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三寶
佛教中有三皈之說 凡皈依三寶者就是尊貴弟子 佛滅後 特立「住持三寶」之說 以使佛教得以延續
1.多以尊信教主‧釋尊 便是「皈佛」後來流成繪圖雕刻‧禮拜佛像
2.聞佛之說法便是「皈法」後來流成書寫印行 人手傳持之經典‧頌經唸唱
3.作為教徒便是「皈僧」後來即成信奉護持此佛此法之‧出家僧尼
上述這種外相簡單之行事 作為三寶解時 乃是末法中之「住持三寶」而不是‧原意三寶 如是等三寶 雖號稱尊貴 而真理究竟已非 故這等三寶之皈依法 便不是尊貴弟子的真義
「佛寶」乃是覺知之義 不能視如來佛或其他應身佛為佛寶 必定求得自身本原之理體才是真佛寶 故即身即佛 身外無佛 換言之 真如法身上所具備之無上正等正覺之靈覺 便是佛寶
「法寶」是法軌之意 由寂靜之真如性中 所生發之法性智 此智即是寶智
「僧寶」是和合之意 我之言行能和真如之體相結合 使行動坐臥念念不離 此言行合德之行事 便是僧寶
...如能依此本原之理體作三寶時 此之謂「同體三寶」亦是三寶之真義 而此三寶實乃人人所皆具
【十八】供養法
在佛教中常說的供養法有三種和六種之分
三供養
1.利供養 ( 財供養 ) ~ 是捧奉香花飲食
2.敬供養 ( 法供養 ) ~ 是讚嘆恭敬
3.行供養 ( 觀行供養 ) ~ 是受持修行
六供養
按其次第可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之「六波羅密」
1.闕迦 ( 供佛之水 )
2.塗香
3.花 ~ 表示萬行開敷而莊嚴佛果也 相當於「忍辱波羅密」以花有柔軟之德 可使人心緩和 尤重視蓮花
4.焚香
5.飲食
6.燈明
【十九】佛經之五不翻
在中國譯經史上很早就討論過 對重要的梵語之不敢直譯 唯恐以訛傳訛 故玄奘大師一生譯經 有「五不翻譯」的主張
1.秘密故不翻 ~ 如「陀羅尼」屬咒語類
2.含多義故不翻 ~ 如「薄迦梵」本具六意 翻之唯恐言簡致失原意
3.此方所無者故不翻 ~ 如「閻浮樹」
4.順於古例故不翻 ~ 如「阿耨」「菩提」不是不能翻 實因常存梵音故
5.為生善故不翻 ~ 如「般若」二字聞之能生信心 若譯為智慧 反易生輕淺之感
【二十】小乘四果
一、須陀姮
譯作入流 是初入聖道之意。逆流、是違背離棄生死之意。預流、是預備邁入聖流之意。此為聲聞乘四果之初體果 以根不入塵 在塵離塵之謂 雖居塵世已入聖流 並斷八十八使之見惑 ( 智之煩惱 ) 修行時曰須預流向 得果曰預流果 或 見道初果
二、斯陀含
譯作一往來 已證見道初果之人 更斷九品思惑 ( 情意之煩惱 ) 中之後三品; ( 在初果中已斷九品思惑之前六品 ) 故尚須一度下界受生欲界之人間 或六欲天以斷之故名之曰一往來 修行時曰斯陀含向 得果曰斯陀含果 或曰 一往來果
三、阿那含
因斷盡欲界之煩惱 而生色界與無色界 永不來欲界 故譯曰不來 或 不還 此果 斷盡欲界思惑之殘餘三品 永遠不欲界受生之位 此是聲聞三果體 其修行曰阿那含向 得道曰阿那含果
四、阿羅漢
譯作無生、殺賊、應供、不生之意。上至非想處 斷盡三界之思惑 而為聲聞乘之四果體 是小乘之極果也 以其已斷盡見思二惑 故曰殺賊。因得極果當受天人供養 故約應供。一世界報盡則永久涅槃 再不受生死果報 故曰不生或無生
【二十一】五停‧四念
小乘修行之方便法次第有七 名作「七方便」意指進修的成長次序 而必以「五停心觀」為入手
1.不淨觀 ~ 對境界要時作不淨之觀想 以止貪念
2.慈悲觀 ~ 對一切眾生常懷慈悲之觀想 以止嗔罣
3.因緣觀 ~ 觀十二因緣和三世相續之法 以止愚痴
4.六界觀 ~ 觀六界或十八界 依五蘊皆空之理 以止我見
5.數息觀 ~ 數算出入之呼吸氣息 使心念專一 以止散亂
凡夫妄執 無常、非樂、溺我、不淨之妄相 起惑而造業 致永劫於苦海不能解脫 佛為破除生起此四顛倒之妄見 乃設「四念住」
1.身念住 ~ 常「觀身不淨」久之便能厭棄污濁 不以色身為重 生淨欲之念
2.受念住 ~ 常「觀受是苦」一切享受一切諸法皆是苦 既皆苦 方了苦念以取真樂
3.心念住 ~ 常「觀心不常」人心瞬變而無常心 透此無常 才能去此妄心而生真心 因不常而求真常
4.法念住 ~ 常「觀法無我」惑、業、苦 皆因「我」字而生 常觀無我則萬念不生 道心常住乃見自性矣
「四念住」並不能獨行 必經「五停心觀」之階程方可 故合稱為‧五停四念
【二十二】戒、定、慧
