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0619 Kyle小寶貝滿52週了!孩子週歲了!給爸媽的教養提醒 (附照片48張)
2023/06/21 16:59:56瀏覽100|回應0|推薦0

   本週心情放鬆,但仍感疲累,除了在育達上課、開教學研究會,及教會的服事之外,整天空閒時就是補眠。不過,腦中還是常想著「要修改論文」這件大事!加油!要安靜!要專注!懇求聖靈帶領!

    我和文友的小小孫Kyle滿週歲囉! 他真的非常可愛,魅力無法擋!祝福我家這位惹人疼愛的小虎弟活潑健康、聰明伶俐、快樂成長!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孩子週歲了!給爸媽的教養提醒

寶寶滿週歲囉!這真是一個值得大大慶祝的日子。 這是寶寶第一次過生日,你打算怎麼為他慶祝呢?蛋糕、禮物,還是「抓周」禮俗?千萬不要忘記替他拍一張小小壽星照及全家福,為這驕傲的一刻留下紀念;你還可以將寶寶這一年來的照片和成長紀錄整理成冊,將來回顧一定格外的有趣和溫馨。 一歲前的寶寶,事事都需要依賴大人的幫忙,但滿一歲後,寶寶即將邁向自主的重要階段,他不但可以自己走路,也開始學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人有無限的期待。不過,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最需要爸媽的耐心陪伴與全心接納,孩子才能快樂成長。

本期特選主題: 家有一歲兒,給父母的三個提醒

你的小寶寶度過週歲生日後,便正式進入一歲的階段。

當寶寶度過生命中的第一個年頭,結束襁褓階段時,並不表示從今而後,你的孩子就沒有問題了。相反地,他似乎正急著施展他新得到的能力,總是有一大堆的要求等著你答覆他。也因為孩子在他第二年的生命裡,大部分的時間都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獨立性,因此,他們這時期的表現常常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

給父母的提醒

如果我們能夠從一開始就認真觀察嬰兒的行為表現,那麼,你就能陪伴著孩子,一路安安穩穩地度過他成長期的各個關口。你的小孩教給你三個最主要的課題是:

第一,不管你多麼焦急,希望他快快長大,你就是無法加速他的成長。一切似乎都已安排好了,他得在不同的階段才能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能力。正如你不能催促孩子趕快把牙長好一樣,即使你費盡心力,你還是無法叫孩子提前表現出某些行為。

第二,每一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從旁幫助小孩,鼓勵他把性格中好的一面全部發揮出來,並設法遏止他性格中較不好的一面。但是,做為一位父母,你也只能做到這些,你不能為你的孩子決定將來,更不能要求他變成你希望他變成的樣子。

第三,你不需要刻意地去教導他如何使用他的一些基本能力。你或許會熱心地鼓勵他做拍拍手的動作,但是,不管你教不教他,到了一定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拍手的動作。

我們所要強調的是,孩子的發展狀況是遵循一個既定軌跡的。不論你的出發點有多好,或是你費了多大的勁兒,你就是無法加速他的成長。這麼說來,好像我們就不需要教導孩子諸如爬行、堆積木等基本行為了?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又能做什麼呢?又該做什麼呢?

要幫助孩子成長,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心願,我們的建議是,當孩子還在嬰兒時期,最好的方法是多花時間陪伴他、跟他說話、對他的一舉一動感到興趣,然後,以你認為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不必準備很多玩具或是刺激學習的工具。

一歲小孩喜歡有人注意他,喜歡你抱他、搖他、和他說話、唱歌給他聽,他喜歡你給他的一切自然的愛的流露。如果你對他的成就表現出衷心地讚許,也自然會鼓勵他重複這些動作,這便會為你們倆帶來無比的歡樂。

你不必像某些心理學家建議的那樣,教你的一歲孩子認字、數數,或甚至演算代數問題。你只要陪著他、和他玩,就已經教給他很多寶貴的東西。他從你教給他的一切中得知,他是一個珍貴的、叫人疼愛的小東西;在他需要幫助時,你是他能信靠的人;這個世界似乎一切都是美好的。

如果你能了解,孩子的心智和他身體的其他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時,對你養育孩子會很有幫助。譬如說,即使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我們也能從他的行為知道他的心智狀態-他躺在那兒,望著自己不停搖晃的小手,他就是在學習認識這個世界;當他緩緩爬向一粒皮球,抓住球,用嘴舐那個球,這也是一種學習。

