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潘祖蔭:「媒」甚麼不可能,AI浪潮下媒體的變與不變(程珊妮 撰稿)
2023/11/27 15:14:10瀏覽11|回應0|推薦0
堅持用聲音分享正能量,資深媒體人潘祖蔭董事長為我們帶來有別以往的視覺與聽覺饗宴,聆聽優美的音樂和歌聲,把觀眾成功聚焦在螢幕中,為我們拉開演講的序幕。潘董事長整合了過去的經歷與專業,希望讓大家回到「」的世界,以信仰為起點,用心打造了好好聽文創,全心投入聲音媒體平台,製作關於知識、文化、時事及娛樂的相關內容,帶給聽眾耳目一新,其中「校園數位內容與教學軟體」更得到教育部肯定,提升教育素養與智慧啟發。

引領聲音行業的創新

潘董事長看好Podcast可以讓人享受隨時、隨地聆聽的便利性,結合各領域專業人士、資深媒體人、美聲播音員,製作豐富優質的節目內容,以知識為基礎,讓教育生活化,推動學習不設限,時時吸收新知,帶動終身學習的風潮。潘董事長引用賈伯斯在Podcast的描述:「最有影響力的人就是會說故事的人。」因為「說故事的人,塑造了整個世代看事物的角度和價值觀,決定何為值得重視的議題。

新聞媒體永恆不變的價值

媒體的功能在於「提供社會大眾多元且開放的訊息之傳播與接收」,對社會有很大的責任與影響力。潘董比較了幾乎同時發生的事件之社會關注度:


  •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2022.10.29) vs.巴基斯坦世紀大水災(2022年7-9月)
  • 黛安娜王妃逝世(1997.8.31) vs.德雷莎修女逝世(1997.9.5)


人們對梨泰院關心度遠高於巴基斯坦洪災,梨泰院踩踏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傷,但巴基斯坦洪災死亡1,355人、受傷12,722人(截至2022年9月7日);黛安娜王妃逝世也比德雷莎修女逝世,有更高的新聞關注度高,因為強國媒體播放量及話語權。身為媒體業者更應具備正義感與道德感,做到關懷偏遠落後國家議題的平衡報導。媒體要經常思考政府做得對還是不對?要反思虛假的訊息造成的傷害,追求媒體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AI改變了媒體生態

AI的崛起可以幫助新聞媒體減少人力成本,例如新聞主播和翻譯工作、機器的自我學習與演化、快速生成新聞稿件等。潘董事長提到了美國的網路新聞媒體公司BuzzFeed在4月底時裁撤新聞部門,180人因而失業。當看到潘董事長所展示的AI主播聲音學習的過程,內心的衝擊是很大的,影像和聲音都能使用AI,透過VITS(混音編輯軟體)聲音訓練學習,AI主播的聲音品質已能優化,不禁讚嘆科技進步的速度,未來新聞媒體和AI公司展開合作應是發展趨勢。唯獨在情感和情緒部分,還無法如同真人主播那樣與觀眾產生連結,這應該是暫時無法完全取代的。新聞審查把關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也是媒體不變的價值。媒體生態應該用最嚴謹的態度去共同維護,台灣媒體才能與世界接軌,連結國際最新的發展趨勢。

提升台灣軟實力與國際能見度

潘董事長分享了2021年的「魷魚遊戲 」這部戲劇,它是美國等94個國家地區的收視冠軍,吸引了1.42億名用戶觀看,為Netflix創造250億台幣的影響產值,贏得全球口碑的韓國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他還推薦「斯卡羅、天橋上的魔術師、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模仿犯」等戲劇,都是收視率很高、創造話題性、引起熱烈討論的好作品。台灣的電視產業,應多向韓國學習,鼓勵企業參與,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提升整體戲劇產業環境;也要培養更多人才投入產業,集眾人之力,用更好的題材去拍攝探討人性、啟發人心、創造價值的作品行銷國際,讓戲劇成為文化的力量,兼融深度、娛樂與經濟效益,提升台灣的軟實力

對事物充滿好奇心

我提問潘董:他是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知識涵養、專業素養廣泛的人? 潘董事長的答覆是:「對事物充滿好奇心。」這是對生命最好的啟發與鼓舞。當我們能對未知事物懷有探索、學習的熱情,我們就能得到追尋的那股力量,如孩童般仍保有簡單、純真、嚮往的好奇心。潘董勉勵我們:學習要「觸類旁通」,他最怕年輕人回答不出自己的喜好或興趣,養成閱讀、看電影、運動、聽音樂等愛好,便會在裡面得到融會貫通的樂趣與成果。我未曾想過,曾經觀看過的電視劇或電影,會在未來某一天出現在某個課堂上的師生共鳴裡,真正應證了「這世間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每個人的知識儲備量是靠平時認真匯集而成,保持多聽、多看、多體驗,不斷地拓展知識領域,深度思考、內化活用。信手拈來的從容,皆是厚積薄發的沉澱!

【聲明】《企業經營典範》學員心得報告,林財丁教授修改後擇優PO文本社團,尚未經演講者審閱。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dlin42&aid=18010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