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首批連動債評議 77%獲補償
2009/06/05 13:17:52瀏覽509|回應1|推薦0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09.06.05 03:42 am

銀行公會第一批連動債爭議案件的評議結果昨(4)日終於出爐。首批的100件評議案,有77件因銀行疏失可獲補償,平均補償比率為投資金額的20.3%,其中補償最多的個案可拿回投資金額的六成以上。

但也有23件評議案被判為銀行不必理賠,銀行公會指出,不願接受評議結果的投資人,可尋求司法救濟。評議委員表示,可是投資人若接受評議結果,銀行須無條件接受,否則將依銀行公會自律規範處分。

銀行公會評議委員會委員表示,評議委員會已受理近2萬件申訴案,希望昨天出爐的第一批評議案能具指標意義,讓銀行更積極主動與客戶和解,加速連動債爭議案件處理。至於第二批評議結果預計7月中前公布,同樣是100件。

評議委員會昨天公布第一批100件個案評議結果,77件獲補償、23件未獲補償;獲補償案件的平均補償率為20.3%、全部平均補償比率是15.6%。

以投資金額100萬元為例,如果補償比率是20%,就是以100萬元扣除「到期贖回的本金及之前已領的利息」計算,假設已領的本金及利息是10萬元,那麼就是100萬元減掉10萬元,再以90萬元的20%計算,補償金額為18萬元。

但評議委員會強調,評議結果是界定銀行如有銷售缺失時,應衡平給予申訴人補償,而不是賠付損失;且委員會的評議結論不是司法判決,投資人如果不能接受評議結果,仍然可以再循司法途徑尋求救濟。

補償比率的計算主要是依銀行銷售缺失情節輕重,分成「重大」、「高度」、「中度」、「低度」及「無缺失」五大項,其中「低度」是指KYC(know your customer 認識客戶)執行不全等,「重大」則是銀行虛偽不實代客戶簽名等。

每個項目都有補償比率起算點,如低度是15%,再依每個等級中的缺失程度計算不同補償比率;至於缺失的認定,則是依評議委員會整理出的八大爭點類型為主軸,逐一分類整理出107項具體爭議點。由於每個個案的爭議點不一,補償比率可能從0%到100%不等。

舉例來說,有一個個案的銀行缺失,有兩個「低度缺失」及一個「高度」缺失,那麼補償比率就是18%(兩個低度缺失),加上45%(一個高度缺失),補償比率即63%。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3014161

 回應文章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救會:補償要五成起跳
2009/06/05 13:23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9.06.05 03:42 am
  
銀行公會評議委員會昨(4)日公布第一批連動債評議結果,平均補償比率約兩成,連動債投資人自救會表示,補償比率至少要從五成起跳才合理,自救會不排除再上街抗爭以爭取權益。

至於幾家連動債申訴比重較高的銀行表示,必須等收到評議委員會通知才能進一步統計。也有業者質疑,表示投資人若不認同評議結果,可向法院提出訴訟;但銀行若不認同,還是要照單全收,並不合理。

究竟民眾何時可以拿到補償金,銀行業者表示,還要等收到銀行公會通知才能決定,再者,目前也還不知道評議委員通知的文件是否會說明原因,還是只記載補償比率。根據規定,金額100萬元以上的評議結果,銀行一定要遵守評議委員的結論。

至於外界期待第一批連動債評議結果出爐可加速銀行與連動債客戶和解,銀行業者認為,實施模組化評議無法判別每個案件的不同狀況,評議委員會也未向銀行說明標準為何,對和解助益不大;但針對高齡、弱勢、銷售過程有瑕疵的申訴案,銀行會持續主動與客戶和解。

自救會成員指出,自救會今天將緊急會商,研擬後續因應作法。自救會也強調,銀行賣這些商品時,都沒有事先告知客戶是連動債,有些風險資料更是造假,而且連動債是透過信託契約銷售,都是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的商品。

自救會成員表示,補償比率分一成、五成、七成並不公平,至少要一律五成以上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