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3 11:17:42瀏覽2260|回應10|推薦52 | |
背著行囊,在北海道旅行了十幾天,抵達網走時,是一個夏日的午後,心情如鉛般沉重。 網走,有點像台灣的「火燒島」,光是聽到這個地名,就已經不寒而慄,這裡有一間曾經禁錮過思想犯、重刑犯的黑獄。 網走刑務所因電影「網走番外地」而赫赫有名。現在開放觀光的網走監獄博物館,是昭和五十九年依照網走刑務所的建築興建的,舊有監舍則移到天都山依原樣保存。 北海道古稱蝦夷,江戶時代開始有日本人前往定居。明治時代將蝦夷改名北海道,並設置北海道開拓使,才真正展開對北海道的開發。當時正值廢除幕府回歸天皇制,日本國內天翻地覆的時代,佐賀之亂、西南之役等變亂相尋,產生了大量被稱為「國賊」的叛亂犯,北海道興建好幾座監獄,仍然不敷使用。 為了防堵俄國尋找不凍港的南下政策,日本加速北海道的經略,首要工作就是開闢道路。囚犯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在施工中死亡的話還可節省監獄的經費,當局認為「一舉兩得」。日本歷史上殘害人權的一頁,就此烙印在網走的土地上。 明治二十三年(一八九零年)從釧路集治監遷移一千二百名囚犯到網走外役所,承擔北海道中央公路的開闢工作,這是網走刑務所的起源。從石狩到網走的這條道路,埋藏著無數奴工的屍骨,因此有「囚人道路」的別稱。 日本有許多作家的作品中,曾經提到網走刑務所,他們以血淚寫下一篇篇悲情的監獄文學。 長田幹彥在「青春時代」中寫道,「到網走監獄參觀後,當晚在睡夢中聽到遠處傳來槍聲,旅館的老闆娘輕描淡寫地說,大概又有重刑犯越獄吧。那些犯人腰部鎖著粗鐵鍊,被押到山上砍伐木材,有的被倒下的樹木壓死,有的掉到溪澗喪命,情況像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般悽慘。」 柴田鍊三郎在「網走囚徒」中寫道,「網走和北見之間,沼澤地帶的工程,真是悲慘到極點。半夜裡,平地的彼端冒出縷縷白煙,那是囚犯們踏入濕原工作時吐出的氣息。暗夜中雪雨交加,囚犯在蘆葦間蠕動前行,不知前方是否就是奪命淵藪。」 「即使知道前面是無底洞,囚犯腳踝鎖著鐵鍊,肩上挑著畚箕,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幸陷入死亡泥沼的犯人也不呼救,因為不可能有人來救他們。」 從「網走獄中記」、「脫獄者」、「明治凶徒傳」、「鎖塚」…..等作品中,可以看出許多因治安維持法或各種政治事件被捕入獄者,在網走刑務所中掙扎求生,或輾轉溝壑的悽楚,以及對鐵窗外春天的渴望。 德田求一在自傳中寫道,「氣溫經常低於零下三十度,囚房雖然有暖氣,還是不到零下八、九度,呼出的氣凍結在牆壁上,變成無數晶瑩的冰球。」「囚房的窗外,春神悄悄來到。光禿禿的樹木紛紛吐出嫩芽,那種鮮綠色,本州絕對看不到,我相信本州那兒的畫家也絕對畫不出來。」 越過網走川上的「鏡橋」,進入紅磚砌的高牆,網走監獄博物館中可以看到許多牢房、刑具、囚犯生活起居用品,對於不堪聞問的黑獄風雲,遊客只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在餐廳中吃頓不一樣的「牢飯」,或花錢拍照換取一張「入獄證明書」。 網走火車站前有兩座被稱為「尼伯伯」的電話亭,造型滿奇特的,瞇著眼睛的「尼伯伯」是蝦夷族的圖騰,當年的囚徒為了打發漫長的獄中歲月,用木頭雕刻「尼伯伯」排遣寂寞,如今木雕「尼伯伯」已成為網走最具代表性的紀念品。 我在火車站前小店買了一個「尼伯伯」,它的底座烙上「網走刑務所」幾個字。沒想到這個小玩偶,還隱藏著一段北海道開拓血淚史呢。 網走火車站前面,電話亭也做成「尼伯伯」造型。 「尼伯伯」底部有「網走刑務所」字樣,似乎是深沉的烙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