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精采的生命謳歌
2010/03/16 10:28:34瀏覽675|回應1|推薦32

    為精采的生命謳歌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後,我太太告訴我一個小故事:你知道嗎?為什麼我們家種的豆芽菜都這麼細細歪歪斜斜的?
而專家種出來的豆芽菜,為什麼都肥肥胖胖的,賣相極好?
這下子可難倒我了,我說我搞不懂。
太太就解釋了: 今天報紙登出一個故事哦, 我們家種豆芽菜是小兒科玩意兒,把豆子丟進了培養皿,
就任由他愛怎麼長就怎麼長,長出來當然就又細又歪又斜的了。
但專家種豆芽菜可就不是這樣喔!當豆子灑下後,它會在上面蓋上一層重物,這重物可能是透明的玻璃墊,
所以當豆芽迸出來的第一時間,他碰到的就是個壓力,他就必須告訴自己:我必須加粗自己的臂膀,才能夠舉起這重物。
  而且它們在舉的時候,彼此之間必須有良好默契才行,如同像在參加拔河比賽一樣,他們都會一起喊一聲:「一、二、三頂」、「一、二,三頂」 。如果頂的力道不均的話,壓力會往另一邊傾斜,那些豆芽兒可就遭殃了!
  所以我親愛的讀者們,假如您有機會到餐廳用餐,吃一道名菜叫炒豆芽,
那個豆芽胖到裡面可以塞肉,妳就知道這豆芽有多胖了 。
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句老話:「壓力是成長的開始」,所以各位讀者以後夾起豆芽菜時,你看到它長的很胖,
你要對它越尊敬,因為它是經過逆境中的成長。
    
  人類嬰兒的誕生過程何嘗不是這樣呢?在胎兒通過狹窄的陰道娩出的過程中,受到子宮收縮的擠壓,
使呼吸道裡的黏液容易排出,使肺泡迅速擴張,幫助建立起自然的呼吸。
另外,分娩時胎頭受壓,血液運行速度會變慢,此刻,胎兒在面對此等環境的劇變時,他的大腦會支配自己應該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相應出現的是讓血液充盈,興奮呼吸中樞,建立正常的呼吸節律等。自然的分娩過程是母子二人齊心合力的結果,母親借子宮收縮自然地用力,胎兒也在不停地調整姿勢或朝向,以尋找自己生命的出口。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上帝賜予的奇異恩典,您說是嗎?!
   
  地球的生命又是源自於何處呢?這可真是個大哉問的話題了,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說是眾說紛云,莫衷一是。然而其中有一種很大膽的理論,認為生命或許很早就在太陽系外的太空深處形成、發展,並藉著從天而降的隕石,帶著生命的種子來到我們地球。
1969年,一顆不尋常的隕石墜落在澳洲維多利亞省的莫啟生鎮,科學家利用精密的電子顯微鏡透過嚴謹的程序,發現這顆估計在四十多億年前所形成的隕石中,具有某種「已成為化石的微生物」!這顆莫啟生隕石,科學家相信內有氨基酸存在的證據,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所觀察到這顆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中,生命的形式與目前在炎熱的溫泉內、酷寒的南極冰層下、甚至是某些核子反應爐具有強烈放射線的環境中,所發現活的微生物非常地類似,都是屬於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能存活的細菌。
銀河系的早期,在外太空的深處,星際之間渾沌一片混雜著塵埃的雲氣中,靈敏的電波望遠鏡已觀測到包括有氨、水、一氧化碳、甲醛及其它九十多種複合分子,它們在濃密的雲氣內發生神奇的化學作用,因而逐漸形成與生命有關的化合物,像是氨基酸、複合醣類等有機物,在數十億年前就已形成。這些化合物再彼此凝聚成塊狀,在太空中漂浮、漫遊,當逐漸地接近我們太陽系,並順著繞日運行的軌道,運行到接近地球時,在受到地球強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直衝地球熾熱的大氣層,雖然外表經過高溫的燒熔,但裏面的核心部份還是殘存而墜落地面,受到當時強烈的閃電及大量χ射線與紫外線轟擊下所提供的能量,就將甲烷、氫與氨等簡單的分子,組合成像是蛋白質的構成物氨基酸等較複雜的化合物,因而導致各種非常近似生命的化學反應,如此,地球上最簡單的原始生命就這樣形成了。
  前幾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甚至作出一戲劇性的實驗,他們將長時間沈寂於隕石內的微生物,經過取出「喚醒」後,居然能重新地進行活動和繁殖,這更使地球生命起源於外太空的理論得到更進一步的佐證了。如此看來,隕石可說是生命之母,生物之源呢!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有機會的話,再看到明亮的流星由天而降時,我們似乎更應該胸懷虔誠,對他肅然起敬!
     
