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11 13:47:46瀏覽55|回應0|推薦1 | |
瑣話端午 南太井蛙
又是端午節,關於這個節日的記憶,經過這多的時代變遷,恐怕只剩下粽子、龍舟加上屈原這三者了。日前在一個台灣僑胞的集會上,就見到台灣咸甜粽子,縫成龍舟型的精巧香包,還有一齣扮演投江殉國屈原的短劇。眾人圍攏動手包粽子,縫香包,在淒滄清越的「廣陵散」樂声伴奏下,聽三閭大夫仰天長嘆,那天的餘興還包括一頓美味佳肴,真正是同樂敦誼之日 把端午節与屈原联系在一起,是後人的再創造。屈原的楚國在今日之湖北,而早於楚之前的吳越,亦即今日之江浙,就有祭龍的古俗,吳越人向以「龍的傳人」自居,每年五月初五將食物放入竹筒或裹以樹葉投進江河祭龍。江南水鄉河汊縱橫,民眾多在這一天划獨木舟探訪親友,一時興起也會來個賽舟鬥快,龍舟競渡概源於此。 其實摩登時代的現代人過節,往往受商家推動市場消費的驅策,不少人見到應節上市的商品才想起有這樣一個節日,否則很容易忘了今天是「端午節」,是「中秋節」。所謂過節,無非是找個理由與家人一起聚餐罷了。在海外尤其如是,身處異域要過傳統節日,說易行難,往往由不得自己。當年到島國棲身,十二月二十五日過聖誕節,入鄉隨俗在家中也佈置了一株聖誕樹,女兒却收到當地老僑給的「利市」,老人家還拱手相祝﹕「恭喜發財!」請我去食「團年宴」,见我一臉愕然,他才解釋,西俗聖誕放大假,故將农曆新年提前中西两節合一,合家团聚共享長假。 在南太平洋的幾個島國,如湯加、薩摩亚和斐濟,土著婦女也包粽。用蕉葉或竹葉,里面包上搗碎米與芋薯,考究一些的加椰絲,綑扎成尖細長條,然後以水煮之。記得初次上島,见市集席地而坐的土著擺售這種類似粽子的食物,不禁大喜,急急買來剝開便食,口里却淡出鳥來,原來土著泡制此食不放糖也不放鹽,所以淡而無味。 當時鼻子一酸,又勾起許多思鄉之情,心想自己一心只為避禍以及求前程,緣何流落到這蠻荒之地,連吃隻粽子都鬧出笑話來?!捏著那剝開咬了一啖的假粽,只怔怔立在那里。 待在島上住定下來,也到土著茅舍中与他們同枕共眠,到清晨在椰蔭下,於海風中你一半我一半分食他們包的「假粽」,就着椰青水嚼着嚼着,竟覺得食出點味道來了。 在食土著的「假粽」時我也思考,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披頭散髮的屈原要為他的王、為他的楚,投到江水里去自盡,今人中有個叫楊雨的教授重新解讀屈原,甚麼「專一的愛,刻骨的恨」,甚麼「中國文化象征符號」、「民族內心道德標桿」。被他拔高了的古人離開了二千年前的現實,本來已足遙遠,又再顯得縹緲。一個單純的民俗節日,也要揹上如此沉甸甸的歷史重荷,快快樂樂還須與死了的人挂鈎。 海島上是出不了屈原的,只怕是跳下去了也不死,因為人人皆通水性。天性樂觀的土著也很少想不開。他們的權力機制很簡單,一位酋長幾個長老,分配也公平,以多潤寡,互通有無。沒有古老民族千年承傳的合縱連橫刀声斧影陰謀詭計,許多的殺戮與折磨,教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正是這一種政治文化最終的惡果。以致過了幾千年,中國人想過上好日子,仍須作夢。屈原若再生,恐怕又再投多一次江矣。 還真怀念島上沒有端午節的歲月,快活無憂,倦極則憩,饑極則食,取之自然,安之自然。老了之時,定回那里去,向土著老友借一小舟,沿一海碧波漂去,永不返歸,絕無人能尋得着我。甚麼恩怨愛恨,還重要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