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獮猴相遇
2007/05/02 00:33:07瀏覽1531|回應3|推薦26

與獼猴相遇

上周日,我和老弟到花蓮爬山,我們爬的山叫崖上山,在綠水步道再進去的山裡面,東部的山都罕有人跡,所以這座山雖然離公路不遠,但是山上路跡並不明顯,只能拿著砍刀,向著山頭的方向一路砍去……

也因為人跡罕至,所以雖然在國家公園境內,但獵人在此卻顯得肆無忌憚,一路上都可見到獸夾、吊子,在漫山開路途中,我們便有意無意的碰壞了許多吊子……其實這山也不是一直人跡罕至,這裡原來是太魯閣族人的棲息地,山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駁坎,而且從駁坎的規模來看,早期這裡的部落居民顯然不少,也或許現下猖獗的這些獵人,是當時居民的後人也說不定。

在海拔一千公尺餘的半山腰上,突然出現了一塊甚寬廣的平台,可以看出這裡早期應有一個極大的部落,即使是現在,平台上仍錯落著些粗耕粗放的果樹。當然,也不乏獵人的吊子,一起同行的朋友小沈,上個月在這裡的吊子上就發現一隻被吊起的果子貍,當他正設法救牠時,正好被上山的獵人發現,獵人恫嚇了他,他只好怏怏地下山……他說這故事時,遠處的山羌正大聲叫著,那個時候應該不是山羌活動的時間,我不禁有些擔心山羌也落入了獵人的陷阱,又再想到,小沈發現的那隻果子貍,那時應該也是那樣地慘叫吧!……一想到這,我不禁對小沈說:「也難怪你想救牠!」



離開平台,進入後方竹林時,我們突然發現一隻台灣彌猴趴伏在竹林下,「猴子!猴子!」我們興奮的大叫著,但奇怪的是牠竟沒有要逃開的意思,只是一臉無辜的看著我們(我現在想想,越來越覺得當時牠的表情是很哀傷的),稍走近,才發現牠被獸夾夾住了……像個小鍋子那樣大的獸夾,緊緊地咬住牠的一隻腳,彷彿要把那隻腳給咬斷下來似的……我們稍走近,本來只趴伏在地下的牠,開始掙扎的想逃離,但牠實在是太虛弱了,且獸夾的一端,還有細鐵絲纏繞成的粗鐵線牢牢繫在竹根子上,嶄新的鐵線發出銀色的金屬光澤,看來特別的森冷且刺眼。


「看到了,不能不救!」老弟說出了我們心底想說的話,但如何救呢?牠根本分不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啊!牠不會乖乖讓我們救的!果然,我們再靠近,牠便開始叱牙裂嘴,手腳掙扎著想反抗……突然間,從牠的身底下竄出一隻小猴子,很小很小,毛甚至都還未長齊,牠尖叫著衝出來,向小廖衝過去,或許牠以為可以幫助媽媽趕走我們吧!小廖不明就裡的抱起牠,手足無措的順順牠的毛,喃喃的說「不要怕,我們來救你媽媽來了。」小猴子還是在她手上又叫又抓的,小廖嚷著:「牠跟人好像啊!你看牠的眼睛,就跟個小寶寶一模一樣也!」


一直到這時,我的心裡還是緊張的,我想救媽媽,但又怕被牠傷害,我們和動物其實並不熟悉,因為不熟悉而有種未知的恐懼。我想其他人也和我一樣吧,大家都戒慎恐懼著,最後由小沈拿一枝大竹子用力隔開牠,我和老弟兩人再用力扳開獸夾,因為不明白獸夾的開關機巧,所以花了好大的力氣,還加上一顆小石頭從中慢慢撬開,好容易才把牠的腳從獸夾中取出來,那隻腳看來應該是斷了……過程中,母猴一聲也不吭,我想我們笨手笨腳地從獸夾中取出牠的腳,牠應該非常痛吧!也或許牠已痛的沒有感覺了……

救了母猴,我們的心頓時才放鬆下來,小廖將小猴兒還給母猴,沒想到小猴兒竟吱吱吱逕往旁邊的草叢中逃去……母猴還是氣息奄奄的趴在竹下,我們開始擔心牠的狀況了,「如果母猴不能活,小猴也勢必活不了!」「可能是太久沒進食,身體太虛弱了吧!」「可惜沒帶水果啊!」「乖乖不知牠吃不吃?」(小沈養了16隻烏龜,他的烏龜會吃乖乖等零食)「可能會吃吧,但先得讓牠喝些水。」,大家開始張羅水,也擔心少了一隻腳的母猴,將來的覓食能力是否會有問題。

這時,老弟發現母猴的腳原來還被鐵線給緊緊纏繞住了,難怪牠一直不離開。有了剛才的經驗,這次大家的分工順暢多了,但也奇怪,母猴這次也不太反抗了,我猜或許牠也了解我們是沒有惡意的吧!就在我們解開鐵線的一瞬間,母猴突然用最快的速度往小猴剛消失的草叢逃離去……

