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哪裡有一道光的書?
2009/11/06 12:31:55瀏覽1764|回應2|推薦15

<哪裡有一道光的書?>

記得小時候買書,在書架上看到心儀的書出現時,彷彿看到閃亮的光芒在那裡閃著。

那是個貧窮的年代,書店通常不大,新出版的書籍也不多,但逛書店的人潮卻滿多的,大家通常窮到只能站在書店裡讀書。

現在的台灣,人們普遍富裕了,但喜歡站在大型書店裡「翻書」的人也變多了。我用「翻書」而不是「讀書」,是因為有網友告訴我,現代人哪有人認真在讀書,都是翻翻而已。

我猜,這位朋友會這麼說的原因,一者是資訊爆炸,太多免費資訊充斥,人們養成了快速瀏覽資訊的習慣;二者是因為現在面市的書都太簡單、太功利與太速食了,因此,一個小時能翻完的書,為何需要買回家閱讀呢?

這實在是有點可悲的現象,人們不讀書,因此就不買書,市場買書的需求量減少,出版社賺不到錢,供給品質自然也下滑。供給品質下滑而出版數量卻不跟著減少(出書量銳減會造成出版社現金短缺而倒閉關門,因此硬撐著也要出書),這就更易造成輕薄化的爛書現象,讀者更不容易靜下心來閱讀。

這是一種負向的循環反饋,讓劣幣逐良幣,使得書店裡的好書日益稀薄。

好書難找,好的部落格也不多。因為,許多部落格知名度暴增後,轉而成為職業寫手,從此告別認真寫作、認真分享生活智慧的素樸心情,反而增加了許多功利導向的色彩進來。

我記得才剛是三、五年前,網路世界剛吹起部落格風、Web2.0風潮時,許多人認為這是業餘者崛起的年代,只要腦袋有想法、有特殊專業知識且願意真誠分享的業餘人士,都能透過部落格得到市場的認同。

這個說法認為,知識圈被專業人士壟斷太久了,知識被具有專業地位的出版社、媒體、文藝人士等知識貴族所壟斷、把持與把關控制著,使得傳統知識流通相當封閉與狹窄。

當然,「把關」意味著品質,透過專業人士的鑑定,透過專業文字編輯的審核,好的知識與書籍才有機會流通、散播到大眾市場上。業餘者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門檻與水準,如何有機會鯉躍龍門,受到主流傳播媒體的青睞呢?

專業人士固然可以振振有詞,但業餘者對知識壟斷性的批評,也非毫無道理。

我記得也是幾年前,我將我部落格文章列印成一份書面資料,找到一位知名的書評家,請他評估是否有出書可行性時,這位知名出版社的知名知識貴族就很坦白告訴我:「網路寫作就請找那些喜歡幫網路作家出書的出版社,別來這裡。」

真是十足的知識傲慢,網路寫作只能找小出版社,大型出版社才會幫專業人士出書,這似乎就是這位書評家的言下之意。(我用「網路寫作」來形容,是因為當時部落格還不流行,這位老兄還沒見識到後來部落客席捲全球的威力!)

傳統知識菁英的傲慢,是部落客會掀起資訊自由化的革命原因。

另一個原因,當然是資訊免費傳播的特性。業餘者的網路書寫都能免費傳播,大大顛覆了知識被特定專業人士壟斷、宰制,且必須付費後才能閱讀的模式,這自然吸引了讀者的眼球目光。

Free,一方面是指免費,一方面是指自由開放,這個字眼很精準形容了Web2.0的資訊流通特性。

多元奔放的草根部落格分享,固然是優點,但負面後遺症則是更多輕薄短小化的文字在網路上流通著,卻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獨立思考與深度閱讀的氛圍。

作為也是以部落客自居的我,我不一定贊同業餘化崛起的趨勢,這就像毛澤東搞革命,優點固然是打倒了封建貴族的僵固性,但過度的文革只會帶來知識水平的大倒退。

在網路資訊攫奪了多數閱讀者的眼球後,高高在上的知識貴族也必須向草根部落客低頭、靠攏,甚至收編這些高人氣部落客為新一輪的職業作家。

一個專業寫作者的桂冠,被掛到高人氣部落格主頭上了,但對大眾讀者來說,這個出版市場又進步了有多少呢?

依舊是膚淺化的書籍,依舊是媚俗化的封面標題,依舊是希望拉攏讀者眼球的速食內容,依舊是刺激讀者掏錢買書的功利性主題。

專業的把關何在?業餘的自由創新何在?

為什麼不再有出版社願意努力提供好書,讓讀者能夠在狹小的書架上看到那一道光,開始興奮的存錢,開始興奮的看著那本書還在書架上擺著,直到存夠了100元,再把那本書帶回家珍藏呢?

作為一個部落客,同時也是所謂專業殿堂裡的寫作者,我認為專業也好,業餘也罷,這都是很好的,但只有不為營利而真誠提供有內容、有水準的資訊者,才會贏得讀者的尊敬。

除非我看到出版界有更多紮實的好書出爐,而不是盡褒揚那些暢銷書,否則我還是懷念我童年的時代。感覺那時候的書,都有一道光在裡面呢!

王志鈞
2009/11/6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3472185

 回應文章

matt2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百花爭艷的部落格
2009/11/09 09:14
王先生可能不容易再找到(有一到光的書),但是會有很多有價值的網站和部落格,您的部落格就是其中之一。部落格人氣多是一個賣點,但部落格讀者口袋的深度(財力),知識水準,才是更重要的指標,也是另類廣告的對象,設想每位讀者平均可投資的資本額是一千萬,您的影響力就至少達百億以上,超過您十倍點擊率的部落格又算什麼呢?只是不了解台灣的出版社/廣告商有沒有往這個方向去發展?知道要調查讀者背景,年齡,收入等資料(dempgraphics),還是只知道落後的點人頭而已?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9-11-15 06:36 回覆:

我想,廣告商有這樣想,但出版社恐怕還沒有這精準的想過哩。

不過您說得很好,影響力才是最重要的,流量、點閱率與銷售量都在其次,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銀正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11/06 16:45
作者本身發光,文章就會發光。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9-11-15 06:36 回覆:
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