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5 16:12:57瀏覽5630|回應10|推薦100 | |
神農街原名北勢街,古時候是五條港之一南勢港邊的繁華通衢, 原來已隨著港道淤積而沒落, 現在經過社區營造,老舊的街屋、昏黃的路燈,依然散發迷人的魅力。
台南市海安路地下街,曾經因規劃不當而淪為全國最大的「蚊子館」,市府預定將該處改造成「五條港文化創意園區」,發展成台南文藝復興的火車頭,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記取過去錯誤的教訓,好好進行規劃,讓「五條港」再度帶動府城的繁榮。 台南曾經是台灣首府,時間長達三百年,明末清初時的海岸線,大約在赤崁樓、大井頭一帶,隨著「台江」內海快速淤積,海岸線不斷西移,形成廣闊的海埔新生地,原有的港口已無法發揮功能。 為維繫台南對外航運交通,「三郊」斥資挖濬了數條可供航行的河道,自北而南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匯聚到舊運河後,經鹽水溪、四草湖出海。由於港道形狀有如掌之五指,伸入台南城西地區,因此俗稱「五條港」。 「五條港」出現在清朝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因具有河港的地利,帶來龐大商機,當地的進出口貿易與各種商業活動都極為熱絡。即使這幾條河道後來不再具有航運功能,相繼成為地下排水道或消失無蹤,加上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改變都市地形地貌,但台南市的商業中心仍維持在「五條港」附近,形成中正路商圈。 位於「五條港」樞紐地帶的海安路,本為一條狹窄的老街,兩旁商店與小吃攤林立,是府城庶民生活的縮影。我們家從鄉下搬到台南,最早就是落腳在五條港一帶的忠孝街,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海安路,那裡的一景一物,對我來說都再熟悉不過了。 民國八十二年台南市府決定,將海安路由九公尺拓寬到三十九公尺,並將其中一段八百公尺規劃成地下街,這原是相當有魄力的重大市政建設,但在興建過程卻風波不斷,頻頻發生滲水、坍塌與損鄰事件,包商也因倒閉而一再易手,還傳出許多弊端,前後幾任市長都惹上官司。 耗資二十七億元,拖拖拉拉十幾年的海安路地下街工程,勉強完工後並未打通老府城的任督二脈,也沒有帶來任何經濟效益,反而閒置至今,被譏為全國最大的「蚊子館」,讓台南市民內心淌血。 更令人難過的是,海安路地下街將「五條港」的都市紋理,切割得面目全非,也造成中正商圈的蕭條,至今仍無法復原。 所幸透過民間團體自發的努力,在「五條港」的廢墟間進行社區再造,將拆剩的磚牆變成令人驚豔的壁畫,閒置老屋改成餐廳或個性商店,並有一群藝術家進駐,帶來旺盛的創作氣息。當地神農街(北勢街)社造有成,不但「五條港」觀光客增多,附近中正、西門商圈也出現回春的跡象。 海安路地下街雖然是一個爛攤子,但如果能好好收拾,未嘗不能起死回生,為台南市帶來繁榮的新契機。市府打算將地下街改成「五條港文化創意園區」,引進全台大專校院設計系所進駐,結合地面藝文空間和地下文創展覽場域,讓年輕人的活力、熱情與創意,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 「五條港」的興起與沒落,是府城一頁滄桑史,如果能藉著「五條港文化創意園區」的成立,促進當地與整個台南的文藝復興,當然為全體市民所期盼。 市府推動該案切勿再蹈過去「好大喜功」的覆轍,要傾聽當地商家與民眾心聲,保存地區文化特色,讓「五條港」像紐約蘇活、上海田子坊一樣,成為藝術與創意的櫥窗。
照片中「法國台北」婚紗館,以前是台南出名的「寶美樓」酒家, 附近的地名稱為「關帝港」。
「關帝港」是五條港之一佛頭港的支流,因祀奉關公的開基武廟而得名, 拍這張照片時,開基武廟正在整修,現在已經完工了。
↑格友「雲海龍吟」所繪的「五條港與現代街道對照圖」, 是踏勘五條港的最佳參考資料。(請參閱雲海龍吟大作「五條港水系」)
接官亭是台南的四大石坊之一,位於五條港的南河港邊, 為清朝台灣知府蔣元樞所建,是迎送、接待官員的地方。
為了祈求往來大陸與台灣之間行船平安,南河港邊興建了這座風神廟, 希望能夠風平浪靜,不要颳強烈颱風。
風神廟裡配祀雷公跟電母,聽說雷公脾氣暴躁,有時會「突槌」打到好人, 所以電母在打雷之前,就先用鏡子放出閃電,這樣雷公就不會打錯人了。
兌悅門通往新港●港,是府城的外城門之一,也是台南市唯一仍可通行人車的城門。
兌悅門的城基是用珊瑚礁砌成,珊瑚礁又稱「老古石」, 所以穿過城門的信義街,古時候叫做「老古石街」。
信義街邊製作「米糕棧」時,用來蒸糯米的大木桶。
製作「米糕棧」的工具。「米糕棧」是甚麼東東?以後再慢慢介紹。
水仙宮是清朝時府城「三郊」的大本營, 「三郊」對五條港港道疏濬與對外貿易有重大影響力。
「三郊」總部又稱「三益堂」,我的母校立人國小最初即創校於此, 每年母校校慶都會回來此地「尋根」。
藥王廟位於佛頭港邊,主祀神農大帝。
從水仙宮到藥王廟之間的神農街,仍保留古早港邊街屋的風貌。
神農街以前拜五條港航運之賜,商業貿易鼎盛,街上有各種商店及作坊。
「永川大轎」的師傅,聚精會神的雕刻著手中的活兒。
師傅們雕刻的場景,活靈活現的被繪畫在老屋靠海安路的牆面上, 成了最生度的街道藝術。
「永川大轎」的頭家王永川先生,也成了畫中的模特兒, 他還留下電話,有空可以找他請教雕刻藝術。
上一張照片中,出現「金華府」的轎子,「金華府」是神農街的「街廟」, 這是當初還在整修時的模樣。
整修完成的「金華府」,看起來非常氣派。
神農街有許多老屋改成工作室或個性商店, 我們去參觀時,店狗「小黑」展開熱烈歡迎。
神農街五十三號「朗慈軒」的窗花。
開喜婆婆也來了!
想知道老闆在不在,看看上面那個木頭燈箱就對了, 現在是「關」,把木板推到左邊就是「開」。
遊客可以自己動手用滾輪玩油印。
海安路邊出名的壁畫「請你跟我這樣做」, 畫中幾位模特兒,都是附近商店的老闆。
「牆上的動物園」
建築師劉國滄的作品「藍曬圖」,已成為海安路街道藝術的經典。
黯淡的月,寂寞的街,五條港的繁華何時再現?
迷離的藍色光影,故事說過一遍又一遍, 將進酒,杯莫停,請君為我傾耳聽。 剪刀石頭布,看誰贏,輸了就要跟我走,別賴皮。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