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3 13:20:58瀏覽220|回應0|推薦1 | |
小時候(真的很多、很多年以前了),中視有一部連續劇叫「鋤頭博士」,這個詞來自那裡;依文解意應該不難聯想,就是抽菸的意思。 有記憶開始,我爹就在抽煙了(據說在婚後我才娘「突然」發現這件事,確切年代已無可考),不過他都會跑去陽台。幾年前的生日,在當地衛生所宣導(吸菸者肺臟的照片)之後,他老人家終於決定戒了。為此,他還頗感榮耀,做成了一件「不簡單」的事。 容我直言,改掉一個犯了快40年得錯誤,當然是值得肯定啦!但,何必當初呢?可敬的是,我爹從來沒教我哈草。 看到菸害防治法越來越嚴格,雖然我心裡小小高興,不過那似乎是另一種社會對立的開始。一方面是二手菸用戶不太可能主動制止,另一方面應該也不存在充裕的公權力足以徹底執行,即使這兩者都能克服,恐怕菸友們會忍不住要抵抗一下。 其實,對於菸味個人是可以調適的,只要不是太密閉的間,更遑論在家裡芳香自療的朋友,飄出來一點也就算了。只是,看看街上吞雲吐霧的大爺、奶奶們,幾個人會把菸屁股扔進垃圾桶呢?這不免要扯上「公德心」的老問題;有修養的人,當然會注意到不使菸味令他人不悅,更不會製造清潔人員的困擾,但這樣的人,真的太稀少、太可貴了。 因此,禁菸真正的目的是禁止吸菸的周邊行為,以及吸菸所衍申的後果。但,「全面禁菸」的那天應該是不會到來的,因為菸品上附加了太多的經濟價值,政府更是樂此不疲地課徵「健康捐(可曾有人因此變得比較健康?)」,不想聞到菸味的人……,留給菸友們一點空間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