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1118~1125 Emily小寶貝3歲1個多月了!禁飲含糖飲料、養成收拾的好習慣、會交朋友和數數 (附照片103 張)
2024/01/25 21:24:51瀏覽69|回應0|推薦0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這樣喝含糖飲料,麻煩大了!

孩子過了3歲,飲食越來越成人化,對於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含糖飲料常經不起誘惑,如果爸媽覺得喝一點沒關係,可就後患無窮了。

醣類雖是供應熱量的重要營養素,但攝取來源應以多醣類(澱粉等)為主,而澱粉以外的醣類攝取最好來自天然食物,如水果。含糖飲料成分幾乎完全由水及糖分所構成,會讓過量的醣類不知不覺進入人體。

含糖飲料對幼兒產生的5大危害

1.增加幼兒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當孩子攝取過量的糖分時,多餘的能量將會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過多的糖分也會讓皮質醇濃度升高,而使血中胰島素增加,減少脂肪的代謝分解。含糖飲料喝得愈多,「三高」心血管疾病也會提早出現。

2.造成幼兒貧血與營養不良的問題

含糖飲料的高熱量容易讓孩子正餐吃不下,而無法均衡攝取營養。再者,身體在代謝糖分時需要消耗掉維生素B群,當維生素B缺乏時,將會增加貧血機率。

3.影響幼兒鈣質的吸收和利用

若以含糖飲料取代牛奶,會減少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攝取;若鈣質攝取不足,將不利骨骼發育。有些含糖飲料中有咖啡因及磷,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提高罹患骨質疏鬆症與骨折的機率。

4.引起幼兒蛀牙與牙齒酸蝕問題

含糖飲料喝越多,蛀牙機率就越高。而孩子喜愛的酸性飲料,如:氣泡飲料、運動飲料、乳酸菌飲料與果汁等,會傷害牙齒琺瑯質,容易造成牙齒酸蝕。

5.降低幼兒的睡眠品質與學習能力

巧克力、茶類及咖啡飲料含有咖啡因,幼兒即使少量攝取也會影響睡眠品質。攝取過多糖分容易產生焦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飲用過多添加色素和防腐劑的含糖飲料,也可能誘發或加重過動症狀。

爸媽常搞錯的飲料迷思

迷思1:讓幼兒多喝果汁或果菜汁,比起喝汽水、咖啡等較為健康。

基本上必須現搾,而且不加糖。攝取量也要遵守1~6歲每日120180cc上限,以免熱量過多。

迷思2:孩子活動量大,可多喝具有平衡身體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的含糖量與電解質都偏高,並不合適幼兒。小朋友流汗時,喝白開水即可補充水分。

迷思3:調味乳是乳製品的一種,孩子多喝可以補充鈣質和營養。

調味乳鈣質含量約只有鮮奶的1/3,蛋白質約為鮮奶的1/2,而且又添加了糖分,營養價值遠低於鮮奶。如果想從飲品中補充鈣質,純鮮奶是最佳的選擇。

迷思4:優酪乳或發酵乳的份量都很小,孩子多喝不會造成熱量過量。

爸媽以為乳酸菌飲料能幫助消化,應該可讓孩子飲用。其實,小小一瓶養樂多就有3顆方糖的糖分;糖分偏高,喝優酪乳或發酵乳一樣有肥胖風險。

迷思5:現作的杯裝飲料可自行選擇甜度,不必擔心糖分過多。

杯裝飲料大多有生菌數超標的衛生問題,以珍珠奶茶為例,不僅果糖、粉圓和奶精含有高熱量,奶精這類氫化油脂還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粉圓則常含有防腐劑,對肝腎容易造成傷害。

本期特選主題: 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無論好習慣或壞習慣,在養成過程中,大腦神經迴路會變得暢通,長大後就很容易啟動同樣的行為,並影響一輩子。爸媽應趁著孩子3歲左右動作與認知能力較成熟時,帶他學會收拾的好習慣。

現代家庭中,每個孩子除了爸媽買的玩具之外,叔叔阿姨、親友長輩們送的也不少。面對一大堆的玩具,孩子往往想要「一起玩個過癮」,但玩過後的收拾卻要費一番工夫,甚至會引起親子爭執。爸媽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養成收拾的好習慣,學會整理東西的技巧呢?