佛門中凡所謂法者 都是啟發般若自性之方法 如來佛之八萬四千法門 乃是不得不採用因機設教 循循善誘之法作導引 然而「法門終不是道」乃是破邪顯正之利藥而已 眾生若能受持三藏 ( 經律論 ) 不懈 再授以般若心法 才是學佛之究竟
三藏就是三學的功用:
一、戒 ~ 是防非止惡 此屬於‧律
二、定 ~ 是息慮淨緣 此屬於‧經
三、慧 ~ 是破惑顯真 此屬於‧論
小乘中論法身體性者 乃以「戒、定、慧、解脫、知見」之五分功德為法身
1.戒 ~ 身、口、意三業 離一切過非 此即‧戒法身
2.定 ~ 真心寂靜 離一切妄念 此即‧定法身
3.慧 ~ 真智圓明 觀達法性 此即‧慧法身 → 亦即‧根本智
4.解脫 ~ 身心能解脫一切繫縛 此即‧解脫法身 → 亦即‧涅槃之德
5.知見 ~ 知已解脫者 此即‧知見法身 → 亦即‧後得智
此五者之次第 : 由戒而生定 由定而生慧 由慧而得解脫 由解脫而知見
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後二者就「果」而附名 此五法為佛之功德相 故曰「五分法身」
【二十三】無為
儒教以「化治於無形」曰無為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 其舜也與
道教以「純任自然」曰無為 老子曰:無為自化 清淨自正
佛教以無為作為「真理之異名」凡屬真理者 統是天理人性之自然流露 全無有為之因緣造作 故曰無為 亦稱無為法
大乘立:六無為
1.虛空無為 ~ 虛空即真如 以其離諸障礙
2.擇滅無為 ~ 依真如之智慧 以簡擇力 斷除二障
3.非擇滅無為 ~ 不由此真如之簡擇力 而為本來清淨或緣缺
4.不動無為 ~ 此真如生於第四禪天 離開苦樂矗動
5.想受滅無為 ~ 此真如入於聖者之非想地 所攝之滅盡定 滅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
前 5 無為是詮法性之「相」...第 6 無為則是詮法性之「體」→ 即涅槃之體
涅槃又稱作「無為舍」即法性之安宅地 亦即「涅槃」就是無為法中之最勝者
6.真如無為 ~ 此由真如之真實相而名 離‧人法二空 空‧我法二執 絕‧一切造作 乃由真實如常 不變不易之位而名
「六無為」並非六種不同的別體 而是一個總體 只不過在斷我法二執處 有、無、常、斷 皆不可名 可名者只是法之實性
【二十四】無我法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佛祖 一再表露「無我」之實義;可見「我」字 實為修程上的第一障礙
一、無法執 ( 法我 )
1.眾生皆佛 了無差別 故眾生之得滅渡者 全是自性之自滅度 修一切善法 即得菩提。所以 雖滅度一切眾生己
實際上來說 全是自性自渡 並無有一眾生實滅渡也 此依「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之旨
2.「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此依「實無有法可得菩提」之旨
3.「於是中無實無虛」此依「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之旨
二、無我執 ( 人我 )
1.「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此依「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之旨
2.「我當滅渡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此依「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之旨
3.「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此依「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之旨
能通達無我法 自能降伏妄想心;妄想心若能降伏不起 則菩提心自能常住不退 在真正實踐上的方法上
必先當通達「無我法」→ 再修「無為法」。若能先以無我入手 則妄想心自然不生 止妄想心則實相自現 便可常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