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原創、原著與電影
2013/02/23 18:34:06瀏覽9436|回應0|推薦14
電影癡一直以為可以不用寫這篇文章,畢竟在台灣我們的少年PI熱已經很瘋狂,台灣人對這部電影的熱愛,對李安導演的支持已經非常的威,網路上諸多文章也解釋得太多太多,實在不需要再錦上添花,但看到自己身邊許多朋友表示,他們自覺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更意外某位電影癡自覺很有SENSE的朋友,對這部電影的解讀,真的不夠,是她看的螢幕太小嗎?是場地讓她無法專心體會嗎?想來都是也不完全是,畢竟有些電影,真的比較適合進戲院「專心一意」的欣賞,且很多視覺上的震撼與美麗,也唯有透過戲院裡的大銀幕才能顯現。

話說回來,要看懂《少年PI的奇幻漂流》,某種程度上得讀過原著,而且得回到創作的源起。出版社介紹作者楊.馬泰爾 Yann Martel外交官之子,1963年出生於西班牙。幼時曾旅居哥斯大黎加、法國、墨西哥、阿拉斯加、加拿大,成年後作客伊朗、土耳其及印度。畢業於加拿大特倫特大學哲學系,其後從事過各種稀奇古怪的行業,包括植樹工、洗碗工、警衛等。上寫說:「曾兩度造訪印度想要寫作,結果旅費用盡,幾乎無以為繼。但是馬泰爾有一天來到孟買附近的一個小鎮,忽然文思泉湧、欲罷不能,情節內容一一浮現。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造訪印度南部所有的動物園,並深入了解當地生活,隨後回到加拿大,開始鑽研各宗教教義,而他的曠世奇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逐漸成形。」

所以故事應該是這麼開始的………

受西方教育長大的作者,來到印度,想要寫一個故事,然而一到當地久住,他受到東西文化差異、宗教觀念上的差異(可能不一定是信徒,而是在不同宗教環境下長大,養成不同的宗教印象或觀念)、生活習慣上的差異,種種的衝突與衝擊,感受太強咧,讓他的腦袋裡思索著這種衝擊的時間,遠遠多過於構思與書寫小說,於是,想著想著,反而構思出一部充著哲思與反思的故事。

從表象上來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少年冒險故事;進一層來說,它充滿著宗教的釋懷也好,個人生命與人性的救贖也罷,但從作者創作主觀來說,這部作品其實是他從西方世界,一個人「漂流」到印度,所受到的衝擊。

他的成長背景、所受的科學教育,自以為「人生成平等」這件事,很平常,也自詡能做到,就像他在書中以少年PI的眼光看待周遭的鄰居,常常把人比喻為動物,說某某人像猴子,某某人像雞,神靈活現的描寫,不但顯露了作者在動物學上下的工夫,也顯現了他的生花妙筆,我們讀起來更是趣味橫生。

然而作者在小說的設定,其實都下了很深的用意與喻意。

先說動物園這件事。人類因為欣賞動物的美,想把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收藏起來,想看就可以看,不必大老跑在世界各地奔波才看得到,於是,為了大自然生物,做了一件最不自然的事──設制「動物園」。

我們看動物,是隔著一道牆在看牠們,在書中也就隱喻著,我們看待不同族群的問題也都隔著一道牆,即便像作者到過許許多多的國家,但未嘗長住久居深入了解,都僅只是觀光客,如同到動物園看動物,無法了解在大自然界生存的野生動物。

直到PI的父親用羊餵食老虎,赤裸裸的在PI的面前揭穿動物園裡人與動物和平共存,與人類試圖馴服動物的假象與假道學。作者透過這種方式宣示了他思想上的突破與體悟,人不該站在本我的立場去解讀不同文化。

不難想像作者身處印度時,何其的孤獨,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漂流」。PI的漂流正意味著他浪居印度。當PI為了救紅毛猩猩(母親)不得不殺了惡行惡狀的鬣狗(法國廚師),為了生存不得不吃了紅毛猩猩(母親);其實是作者受到衝擊時,他反思後的價值觀整理,為了全面了解異國宗教與文化,他必須先割捨本我的觀點(鬣狗─法國廚師所代表的私我主觀意識),為了進一步徹底隔入異國文化社會,他必須捨棄從小孕育他的西方價值觀(紅毛猩猩─母親),而在自我辯證過程中,他發現了自己的惡(老虎),但他只能先學著與自我的惡相處,在不斷的辯證下,新的價值觀成立,自我的惡不知何時,自然解除。至於斑馬,就是提醒他存在的、相對於西方強權的弱勢族群和文化。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訴說的,其實是這樣的真實歷程。否則又如何解釋救生小艇裡動物出現的順序呢?PI先看到斑馬(文化衝擊),這才意識到他自己慣性思維背後的母體文化教育養成(紅毛猩猩),兩相突衝下,看到自我主觀的「惡」,或是自我主觀價值的強勢作用下,直覺的否定他人的文化、思維和習慣,然後感受到本我或說人性的惡(老虎)。