如果能在和一歲孩子相處的經驗中,體會出孩子發展的特性,你就比較能接受「你不能也不需要刻意加速他的成長」這個事實。如果你的一歲孩子到現在還不會爬,沒關係,讓他去吧!他還不會說話?別急,時候到,自然就會的。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嬰兒時期,往往較能接受孩子的成長狀況,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父母要他「長得好、長得快」的心也愈來愈強烈。因此,我們要提醒你,即使孩子一天天長大,也請你繼續保持你當初對他的耐心和接納。

延伸閱讀: 【認識你的1歲孩子】

https://parents.hsin-yi.org.tw/Age/Y03  (家有0~3歲兒)

兩歲半前嬰幼兒的語言發展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所必需的一種工具。雖然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與遺傳有很高的相關,但是,後天環境中的輔導,也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如果父母或老師多給予指導,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加強,會有很大的幫助。

剛出生的嬰兒,發聲器官和智力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常用「替代的語言」來表達他的需要。一歲以後,由於「理解」、「發音」和「字彙」等能力的發展,逐漸會以簡單的語句來表達他的思想。下面我們分「一歲前」及「一歲後」兩個階段,來說明嬰幼兒語言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所能提供的協助。

一歲前嬰兒的語言──替代的語言

在幼兒會用語句表達他的意思以前,他有三種表達方式︰哭、牙牙兒語和姿勢。哭,是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裹最常使用的,但是,對未來語言的發展來說,最重要也是真正的語言學習,是由牙牙兒語開始的。

嬰兒從二、三個月開始,當他覺得很舒服時(例如︰吃飽、睡足),他的聲帶會因偶爾的活動,而發出一些爆炸性的聲音。這些聲音是由一個子音和一個母音組合而成,如「ㄏㄜ 」、「ㄇ ㄚ 」、「ㄅ ㄚ 」,這是一種不自主的聲帶肌肉活動,發出的聲音沒有任何意義。據研究的結果發現︰在這時候,如果周圍的人給他一些反應,爆炸音的量和種類就會顯著增加。這些不同種類的爆炸音,就是嬰兒牙牙兒語(即︰有意的去模仿別人,控制聲帶而發出的聲音,但他卻不知所發音的意義)的重要基礎。換句話說,如果嬰兒要模仿「ㄇ ㄚ-- ㄇ ㄚ-- ㄇ ㄚ 」,而他的聲帶肌肉曾在「爆炸音」階段做過類似音的收縮,那麼,再學習這個音時,就會比較容易。所以,當父母發現幼兒有「爆炸音」出現時,應該面對他,與他說話,給他反應。這樣,幼兒聲帶肌肉的活動和所發出的爆炸音必定會增加。

到了三個月以後,嬰兒的牙牙兒語逐漸出現,尤其在八個月左右,出現的量最多。他會選擇性的模仿環境中別人語句裹的某一個音,進而控制聲帶肌肉,重複的發出,如︰「媽─媽」、「抱─抱」。在這個階段,雖然嬰兒不知道這些音的意義,但是,父母可以清晰、緩慢地重複發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字彙的音,如︰「奶─奶」、「杯─杯」、「燈─」等,鼓勵幼兒去模仿。當他跟著做時,別忘了親親他或摟抱他,給他鼓勵,這樣,他會比較有興趣地去玩「發音」的遊戲。

在幼兒還不會說話的階段,姿勢(手勢、音調的高低)也是常用來與父母溝通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一歲左右表現得最多。在他逐漸會說話以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才放棄。所以,父母可以藉著各種姿勢來與幼兒溝通。

兩歲半前幼兒的語言──單字句或不完整的語句

在一歲到二歲半之間,幼兒的語言發展可以從下列幾方面來討論︰

一、對周圍環境的理解力

幼兒理解別人語句的時間,通常是比表達自己意思的時間要早,因為說話者的臉部表情、手勢及聲調,都可以幫助他了解別人說話的意義。幼兒一歲以後,發聲器官的肌肉收縮,已隨著身體動作的發展,可以自主地控制,再加上記憶及推理等能力逐漸出現,他就可以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語句。在幼兒學習有意義的語言之前,父母應該多訓練他對周圍環境的理解。一般來說,有下列兩個訓練的原則︰

●可以藉著聲調的高低、臉部的表情和身體的姿勢、手勢等,配合簡單的語句一同出現。譬如︰媽媽向幼兒說「抱--抱」時,可以同時微笑著伸出雙手;如果他做了不該做的事,媽媽可舉起一隻手,作勢拍打自己的另一隻手,面部表情嚴肅,大聲、清晰地說「打--打」。在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有動作配合,會增進幼兒對語句的理解。

