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3 13:08:08瀏覽2289|回應0|推薦68 | |
認識法國雕刻家羅丹,是從電影《羅丹與卡蜜兒》開始。電影裡,卡蜜兒是羅丹的學生、助手、模特兒,也是情婦,但是因為無法成為羅丹唯一的愛(羅丹愛卡蜜兒,卻不願丟下他的長年女伴蘿絲),讓卡蜜兒選擇分手,最後發狂並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 美麗、聰明、才華洋溢的卡蜜兒,最後卻因為與羅丹決裂後,內心被怨恨、仇敵佔據,再加上失去奧援,終於絕望而崩潰發狂,這樣的電影片段,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而羅丹自私、負心漢的形象,也深植我心。 後來,到法國造訪了羅丹美術館,看了羅丹一生精采的作品:《沈思者》(The Thinker﹞)、《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吻》(The Kiss)、《巴爾紮克》(Balzac)等。再研讀了旅法雕塑家熊秉明所著的《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對於這位一代雕塑家有了較多的認識。 羅丹雖被喻為近代最偉大的浪漫派雕家,卻發跡得很晚,一直到37歲完成備受爭議的《青銅時代》(1876年他的作品「青銅時代」展出引起激烈的反應,有人甚至斷言這是用真實人體翻製的),四十歲完成《施洗者.約翰》才真正成名。羅丹追求探索的是人類內在的表現,透過塑土、青銅及大理石,他塑出了熱情、痛苦、快感及思考。 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是卡蜜兒為羅丹提供了大量的構思,有的羅丹作品甚至是出於卡蜜兒之手。熊秉明認為,「卡蜜兒和羅丹有兩個天才之間的矛盾。」 也有精神學家說,卡蜜兒患有慢性妄想症,她認為羅丹設計陷害他,逼迫她無法在藝術界立足,應該是她本身就有此病的體質,完全歸究於羅丹的薄情寡義是不公平的。然而,不可否認的,她和羅丹決裂後的孤獨絕望,對其發病有絕對的影響。 也許,看藝術作品時,應該把藝術家的私人感情抛在腦後,但是在欣賞羅丹的成就時,仍不免為卡蜜兒抱屈。又如果,卡蜜兒生在現代這個比較開放、可以給予女性較大的空間的社會,也許卡蜜兒在離開羅丹的的羽翼下,仍可以創造出另一片的天空,而不只是羅丹的「情婦」這樣的定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