「還有力氣逃,表示沒有問題了!」 「看牠逃的速度,將來覓食應該也沒有問題吧!」「我想牠應該會找到小猴子。」每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言語中都透露著,心上的大石頭終於卸下來了。

或許我們這趟來的目的本不在爬山,而是被召喚來救猴子吧。所以和猴子相遇的故事,仍未完結……

崖上山的路途比想像中遙遠,路況又比預期來的壞,實際上沿途多半是處在找路開路的狀態下,這使的我們這趟山旅顯得特別的疲憊,本來從不冒險走新路的老弟,也因為體能的關係,想冒險嘗試途中發現的一條岔路,我們猜想它可能是接上山下產業道路的一條捷徑……可是這嘗試不久就宣告破滅了,本來清楚的獵徑只走上一小截就消失了,就在我們失望著要折返回原路時,突然下面竹林裡又出現了一隻猴子……「猴子,又是猴子」大家又嚷叫起來,但突然,我們發現這隻猴子雖然想逃,但只是在一枝竹子上,上上下下的亂跳……「唉呀,牠被抓到了,好像是吊子啊!」

「怎麼又來了!!!」那一刻鐘,我的心非但沒有喜悅,頓時無比沈重起來……

「不能不救啊!」這回是一隻體型碩大的大公猴,若說他是猴王,我也絲毫不懷疑。但因為是吊子,牠有著更大的迴旋空間,而且牠的體力更好,所以這次的救援更顯得困難。我和小沈兩人用長竹子試圖架開牠,好方便老弟用開山刀砍斷吊子,並解開牠腳上的鐵線。但這吊子做的十分複雜,且牠一再嘗試去奪老弟的砍刀,有一度砍刀還差點被牠奪下……老弟直呼,「牠的力氣好大!」最後,我們終究沒法兒解下牠腳下旳長鐵線,但因為竹吊子已被摧毀,所以牠帶著鐵線快速逃去……

和這隻公猴子相遇真是極難得的緣分,我和老弟一起上山不下數十次,從來都是原路來原路回,不發明新路的,但這次,我們竟然會莫名的想試試那條沒把握的新路,只能說,似乎有種特別的緣份把我們召喚來吧!

在回家的路上,車子奔馳在蘇花公路上,我和老弟還聊著今天「佛心來著」的救猴之旅。我說當我們大聲喧嘩著進入竹林時,被陷在陷阱裡的獼猴母子當時不知有多害怕!?而且我也承認雖然救了猴子心情愉快,但是在救猴子的當時,我的心理壓力真的非常非常大,甚至在遇見第二次公猴時,我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怎麼這麼倒霉,又碰上了!」

老弟也說公猴奪他刀時,他也嚇了一大跳,這些猴子好像不懂我們的好意……「但或許這樣,才是最好,不是嗎?動物本不應該和人如此親近,和人保持距離,對牠們來說或許才是最好的。」老弟下結論的說,我的心裡也認同,雖然我們的心底都喜愛動物,如果讓牠們保有自為的空間,自由自在的過活,不是最好?又何必我們來救,來愛護呢!

我喜歡在山林裡看到一些動物蹤跡,譬如這趟,我就看到三處野豬睡覺的草窩,很難想像看似粗鹵的山豬,竟會為了一夜的好眠,辛苦清出那麼一大片平坦地方,並且還用蘆葦舖了厚厚一張柔軟舒服的大床,那樣的細心及享受,真不像粗豪的山豬啊!……另外想到那隻綁著鐵線逃走的公猴,回到猴群裡,或許所有的猴群猿友都來幫牠解開鐵線,也或許真有一隻聰明的猴王,可以幫解開吧!……在月光的森林裡,所有的動物,都生活的很好,在貓頭鷹的咕咕聲裡,都有個極靜謐的夜,我想,就這樣,就很好。

我喜歡遠遠的看著野生的動物,就像我喜歡遠遠的看著人一樣,像我一個朋友說的:「人和動物都有其各自的『愛情』」,但人和動物之間,或許也該各自保持些距離,給予對方生存的空間吧!

但如果有時,我們和動物間能有些特別的交集,像是貓奴、狗奴和他們的貓貓貓狗狗,小沈和他的十六隻大小烏龜,以及我和我老弟及岩上相遇的獮猴……這些都是極難得特別的緣份吧!值得好好的感謝及珍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932863

 回應文章

七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與猴有約?
2007/05/14 23:57

這樣的經驗

真是登山奇遇了

版主好有愛心


我是查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因果循環
2007/05/02 13:23
只能說...一切因果循環,你將會有善報的!!

史瑞克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沉重之後微笑
2007/05/02 12:19

看文先是沉重 後漸舒緩

最後只有說  你好心有好報

蕨類上是細蝶的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