後天的 ERMA 補足,並增強自己,創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面對 P,現今社會中,負面能量總比正面能量多,因網際網路的發達,各種新聞隨手可得,而所看到、所聽到的,大多都是壞的新聞,導致負面能量的增加,就算有好的新聞,但極為少數,導致人們常常接觸的都是負面能量。捫心自問,是要快樂的過每一天,抑或是悲傷生氣的過每一天,這只是單純的二選一,但往往卻難以下定決定,所以要學習幸福方程式,把自己的情緒及心情往好的方向走,讓自己能走向幸福且快樂的人生。

面對 E,要找尋興趣所在,能讓自己完全投入忘我的事,無論是工作或是休閒活動,讓自己的幸福感增加。

面對 R,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人是群體生物,除了親情之外,如有幾個知心好友,能暢所欲言,讓自己的生活樂趣加分,如何找尋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

面對 M,生存的意義要自己去找,每一位成功人士,皆已找到自己的意義,且能化小愛為大愛,分享於社會。

面對 A,如同佛洛伊德所說,工作不僅讓我們賺到維持生活所需,也可實現自我、創造自我價值,讓自己得到滿足,而創造幸福感;除了工作,也可在其他地方找尋,讓自己得到滿足,如競賽。

最後,林院長也提到伊拉迪的理論,其中之一是每個講師都會提到的運動。運動能維持健康,也因為身體健康,不會因身體問題感到煩惱,進而讓自己的得到幸福感跟成就感,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而是不單純的手部運動打鍵盤,畢竟健康的身體是千金難換得。

【聲明】《企業經營典範》學員心得報告,林財丁教授修改後擇優PO文本社團,已經演講者審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dlin42&aid=18013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