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語言看文化] 流儀
2017/06/23 10:27:10瀏覽5118|回應0|推薦0
我覺得,就像玄奘法師所說的「五不翻」,日文的「流儀」一詞在目前的中文裡,也是「不可譯」的。
根據日本的維基百科,「流儀」一詞原本用於日本的表演藝術、武術等領域,是指根據對於技藝內涵的解釋方式而自成一派的集團,或這個集團對於其技藝所奉行的思想、行為準則。
我個人會很想把「流儀」解釋成「流派的行儀」。
之所以說它在中文裡「不可譯」,是因為目前的華人圈(主要指台灣)恐怕不存在這樣的概念。
日本的傳統技藝很講究儀式。大學時,一個和我同在日本交換留學的同學曾對我說,他本來以為茶道社就是喝茶聊天,所以參加了茶道社,沒想到根本不是,實際是一直在學習各種不同派別的沏茶、喝茶方式。
茶道我不是很精通,但我知道光是喝茶就分成好幾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固定的做法,每個做法都規定得非常細瑣,例如拿起茶碗後,飲用前要先將茶碗轉2.5次。
有體驗過日本茶道的人,可能也會這樣的想法──喝茶就喝茶,幹麼搞得那麼複雜?
但,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流儀」。
我是在日本弓道中體驗到這種流儀 。弓道中將一次的舉弓到射箭,分成八個步驟,稱為「射法八節」,每個步驟都要做到滿,所以它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為的是讓心靈達到某種狀態。我們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射箭當然是愈「快、狠、準」愈好,弓道裡卻有著不一樣的標準。西洋弓箭的話,是以射中靶的記分來評斷一個人在這項技能上的精進程度。但對於弓道來說,有沒有射中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判斷射箭者的心靈狀態。像我當時參加初段考試的時候,有兩次射靶機會,但因為對場地的不熟悉,結果兩次我都沒中靶,但我最後竟然還是拿到了初段資格。我猜,原因可能是筆試中我所寫的內容,讓主考官認為我達到了某種心靈狀態吧。
那我到底寫了什麼呢?詳細內容我已不復記憶,但我記得我寫下了弓道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
其實,一開始學日文並不是因為喜歡日本的什麼,而是純粹地跟日文這個語言產生共鳴感。開始學日文的契機,還是被喜歡日本電玩的哥哥拉著一起去學的。起初前往日本交換留學時,其實我還是帶著許多對日本的刻板印象。
第一次被日本文化撼動心靈,就是在我接觸到弓道的時候。比方說,弓道場中射箭的地方「射場」是神聖的,進入前和退出後都要向射場敬禮,還有對射法八節的要求等,這些細節看似繁瑣,但都有其意義,最終的目標是在修練一個人的心智,讓人的心靈企及一種高度。
看看弓道對於後面幾個段數的審查標準,大概就能明白我所說的:
五段 射形、射術、体配法に適って射品現われ、精錬の功特に認められる者。
(在合宜的射形、射術、射禮下展現射品,且特別勤於精進鍛鍊者。)
六段 射技優秀精錬の功、更に顕著な者。
(射技上的卓越與對射技的精進鍛鍊,又更加顯著者。 )
七段 射形、射術、体配、自ら備わり、射品高く、練達の域に達した者。
(自然具備射形、射術、射禮,射品高尚,已臻至練達領域者。 )
八段 技能円熟、射品高雅、射芸の妙を体得した者。
(射技純熟,射品高雅,已體悟射藝之妙者。)
九段 弓道の真体に透徹した者。
(對弓道真諦領悟透徹者。 )
十段
(空白)
用某種看似繁瑣、重複到甚至令旁人懷疑「有這個必要嗎?」的行為,貫徹、體現出某件事背後的真諦──我想,這就是日本人所謂的「流儀」。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bmarinecat&aid=10506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