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2 15:26:10瀏覽480|回應0|推薦1 | |
現在個別學童獲得的教育資源非常不平均,家庭環境和城鄉差距都是造成差距的原因,在相乘的效應下差距更大。 家庭環境好的孩子,父母教育程度高收入也高,從小就被家長送去語文數理補習班和才藝班;跟家庭環境較差、只接受體制內國民教育的孩子相比,各方面的程度當然比較好。 國小的課業較簡單,又沒有升學壓力,學童程度的差異比較不會被注意。 等到國中階段,學校重視升學率,程度好的學生家長通常意見和要求也比較多,在壓力之下老師自然會比較重視所謂好學生的程度與需求,而程度落後的學生 ( 很可能是符合標準教材學習進度的學生 ) ,很可能逐漸跟不上進度,而最後被迫放棄學習。結果所謂常態分班的結果,會造成同一個班級中學生課業程度的兩極化。 這樣的現象其實早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最誇張聽過ㄧ個班上二十多個學生,考試只發八張考卷,而其他人只要不吵鬧不亂跑就好。但因為程度落後學生的家庭往往也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學校和相關單位根本沒人會在意他們遇到的問題與處境。 現行制度並沒有能力分班,但許多公立學校藉美術班、音樂班、或其他資優班的名義來搞升學班,其實這已經是部分的能力分班了。其實資優班在學生素質和家庭條件都有優勢,根本不需特別去照顧。 重要的是沒有各種優勢得以進入那些特別班級的普通學生,學業、品行、以及家庭背景的差異很大,卻常態混合分佈於各班,對於整體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況的掌控都非常困難。 相信許多教師都有經驗,一個班級只要有一兩個問題學生,整班都會受影響。若是有不守規矩的學生,光是維持秩序就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一定會影響教學。而功課不好的學生如果沒有脫序行為,雖然不影響上課,卻也容易被忽視而永遠無法跟上程度。 要解決這種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能力分班。學生依照程度與學習狀況分班之後,老師才能依照各班學生平均的程度來安排課程。 當然既然有措施就要有配套,能力分班後教師的評量也要依班級能力的不同來區分,前段班的升學可能會被要求上前三志願,而一般程度則以繼續升學的比例來評量。 如此則學校和老師就不會獨厚前段班,反而因為中段班的競爭較不激烈,努力也比較得到的成效,反而可能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 而程度最差的後段班更不應該忽視而放棄,反而應該特別加強教育,每個班級以小班雙導師來帶,甚至強制留校,課後並安排義工視察追蹤。 尤其對行為脫序的學生,特別需要、也值得編列預算來加強課業和生活的輔導。因為後段班的學生特別容易因為被忽視被放棄,而產生心理及行為偏差,甚至受引誘吸收而誤入歧途,容易造成社會問題,最後反而要付出更多社會成本。 有人擔心因此給學生貼標籤,但事實上,對於這些學生,無形有形的標籤早就貼上了。能趁早在受教育的階段把他們帶上來,才不會永遠被貼標籤。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