  那麼,什麼樣的人生才值得活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大多數人總是要遭逢巨變後,或者要到接近生命的盡頭時才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有些人抱持現實主義,認為生命稍縱即逝,因此要及時行樂,縱情於追求名利和權力;
有些人則抱持理想主義,如蘇格拉底等,認為生命是一段走向真善美的旅程。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看法。
以哲學的眼光來看,生命原本並沒有意義,每個人必須自行選擇,賦予及創造意義。
在面對生命的徒勞與虛無時,我們必須省絕:只有行動和創造才能破繭而出,自由地尋求各自的意義。
因為,生命的意義是以某種方式活著呈現生命本身的選擇,
生命不單只是活著而已,而是要活得美,活得豐盛富足。
生命本身,往往也裹捲包覆了無數的阻力、磨難、痛楚與傷痕,像是蛤蚌裡孕育的珍珠那樣,
不免要忍受痛楚,終於造化了顆顆晶瑩剔透,珠圓玉潤的珍珠。
生命也可以是一盞好茶,雖然歷經百般煎熬,千般揉搓萬般煉,
還是掩藏不住它那孕育于天地間的靈氣雨露香。令人回味無窮,餘韻裊裊...。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展出「燃燒的靈魂.梵谷」--梵谷百幅名畫真跡。
梵谷(1853-1890)只活了37歲,終其一生,貧困潦倒,顛沛流離,生活困頓。
年輕時曾經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幹過畫廊的店員,也短暫地當過教職,
最後他成了貧窮礦區工人們的傳教士,約在27歲時,梵谷才下定決心專心於繪畫,
開始拿起了畫筆。那些在礦坑工作的工人自自然然的成為了他臨摹的模特兒。
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但卻只有售出一幅。
令人難以置信地,在1903年時,梵谷的作品在布雷達市場(Breda
Market)一幅只能賣到幾分錢。但是現在這些畫卻是數以百萬元計的。他的畫作生前沒人瞧得起,死後卻昂貴到沒人買得起。」
只有他的弟弟西奧是了解他,賞識他的,願意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資助。在梵谷死後半年也隨他而逝,死後埋葬在一起,
不管是生是死,他們永遠是好兄弟。
梵谷一生窮困潦倒,三餐不繼,終其一生,在孤單寂寞挫敗裡度過,
但他畫的向日葵,一朵朵在狂風中飛舞,舞出生命力;
他的鳶尾花,彷彿要為絕望的靈魂帶來春天的希望。
我們更應該疼惜每一個美麗的靈魂,為他們鼓掌,為他們謳歌!
     
