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2 16:22:16瀏覽2035|回應13|推薦88 | |
只要龍眼在枝頭上結實纍纍,我就知道七夕要到了;只要一叢叢的圓仔花盛開時,我也會知道感謝七娘媽的日子近了。小時候跟著父母親的生活作息,許多節慶都會這樣在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七夕這一天,我們稱為「七娘媽生」,也就是七娘媽的誕辰。 總有人認為圓仔花很醜,當然那是來自這一句俗諺:「圓仔花不知醜,大紅花醜不知。」而裡頭也被嫌醜的大紅花就是朱槿。但事實上,這兩種花我都很喜歡,一點也不覺得醜,尤其我特別鍾愛花團錦簇盛開時的圓仔花,這或許跟小時候的記憶有關吧! 現代人對於民俗節慶的感受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了春節、清明之外,許多時候都只是應應景,沒有特別去在意些什麼。之所以會特別想到七夕,當然也不會是「情人節」這原因。牛郎織女的故事小時候就已朗朗上口,那時後就只感覺這對情侶好是辛酸,一年才能這樣子會上一面。當然也曾賣力睜大眼睛,想看看七夕今天他們可以靠得多近… 上星期回彰化依照往例我都會開車載母親去和美鎮上香舖店坐坐,沒想到店裡不但堆放了許多「七娘媽亭」,老闆娘玉華一雙手也從沒停歇,因為她必須趕緊組裝「七娘媽亭」。 這時坐在一旁哈啦的土水師傅火福不小心掃到颱風尾。 老闆娘手忙個不停嘴巴也沒閒著:『火福啊起一間厝賣一千萬,我糊一間才賣20元。』 『大約需要四、五百個。』 這時我才意會到原來祭拜、感謝七娘媽的習俗在彰化還是存在的。於是,我跟老闆打聲招呼,請他們讓我拍一下「七娘媽亭」還有祭拜時所需的金紙。 在北部幾乎很少聽到有人會在七夕這天祭拜七娘嗎,更別提虛歲十六歲(國中剛畢業那一年)需要燒「七娘媽亭」感謝祂幫我們看顧小孩長大成人。 每年七夕那天黃昏廳堂外頭就會備妥神案,挨家挨戶都會準備祭品祭拜七娘媽,而有16歲的小大人的家裡更會特別作準備。記得我家一對兒女屆齡時,我也是請人在彰化的母親幫我進行這儀式。除了準備「七娘媽亭」、特殊的金紙之外,胭脂、水粉以及挽臉所需的棉線也不可少,另外還要準備紅紅圓仔花(或者是雞冠花)一束。 這個「做16歲」的成年禮習俗在台南還經常上新聞媒體,其實在我故鄉彰化也還是存在著,差只差在儀式進行上多少有所差異而已吧! 依照習俗在成年之前,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而七娘媽則是兒童的保護神,台灣人向來有拜「床母」的習俗,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做十六歲成年禮,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日漸式微,但在民俗專家還有地方政府的促成下,七夕民俗活動這些年來已有復甦現象。 我記得祭拜時長輩會拿著七娘媽亭立於神案前,由將滿16歲的未成年子女匍匐穿過供桌及七娘媽亭。那時候的我,心情是興奮中帶點緊張。當然,怕就怕自己在爬的過程當中會不會出了什麼糗事;高興的當然是從此之後就會被長輩當作是大人看待… 或許生活形態變了,但許多立意良善的民俗風情真的不可偏廢。大人將一個「感恩」的心情傳承給下一代,也正式告知孩子:「你長大了!」肩頭上的責任更重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