動作認知能力夠成熟,學收拾很輕鬆

整理東西的能力和孩子的年齡及生活經驗有很大的關係。通常,孩子在2~3歲有一段時期對東西的「歸屬」會表現得相當堅持,他會很在意紅色拖鞋是誰的、家裡某個花瓶該放在哪裡。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是鼓勵孩子玩完玩具或用完東西後自己整理和歸位的好時機。

而3~4歲左右,由於孩子的動作發展和手眼協調更成熟,雙手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他們的認知能力也進步,喜歡分類、配對,又樂於體驗新事務,可說是鍛鍊收拾技巧的最佳時機。

耐心等孩子動手做,不要急著代勞

以收拾玩具為例,要求孩子收玩具前,一定要預先告知,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爸媽可以說:「再玩一會兒,就要洗澡囉!」讓孩子把正在玩的遊戲做個結束。並且預留充裕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切忌在吃飯或睡覺前一刻,才突然要求他快把玩具收好,這樣往往因時間緊迫而造成親子間的摩擦。

有的孩子個性大而化之,爸媽要以鼓勵或肯定的態度引導,避免嘮叨或嘲笑。雖然自己整理多半比讓孩子整理快又容易,但爸媽要耐住性子,讓孩子動手做,孩子才能養成好習慣。

4個鍛鍊收拾習慣與技巧的好方法

■製造成功經驗,培養自信:在整理家居環境時,可請孩子幫你找東西、放東西,一方面讓他熟悉東西的固定位置,一方面在他完成任務後給予鼓勵,讓他有成就感。

■提供適合孩子整理的環境:期望孩子整理的部分,應該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例如:收拾用的箱子、櫃子,高度與開啟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的身高及施力方式。

■示範收拾的方法或想新點子:把整理方法拆解成小步驟示範,讓孩子容易觀察學習;也可一起嘗試新的收拾方法,例如:把小玩具放在透明盒子裡,就能擺放整齊並容易取用。

■依孩子的能力分派家中任務:將家中公共區域的整理工作託付一兩件給他做,例如:把鞋子擺整齊、把抹布掛好,孩子不但能學習整理,還能養成責任感。

延伸閱讀: 訓練家事小幫手!

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你都怎麼做呢?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其實,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只要你善加安排,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

您曾因為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而發脾氣嗎?常常孩子在一旁鬧哄哄的追打,爸媽在聲嘶力竭地阻止吵鬧外,手邊還要不斷跟著收拾從孩子手中、口中掉下來的玩具、零食,簡直是一場極其混亂的戰爭場面……

別小看孩子的能力!

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你都怎麼做呢?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其實,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只要你善加安排,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

從三、四歲開始,孩子的肌肉發展逐漸健全,雙手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手眼協調的程度更好;而且,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得非常好奇,又樂於經驗。因此,不妨就從這個階段帶著孩子參與一些擦擦抹抹、摺摺疊疊、排列組合的簡單家事,讓孩子在愉快的工作情緒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孩子也會體認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而有更多的安全感。

家事小幫手能做些什麼

1. 在臥室

在家中所有的空間中,房間才是完全屬於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即使有兄弟姊妹共用,但還是會有屬於自己專有的角落或收納櫃,而家長也必須為孩子準備這樣的空間。因此,利用對「自己」房間的歸屬感,讓孩子的工作習慣從這裡開始,將會有更多的樂趣與責任感。

◎玩遊戲.收房間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用遊戲的方式,一起合作收掛自己的衣服、毛巾被,收拾抽屜、玩具和故事書。例如:將衣服、抽屜或櫃子的東西倒出來玩尋寶遊戲,由家長先說要找出的東西,像是:色筆、拼圖、照片、小褲褲、襪子等,其技巧在於可以用顏色、形狀、人物的配對方式進行,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在收拾玩具時,什麼樣的玩具要住在什麼樣的箱子裡,哪些要住在櫃子上,如此將事物賦予生命,會增加孩子的新奇感與想像力。

◎小設計.大成就

除了將房間收拾乾淨,還可以跟孩子一同佈置房間唷!例如:與孩子一起挑出最喜歡的幾幅繪畫或勞作作品,然後表框起來,選擇要掛在哪一面牆上、或要擺在哪個櫃子上,這將會帶給孩子非常大的鼓勵與成就感。或是可以買星星形狀的夜光貼紙,貼在牆上或天花板上;貼出北斗七星、貼出大熊星座……夜晚在房間也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

如果願意,更可以自己來選擇牆壁的顏色、櫃子的顏色、或窗簾、床單的圖案;放手由孩子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對他們來說,會是多麼難得的體驗,相信孩子也會因此更小心地珍惜這片角落,這個他專屬的空間!

