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9 20:26:36瀏覽3179|回應4|推薦86 | |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子》
三國時代,豪傑盡出,謀士齊聚,猛將如雲,想要闖出個天下,基本上就是個人才爭奪戰,誰能囊括最多的英才,誰就是贏家。這也相當符合現代的企業管理精神,即人才為經營的基礎,誰能識才、用才,方能成就大業。 最近看了電影《赤壁》下集《決戰天下》。看時睡著好幾次,一來劇本源自《三國演義》原本就偏離正史,再改後的電影劇情更扯;再者,片中選角實在不怎麼樣,若非還有個硬底子的演員張豐毅,把不可一世的曹操演得入味,實在沒啥看頭。 話說赤壁之戰,發生在西元208年,是歷史上以眾擊寡、以少勝多的經典一役,這場戰爭不但決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影響了中國大歷史;曹操未能趁勝之勢一舉打敗孫劉聯軍,延後天下一統的時間達半個多世紀,苦的是生活在亂世的老百姓。 赤壁之戰中的故事很多,電影《赤壁之決戰天下》中著墨不少的是曹操派出遊說周瑜的蔣幹中了反間計,致使曹操誤以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意圖謀反,在不明究裡的情況下,陣前殺了這二人,埋下赤壁之戰的敗因。 但在正史裡,蔣幹可非如同《三國演義》或《赤壁》電影中的那個白痴。《三國志》中的對蔣幹的描述是「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之對」,換句話說,能夠「獨步江淮」、「莫與之對」的,非但不是庸才,反倒是一時之英;且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蔣幹去見周瑜是在西元209元,也就是赤壁之戰後的一年,又怎會在赤壁之戰時中什麼反間計?野史誤人,又是一例。 延續前頭說的,東漢末年是個群豪爭強的時代,打天下,要有謀士,要有將才。劉備找了結拜兄弟張飛、關羽,加上被羅貫中神話了的諸葛亮,才三分了天下並稱帝,不過,即是如此,蜀漢卻是三國爭霸中最先被滅掉的一國;西元221年劉備稱帝,後傳位給阿斗,西元263年亡於曹魏的司馬昭之手。 曹操是個角色,也是一世英雄,帳下囊括了最多的武將與謀士,原本是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可惜機運不佳,加上歷史的偶然,未能得願。西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了東漢,最後則是便宜了司馬家族,司馬炎在西元266年篡魏,開啟了一個大一統的時代。 若論三國的國祚,最先掛的是蜀漢,共經二帝,歷43年最短;曹魏算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國,土地最廣、人口最多、軍力最強,卻是第二個被結束的政權,共經六帝,歷時47年;反倒是地方政權的東吳,傳到了的孫皓,才於西元280年被晉朝滅了,前後共經五帝,存活了59年最長。 其實,不論是曹操、劉備或孫權都各有一把刷子,領導者本身的性格與能耐是基本條件,會不會用人才則是能否在亂世中稱雄的關鍵原因。 先說性格,《三國演義》第210回「曹操煮酒論英雄」,曹操在與劉備的一段問答中,把當世的幾個豪強都點評了一番,包括論袁紹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劉表是「虛名無實」、孫策是「藉父之名」、劉璋是「守戶之犬」,再論到張繡、張魯、韓遂等人,更稱是「此等碌碌小人,何足卦齒」。最後才有結論:「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好一番豪氣,說的精采。 再談用才,曹操是出了名的求才若渴。曹操一直把網羅人才視為比攻城掠地更重要的事,標舉了「唯才是舉」的原則,先後三次頒布「求賢令」,講的是「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也」。 例如,有「王佐之士」之稱的荀彧棄袁紹投曹操,即被曹操讚為「吾之子房」,後來他也成了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還幫曹操舉薦了一堆好手,為曹操成立了陣容強大的智庫,建立了很大的功勞。此外,曹操在赤壁戰敗後,懷念已故的謀士郭嘉,說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話;這種感嘆,也許是敗戰的托辭,更深沈之處則是打心底對優秀人才的重視。 相較於曹操的惜才、用才,劉備的三顧茅蘆孔明,也算是個明主,只是搞的是小圈圈,稱兄道弟的,還累死了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等到老臣、老將都凋零時,蜀漢也也差不多玩完了。 至於紫髥碧眼的的孫權,能力很強,也很會用人。曹操說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就是孫權。《三國志》對孫權的評價是:「提魯肅于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不刃血,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指曹丕);是其略也。」 三國的第一代君主都很強,但往下傳去卻都愈來愈不爭氣;主子不行,人才自然散去。歷史令人驚奇之處往往在於非必然的謎思,一如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結局總難捉摸;三國歷經百年之戰,一統天下的竟非曹姓、劉姓或孫姓,而是被承蔭前代基業的司馬炎給揀了去,最終三國歸晉,為歷史劃下了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