不論是讀小說或是觀看電影,都明顯感受到濃濃的宗教觀,這也是作者在印度受到的衝擊,沒有哪個受現代教育的人能理解印度教的階級觀,而在基督觀念影響下的西方人,更難理解印度的多神論,原著中有段特別的論述,透過PI觀點,看到印度神的無所不能的「神力強大」,透過神父的訴說,解釋耶穌為人受苦受難的偉大神性。

如果這只是一個單純的宗教故事,那麼PI在漂流時,更花幾乎所有的時間與神祈求與辯證,在原著裡,這樣的情節只占了一小部分;在電影裡除了影像的象徵性表現,幾乎看不到PI虔誠的唸禱和祈求。

選擇少年,顯示作者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人有無限的可能;而作者在印度所感受到的宗教價值的衝突,則透過PI什麼都接受的無限可能性,他同時是基督徒、回教徒與印度教徒,接納並尊敬各種宗教。一如故事主人翁自稱的π(圓周率),是圓滿是包容。

如果作者原意沒想要探討到這一層,書中便沒有必要把「作家」帶進去,更沒有必要安排「狐獴島」,明顯的讓大家意識到「這是個奇幻夢境」,那牙齒更暗喻著人造的夢境是會噬人的騙局,也是此刻才讓PI(作者)「醒悟」,一切如幻影泡沫,這才回到意識流裡,慢慢摸索到岸。

宗教,絕對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主要觀點之一。電影癡本身是佛教徒,更在裡頭看到很多佛學裡所謂「放下」與「空性」;不執著於本我主觀的過程,必須放下自我,才能看到原來那些形形式式的固有觀念其實是一種「空」,當新的價值觀成立,殺了自我的惡,那就是「明心見性」的過程。書中與電影最後的故事真相的選擇,更是直陳了「空性」,更妙的是,電影以「the story is yours.」作為高明的註解。

而故事最後那船難事件的調查過程,更是神來之筆。終於「重返人間」的PI(作者回到他熟悉的國度裡),再度受到另一波的刺激,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他,就像我們出國旅遊回來,親友們總是會問起旅遊心得,只是他發現,大家並不想聽他真實的版本,於是就像PI,以奇幻華麗的故事敘述他的所見所聞,故事中明顯的有破綻(在PI登上救生艇前,已有法國廚子和中國船員,何以風雨過後,變成PI一個人獨自面對動物們;狐獴這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生物,如何跑到海島上,且整個島上只有一種動物沒有其他,完全不符合一個生態的條件),可是就像前來調查的日本船員一樣,明知故事是虛構的,故事背後的真相是殘酷的,卻寧願相信童話,經歷過自我價值衝擊的作者,對於人們的選擇也給予了尊重,哪一種都可以,不論信不信神,是相信科學還是神話,都可以,那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看待世界的方式,只不是他言下之意,仍可要他的讀者選擇勇於面對真相,勇於挑戰自我,重建自我,勇敢如PI,用新的名字(面貌)找回自信重新出發。

原著中,並沒有提到佛教,處於南印度,作者受到的是回教與印度教的衝擊,而這個源起於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後,在中國生了根,現代則在台灣發揚光大。李安在電影中安插了佛教觀點,想來也是他受了佛家思維的影響,像是吃隨喜素的台灣船員,就是一個巧妙又恰當的安排。

改編這部作品本來就很不容易,而李安作品中一貫有著他溫文儒雅的溫柔包容流瀉,是以他是詮釋這部作品的最佳導演,也因此,他的版本受到廣大影迷的喜愛。可以想見《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以衝撞西方價值觀的作品在保守的美國社會是不受歡迎的,即使在李安刻意淡化宗教色彩下,依然因為它的宗教色彩而在美國受到排擠。

也許相較於原著,電影仍有地方在取捨之間不免還是有些遺憾,又或許華麗的視覺震撼,教人忽略了這是一部自我價值衝突,自我的心靈探索的過程,但沒有電影是完美的,而李安的作品或許很「溫」,卻後勁十足,特別是這部作品,光是他導演上的跨界突破,就已經值得大書特書了。寫在奧斯上前夕,私心站在台灣人的立場,站在亞洲多神文化的立場,仍希望它能得到奧斯卡主要獎項的肯定,畢竟這是一部很值得讓人咀嚼與玩味的作品,不論是電影或原著,而如果你看過電影,依舊很有興趣,或仍有不解之處,建議,讀一下原著。

PS.關於書中名字的意涵,網路已有文章寫得很好,有興趣者可以搜尋出來讀,本文不再贅述。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41&aid=733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