2. 在客廳

除了房間,客廳也是孩子主要的活動空間,但客廳通常是爸媽希望整齊舒適的待客空間,面對孩子將玩具戰場移師到此,往往只有搖頭禁止了!建議爸媽,不妨預留一個空間或箱子專門收藏孩子的「寶藏」,並且立下客廳規範與習慣,例如:遊戲結束後要將玩具收到箱子裡,吃東西時不要跑來跑去,如果不慎弄濕、弄髒地板或桌子,就給孩子小掃帚、小畚箕及抹布清理。爸媽要讓孩子清楚知道,一同去維持家裡的公共空間是必要的。

3. 在餐廳與廚房

刀叉、杯子、碗盤眾多,往往是餐廳廚房成為孩子們禁地的原因。孩子常因為好奇,而又不清楚其危險性而造成傷害。但與其盲目的禁止,不如帶著孩子一起了解這些東西的用途、它們可能造成的傷害、又該如何小心使用。並且,可讓孩子開始幫忙做些像排筷子這類簡單又較沒有危險性的工作,或讓孩子幫碗盤洗洗澡、排排站等需要專心細膩的工作。這時,別忘了為孩子捲高袖子,並穿上防水圍裙唷!

安全是第一考量

在客廳、餐廳及廚房,多多少少都會有較具危險性的家具及電器用品,家長必須花更多的心思選擇及做好保護措施。孩子的好奇心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因此我們必須提供孩子一處最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做最安全的探索、最安全的發展。

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應該分擔起家中的工作,但是,家裡的爸媽、學校的老師,常會以做家事或勞動服務作為一種處罰,因此在孩子的想法中,要做家事是因為做錯事、被處罰,並不是自己願意的。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孩子可能下意識地排斥做家事或任何其他被交代的事。所以,爸媽除了要讓孩子知道並習慣分擔家事是一種責任外,也記得要多多鼓勵與稱讚孩子的付出喔!

本期特選主題:「一起玩」就是我的朋友~3歲兒的友伴觀

孩子滿3歲之後,爸媽經常覺得孩子格外需要友伴,可能會帶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或團體活動,也可能考慮讓孩子上幼兒園結交朋友。但是,你知道這個年紀孩子是如何展開他的友伴關係嗎?

「一起玩」的短暫友伴關係

 不同的年齡對於「朋友」的定義都不一樣,對3歲孩子而言,他們開始注意別人的感受與看法,也漸漸地想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朋友」在一起雖然會吵架、打架、會搶對方東西,但,但是吵吵鬧鬧之後,還是會「一起玩」。

所以,「玩」是構成3歲孩子友伴的主因,他們對於友誼並沒有清楚的概念,也不在乎對方的興趣、個性的差異,可能只是因某個時間、某個遊戲的「牽線」在一起玩,就成為朋友。

一旦,遊戲結束了,友誼也告一段落,下一個遊戲開始,就可能是另一群的玩伴。從成人的眼光看來,或許會覺得孩子怎麼會對「朋友」如此冷熱不定、不夠穩定,但是,這就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正常表現,大約要到4足歲以後,孩子才會有較特定的友伴、或喜歡某一類型的朋友。

幫孩子找到「同一國」的人

對3歲的孩子來說,喜歡玩類似的玩具或遊戲,就是交朋友的重要因素。

因此,當孩子想要加入某一個遊戲團體時,就必須在互動中不斷累積經驗,才能順利的加入其中。例如︰小明和小安正在玩積木,小莉想加入時,他可能先在兩人周圍走動、觀看,如果沒有被趕走,小莉可能就會蹲下一起玩,或是跟他們說︰「我也要玩!」這時如果再一次被接納,小莉就會確認自己是受他們歡迎的,可以成為朋友一起玩。

在3歲孩子開始學習交朋友的歷程中,爸媽所能給予最大的幫助就是︰瞭解、支持與示範,並提供交友技巧的引導,例如︰主動和人打招呼、瞭解排隊輪流的規則、願意借玩具給別人、擅長某種遊戲,或熟悉同儕間的語言或動作等,就能幫助孩子找到「同一國」的人。

若是孩子在交友過程中出現衝突或挫折,我們不要太著急,也不需去判斷誰是誰非,只要從旁給孩子一些建議,如:沒關係啦,你跟他們說:要輪流玩!如此,孩子可以逐漸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如何解決友伴之間的相處問題。

延伸閱讀: 【專題】幼兒交友關鍵技巧

https://parents.hsin-yi.org.tw/focus/202003_02  (幼兒交友關鍵技巧)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具有「數量」概念了嗎?