  的確,所有最偉大的創作都是來自受創的心靈:貧窮、孤獨、疾病、戰爭、離亂,...
當生命被碾壓、鞭打、摧殘痛苦至極時,靈魂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亟需找一個出口,
於是文學、音樂、藝術變成了生命爆發的標的。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
一生為類風溼關節炎所苦,,晚年兩手的手腕關節變形,,甚至連畫筆都握不住,,
只好請家人將畫筆綁於手臂上,繼續作畫,他堅持道:
「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來。」
因為只有來自生命裡頭最深層的感動,才能創造出最動人的作品。
   
  不管是已經逝世的,還是仍活著的,在這裡我要引述幾則精采的生命故事:
請記住這個為臺灣人奉獻生命的名字--施少偉 
引用網址:<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62683>
讓人感動又難過的一則新聞報導。
施少偉是菲律賓華僑,生命中有一半以上時間,都在台灣醫界服務,且堅持在後山看診,
立志當鄉下醫師。為臺灣後山百姓健康奉獻生命至最後一刻,
這位偉大的醫生,他並非生於台灣,甚至不是成長於台灣,
他用生命愛台灣、愛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他是平凡中的偉人。
台東菜販陳樹菊入選富比世善心榜  

引用網址:

<http://www.udn.com/2010/3/5/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456663.shtml

從新台幣1角、1元到10元、100元,陳樹菊省吃儉用,將40幾年賣菜所得400多萬元捐給母校仁愛國小興建圖書館。她如今依然每天在菜市場賣菜,希望能再多掙些錢幫助更多的貧困小朋友。
昏暗的市場內,剩下陳樹菊的身影。台東中央市場內許多攤販過了中午就收攤,只有陳樹菊捨不得離開,
她一天至少工作15小時,全年也只休大年初一一天,
由於太過勞累加上站立工作過久,她的腳趾早已變形,時常疼痛難耐,
每天都得仰賴止痛錠才能工作。
她是在黑暗中綻放燦爛光芒的一位平凡中的偉人。
生命典範--男子漢的模樣 
引用網址:<http://blog.udn.com/msn131914131914/3546563?f_ORDER_BY=DESC&>
王貫英,      他希望這個社會上每一個孩子不論貧富,都可以唸得起書。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每天拉著三輪車拾荒,一毛、兩毛的積攢,存了一點錢,就四處到舊書店買書,或找出版社商量,可不可以將書便宜一點賣給他。他甚至還跟政府租了一個空屋,自己設起圖書館來。
,於是他捲起袖子,拉起三輪車,開始默默地、固執地做起他認為應該做的事。
一個拾荒老人,竟然說要「培養清寒士」,還說要「為國育俊彥」! 那是一個簡單的發想,一個純真的善念。
他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感佩的平凡中的偉人。
現代王寶釧,為夫一句話 苦守寒窯半世紀 
引用網址:<http://campus.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65405&pno=2>
吳振法,山東省顯城縣人,廿歲那年,在媒人介紹下,與大他三歲的趙玉蘭成婚,女方是地方首長的掌上明珠。兩人在新婚那天才第一次見面,卻情投意合,過著恩愛的日子。婚後兩年,長女出生,但連名字都還來不及取,吳振法就因抗日軍興投入戰場,離家前他告訴妻子「我一定會回來!」沒想到,戰亂從此不停,抗日從軍 一別就是51年,
他再也沒有回過山東老家,並隨著國軍遷至台灣。
「他會回來 堅不改嫁」趙玉蘭為夫一句話 苦守寒窯半世紀,
雖然家人逼迫要她改嫁,但趙玉蘭不為所動,
其後歷經喪女喪父之痛,文革時期被批鬥,
也沒有絲毫改變她堅貞不移的愛。
什麼樣的信約可以等候三世,什麼樣的記憶可以永不遺忘,什麼樣的思念可以不怕滄桑......
讀完之後,每每令人鼻酸,低迴不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dan50&aid=3857848

 回應文章

anna yo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找錯字比賽開始了
2010/03/29 17:04

卻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但卻只有售出一服

...............................

應該是一幅喔

蘇丹(sudan50) 於 2010-04-10 20:05 回覆:

多謝好友指正,已經改過了,
這是引用時很難被察覺的同音字,
因為我電腦裡的這隻蝙蝠,
功力還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