●可以和幼兒玩「問--表現」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父母可以得知幼兒對環境中事物的理解程度。例如問他︰「鼻子呢?」「哥哥呢?」「報紙呢?」如果對於這些問題都有正確的反應(如︰手指著自己的鼻子;指著哥哥;或把報紙拿來),那麼,就表示幼兒對這些東西大致都已認識。如果他的反應不太正確的話,父母可以再給予指導。這種遊戲可以放在日常的活動中,在這樣的學習機會下,幼兒對周圍環境中人、事、物的了解,也會逐漸增加。

二、發音的學習

幼兒除了先要了解別人說話的意義外,還要學習發音,學習配合音與意義,然後建立一些字彙,最後再學習把不同的字組成句子。

在一歲以後,幼兒常會有意地去模仿所聽到的聲音,但是,他常常無法很準確、很清晰地模仿出所聽到的每一個音,而只是一個大概,譬如︰「科學小飛俠」成了「ㄎ─ㄒㄧㄚˊ」、「便當」說成「ㄇㄧㄢˋ ㄉㄤ」等很逗趣的兒語。

當幼兒模仿發出他所聽到的聲音時,他會將自己的音與別人所說的互相比較。如果覺得自己的音不正確時,會一再地嘗試、練習和糾正。有許多父母常覺得幼兒的兒語很可愛,故意以這種方式和幼兒對答,使幼兒失去分辨的機會,等到不正確的兒語說成習慣後,再想改正可能就困難了。許多研究都發現︰幼兒發音的準確與否,與早期的適當輔導有很大的相關,所以,不論幼兒的兒語是多麼可愛,父母都要隨時以正確的語音和他說話。

三、字彙的學習

當幼兒開始模仿別人的發音後,父母就可以教導他某一音所代表的意義,幫助幼兒建立他的字彙。例如︰當母親說「糖」的同時,可以拿出糖來,一面指著它一面重複,這樣幼兒才能同時學會「糖」的發音與實際所指的東西。剛開始時,他無法分辨相似東西的不同處,如巧克力糖、水果糖、牛奶糖等,多半只學會一般的通稱「糖」,等到年齡和智力漸漸成長後,才會分辨。

幼兒最早學會的字彙,多半是與他日常生活有關的名詞,如「奶奶」、「媽媽」、「娃娃」。學了不少名詞之後,開始學一些動詞,這多半是他希望別人對他做的一些動作,如︰「抱抱」、「來」。形容詞的出現大約是在一歲半以後,內容也多半是與他周圍的事物有關,如︰「好」、「乖乖」、「燙燙」等。副詞幾乎是與形容詞同時出現,剛開始時,最常用的是「這裏」和「那裹」。最後學會的是代名詞,其中又以「我」字最慢。所以,在小時候,幼兒多以父母稱呼他的名字來自稱。

在一歲到一歲半左右,幼兒的字彙逐漸增加後,他會說出一個名詞或動詞,再加上手勢,來表示自己的意思。例如︰向媽媽伸出雙手,說︰「抱抱」,他的意思就是說︰「媽媽我要抱抱」。到兩歲左右,他學到的字彙越來越多,當聽到周圍大人們多半是將許多字彙聯在一起而說出。這些句子多半包括了一個或幾個名詞、一個動詞,偶爾還有形容詞或副詞,如︰「奶奶,大包包毛毛吃吃」。這些字彙的接合,通常並未依循一定的文法,我們稱它為「不完整的句子」,這是兩歲左右幼兒語言上的特色。如果在幼兒說完後,父母立刻將正確的說法重複一次,如︰「奶奶,毛毛要吃大麵包」,並要幼兒重複練習幾次,那麼,幼兒就容易學會完整的句子了。

 兩歲左右的幼兒,字彙量增加得很快,有時他為了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選擇一些有關的字彙來表達他的想法,結果,由於不知道該說哪一個字,常有口吃的現象。這時父母千萬不可催促他,應當讓他慢慢地、想好了再說,甚至給他一些提示。當他的語言能力增加後,口吃的現象就會消失。如果父母指責他或給他壓力,會使幼兒更緊張,更說不出話來。這種心理上的焦慮如果成了習慣性,幼兒口吃的行為,就越來越難糾正了。

幼兒期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開始,也是建立良好語言習慣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父母應該多注意,並且給予輔導。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7945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