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向錢看?向前看?
2013/12/25 10:24:42瀏覽2652|回應0|推薦9

<向錢看?向前看?>

在職場上工作,許多人喜歡向錢看。我也曾經是這樣的一個白領上班族。

向錢看,有何不好?工作的薪水不是越多越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十多年前並無力去拒絕,只能乖乖跟著多數人的腳步,一起向錢看:薪水越高的工作越好!年終獎金越高的企業越好!調薪幅度越高的職場越好!業績獎金越高的公司越好!

工作如果只是向錢看時,當然所有的績效衡量,最終都會以金錢為依歸。

但是,當我們是以"錢"來選擇工作方向與方針時,別忘記了,職場上的其他人也會以"錢"來衡量你。

你怎麼衡量人,別人也怎麼打量你。這幾乎是宇宙不變的鐵則。

員工挑職場若是以金錢為唯一衡量或選擇標準時,當然,職場老闆也以金錢來打量員工,就非常正常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

很簡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老闆為了省錢,開始把員工大量資遣時,老闆腦袋裡的盤算是:"反正員工領了我那麼多錢,而現在又沒活好幹,只好資遣、資遣、再資遣,反正就是省錢、cost-down囉!"

在老闆的眼睛裡,員工在經濟景氣時是生財的工具(人多好辦事嘛!),但到了經濟蕭條時期,養了一堆人倒真是礙眼(酒囊飯袋要那麼多幹嘛?),乾脆大舉裁員以節省人事開銷(反正人才再請就有了嘛)。

失業的員工,碰到這樣無情的老闆,可別唉聲歎氣,想一想,當年自己應徵進這家公司時,自己腦袋裡的盤算是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的工作錢多多而事少少,真是個好康的公司。

多數的上班族在選擇工作時,經常是從哪個工作給的薪資多、福利好來考量,而很少從企業文化、興趣、價值觀來做為評斷標準。也因為多數人都是唯利是圖的上班族,所以,被老闆裁員時,也別怨天尤人,而要想想,逐利而來者,因利而拆夥,不也是很正常嗎?

讓我想通這個道理者,是我在一份崇尚績效導向的公司服務時,老闆動不動就要搖蘋果樹,定期把績效考核最差的5%、10%員工給裁掉,最後,再補進5%、10%員工,以汰舊換新,永遠保職場人力資源的競爭性。

這種績效考核好?或不好?並非我想探討的重點。引發我深思的是:所有的職場若都根據績效來考核員工,那麼,員工在老闆的眼中,不就永遠只具有工具性價值,而毫無人性可言了嗎?績效表現較差的員工,就真的那麼沒有職場價值嗎?

我ㄧ度因此而氣沮,黯然的離開該家公司。

後來我又沉澱了好幾年,才慢慢認清楚,老闆在挑員工,員工也在挑老闆,職場績效考核的標準不是只有一種,有的企業只以員工短期表現來考核員工,但也有企業以長期績效的穩定度來衡量員工。所以,不同的產業、不同的企業經營模式、不同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都會有不同的員工績效考核標準,而不會只看員工這個月領了老闆多少錢、該馬上辦出多少事?

老闆根據他的標準在挑選員工,員工又何嘗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選擇與衡量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所以,企業要賺錢,固然是天經地義與必須對股東交代之事,但生財有道,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生財之道,企業賺錢的模式也必須符合一套屬於該公司的制度、典章與價值標準,這些東西都建基於企業文化之上(也可說是企業創辦人的價值觀之上)。

有些公司賺錢很快,但企業文化並不清楚,因此,經營暴起暴落,景氣好時很好賺,因此大量招募員工來賺錢。但一旦景氣反轉,這類老闆裁撤員工也會毫不留情,因為大家都是為錢而來,自然好聚好散,沒錢賺時就分道揚鑣,雇主對員工也沒啥好留情面的。

但有些企業重視員工的長期培訓,重視員工的人力資源價值,因此,雇主會培養員工各方面的能力,而不僅僅只是職場專業能力而已。這樣的企業主,與員工有較為深厚的情感,因此,在景氣艱困時期,會與員工共患難,而非以裁員、cost-down來因應景氣寒冬。

企業要賺錢是天經地義之事,主管考核員工績效表現也是維持企業競爭力的手段,但問題是,這些績效考核的背後,是什麼標準在支撐企業的賺錢模式?是什麼原則成為主管評量員工競爭力的標準?這才是員工在挑選企業時,必須事前就要正視之事。

古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焉。"如果員工與老闆之間情不投、意不合,員工早早該趁景氣好的時候就要掛冠求去,而不應該勉強自己為了餬口飯吃而忍氣吞聲。等到經濟蕭條時期,忍氣吞聲好多年的員工,一旦又被無情老闆給無情資遣掉時,又該找誰追討隱忍多年的舊帳呢?

更冤的是,員工過去為了保住鐵飯碗而忍氣吞聲,做自己不愛做的事情,弄得職場競爭力一點一滴的流失,等到景氣一反轉,自己又丟了飯碗,卻已滿頭華髮,只能躲在家裡當失業一族了。

職場工作者應該選擇向前看,也就是從自己的內在觀點出發,選擇與自己的價值觀相近、興趣相近、專長相近,而自己又能樂在其中的工作,才能夠與雇主長長久久,保持穩定的雙贏關係。

只要上班族能清楚認識自己內在的競爭力,那麼,短期內找不到工作並不可怕,而是要向前看,努力尋找自己的方向,並在方向中排除障礙,努力前行。能這樣做的人,就不會因為主動或被動離開自己原本就不喜歡的工作而備受打擊了。

一個懂得向前看的上班族,會自己訂出人生計畫,並努力不懈的朝目標前進,因為對他來說,工作只是達成人生目標的一種手段,而因工作所產生的金錢收入,則是達成目標的附加價值與所得,而非選擇工作的唯一標準。

人生懂得向前看,而非向錢看時,許多的逆境、挫折與打擊,往往就並非逆境、挫折與打擊,而是要上班族離開舊的環境,選擇轉換到新的環境。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變動有時並非壞事,最怕的是,上班族眼中若只向錢看時,高薪的鐵飯碗丟了,新的金飯碗又不知在哪裡,就只能害怕又恐懼的呆在家裡,不敢雙手空空往前尋找屬於自己喜歡的環境了!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

2008/12/05

 

PS:111套職場待用書,尚有58套,歡迎失業者、待業者前來索取:http://solon8888.pixnet.net/blog/post/205496024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013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