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釋密‧第三十一分:知見不生
2008/10/10 03:21:41瀏覽639|回應0|推薦0

第三十一分:知見不生


﹝經文﹞

須菩提 若人言 佛說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須菩提 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否?不也 世尊 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 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即非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是名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須菩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一切法 應如是知 如是見 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翻譯﹞

佛唯恐須菩提有「假知妄見」上之迷惑 故以自己為例而破之道 須菩提啊 如果有人這樣說 佛既說我人等四見 大概佛也有此四妄見吧 你的意思怎麼樣呢?此人果真知道我說「四見」的真義嗎?須菩提答曰 不是啊 世尊 佛所說的四見 乃是指「凡人的妄見」而說的 以人治人 並不是自己有此假知妄見 此四見亦非出自於佛之性海中啊 故而 這種人是不理解佛所說的真義的啊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 佛所說的四見 本來是為凡夫拔除病根而說的 此四見本是凡夫之病 佛是「因病說病」故佛說此四見者 實際上是外來之「妄知見」並非自性之「真知見」般若真性中是沒有此四妄見的

佛又說 凡發無上菩提心者 因其通達般若實相 悟透了寂靜妙理 故於一切事物上 必能洞觀其理、不惑於境 ;發真知實見、行無相妙行。 所以應除盡一切假知、向如是處求真知; 去一切妄見、由如是處生實見 ;不住一切幻境塵緣之有漏法、常親如是處、信解寂靜自性之無漏正法 ;如此以為知 則知無所蔽 、如此以為見 則見無所障 如此信解則「道可入妙」若能如此生發自性上之真知實見 斷除外境上之假知妄見時 就能不生法相 ( 不住物相 不著事跡 ) 那麼 法相既不生 則我人等之四見者亦隨之而滅盡 如此自能遍照法界 無處不通不悟了

至此 佛續道曰 須菩提啊  諸法之性本「一」、諸法之相則「異」;其性永遠不變 其相則隨境而遷 故而 通達法性者為真知實見、執住法相者便是假知妄見 所以所言「法相」者 此在如來道上說來皆是妄相 並非是法之「原真相」( 真空無相之法性妙相 ) 只是一時之現象 故特名之曰法相而已

﹝分旨﹞

本分主言「發掘自性」之固有、滅除「本來之所無」充實性體、貫達性用 非但盡除一切妄相 即一切妄見亦當絕棄 棄之又棄 直至不留一絲一毫妄知妄見時 則明月自照、旭日自升 般若實相之全體大用至此才能盡現無礙

至於凡夫眾生之所以不能大通般若、直生正覺 乃至於五眼不具、六通遮斷的原因 實因昧於法相、不悟法性 全為「妄知見」所惑故也 如果妄知、妄見不生 於一切法上能「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時 則因「不生法相」本來即不為法相所蔽 如此則自性自然復淨 解繫脫纏、歸根復命 而超生了死、往生涅槃之聖果 於是自然實證了

反觀前述諸分 自 27 分起、通 28 分 主言「不斷不常」、為顯「中道」之實義、「中」者獨一不二之法門 亦即自性之體也;「道」者率性之常道 亦即自性之用也。 29 分主言「不來不去」。30 分主言「不一不異」。今 31 分則言「不生不滅」。般若實相本依此「八不」來顯 ( 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 方等之心骨也 ),今於全經將要結束之際 乃將此「八不」之理 盡露於經上 此即中道、此即實相 我佛心專 即是如是而已 今觀此言 定‧佛法之偏正 示‧得失之根源 迷‧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 悟‧則十二部經如對白日 其中妙理不虛矣


﹝分解﹞

「知」者 知了自覺也 此中有「真知」和「假知」之分;「真知」為先天性海之知、在儒曰「良知」;在道曰「明白」;在佛曰「般若」,「假知」為後天「強識之知」此乃達物、不達理之知 由學習、聞見而來之所得知也。

「見」者 抉擇事理也 此中有「正見」和「妄見」之分;「正見」乃般若之慧見 能通達事理之真相 不生滯礙迷惑 即「真見無見、無所不見」之見也

今云「知見不生」乃指後天之「假知 」以及 由妄境而生之「妄見 」、此二者若能常降伏、制止 不使生起時 即是「知見不生」。蓋凡夫不悟般若之理者 不能降伏妄心者 皆是因被「假知、妄見」所蔽 故而 外不能「離六塵」內不能「滅緣影」這種知見越多 真知實見便越迷 則自性不明、心德錮塞 整日迷住於能知所知之障中 或 能見所見之分內 自作聰明遂成迷界之凡夫。

故如能徹悟般若性體 滌除一切玄覽 清靜心境、知見不生 真發實慧時 則一返自性即可圓明 涅槃即可往證 故欲破迷生覺、超脫輪迴者 實當發性海中之「真知正見」、息外境之一切「假知妄見」則如來自現當前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228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