樂樂開心數著遊戲盤上的甜甜圈:「1、23456」,媽媽就問他:「你有幾個甜甜圈呀?」,樂樂居然回答:「3個」媽媽就問:「剛剛不是數了6個嗎?怎麼變成3個呢?」樂樂一臉納悶,完全聽不懂媽媽在說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當孩子會唱數或點數時,不代表他已經知道物件的總量,只有當他瞭解算到最後一個數就代表所有的個數,才能正確地回答「幾個」的問題,對於僅有3歲多的孩子而言,其實多數這年紀的孩子都不具有這個能力。

會唱數,不代表具有數量概念

當小小孩會念「1、23……」,稱之為「唱數」,唱數表示孩子已經習得數字的「名稱」,也是學習點數、數算的基礎。不過,孩子會唱數並不表示他已經懂得數觀念,所以,當孩子會念「123……」可能只是一種語言表現,和念唱兒歌並沒有兩樣。

數概念:唱數→點數→數算數量

唱數、點數、數量,需要具備不同的認知能力,代表著不同的數能力。

孩子學會唱數之後,必須了解口中的「1」代表著這一件物件,另一樣物件就是「2」,而且,一樣東西只能數一次,直到每樣東西都被數過為止,這就是「點數」的能力。

更進一步,他要知道:數到最後的那個數字,就代表的是物品的總數量;而且不管這些物品如何排列、包含那些物件,或是哪個物件是「1」、那個物件是「2」,都不會影響總數,等到孩子理解這些數學原則之後,才能正確回答「總共有幾個」的問題。

生活中,就有許多數算遊戲

不過,爸媽不必擔心該怎麼教孩子理解這些數學原則,想要孩子從唱數到會真的數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和他在生活中「玩」數學,讓他經常透過「實物」來數數,像是:隨意伸出左右手的手指頭,請孩子數數看有幾根;吃點心時,請他自己拿正確數量的餅乾;晚餐前,請他幫忙數一數現在家裡有幾個人。在數算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跳數、重複數或是隨意數,這些都是過渡現象,只要經常玩這些數學遊戲,不久之後,他很快就能理解前面所說的各種數學原則,知道如何點數、數算總量了。

延伸閱讀: 跟著動物火車玩數數

《1,23到動物園》將動物和火車這兩種孩子最喜歡的元素,串聯成一個有趣的故事,透過每一頁動物數量的增加,讓孩子邊玩邊學,建立數概念;當然還有艾瑞卡爾濃厚的拼貼畫風格,讓每隻動物都生動活潑!一起來看看導讀~

嘟——嘟——七恰七恰,火車要出發囉!上面載了什麼呢?1隻好大的大象,2隻胖胖壯壯的河馬,3隻脖子長長的長頸鹿……猜猜看,再來還有什麼動物呢?找找看,牠們全都到動物園了嗎?

《1,23到動物園》是國際圖畫書大師艾瑞.卡爾第一本自寫自畫的創作,將動物和火車這兩種孩子最喜歡的元素,串聯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數每一節車廂上載著幾隻動物,更可以一起觀察動物們不同的特徵和姿態,豐富的圖畫內容,每次閱讀都能帶給孩子不同的驚喜及無限的探索樂趣,是一本富有層次、相當耐讀的圖畫書。

打開書,迎接小讀者的是一個冒著濃濃黑煙的火車頭和列車長,翻開下一頁,第一節車廂上,有一隻好大的大象,第二節車廂上,有兩隻河馬,這時孩子應該已經可以預測,第三節車廂上會載著三隻動物,但是,會是什麼動物呢?就是這樣的好奇心,牽引著孩子一頁一頁的往下翻,到底火車要把動物們載到哪裡去呢?打開故事最後的大拉頁,謎底揭曉,原來動物們都來到了動物園,孩子開始一一點名,看看動物們都到齊了嗎?一隻河馬在草地上,另一隻正舒服的在池塘裡泡澡;兩隻鱷魚在石頭上曬太陽。你可以和孩子看圖說話,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喔!

在聽這個故事時,孩子就像作者在每一節車廂裡所隱藏的小老鼠一樣,早就迫不及待地跳上火車,東看看西瞧瞧,仔細端詳著每節車廂裡不同的動物們。書中的插圖,是作家艾瑞.卡爾獨特的拼貼畫創作,他先把壓克力顏料任意塗在紙上,再用海綿或水彩加上裝飾,製作出獨一無二的色紙。這些色彩繽紛、帶有率性筆觸的色紙,在他的巧手下被裁剪拼貼出來的動物,總是有豐厚的肌理紋路,顯得生動又活潑,加上各種不同的表情、姿態、動作,總是讓大小孩子看得目不轉睛。

另外,孩子們也會發現書頁下方有一台迷你小火車,跟著故事往前行進,每翻一頁,火車就多一節車廂,火車愈來愈長,最後幾乎要占滿整個跨頁。小火車上的動物剪影,對小小孩來說,雖然有些抽象,但你會發現,孩子從一次次的閱讀中,慢慢地也能連結對應出車廂上的動物。透過反覆共讀,更能慢慢為孩子建立順序和數量的概念,孩子會停下來數一數每個車廂有幾隻動物,也會觀察到相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顏色;又或者,在點數十隻鳥兒時,他會突然發現,這十隻鳥兒的組合,是一對貓頭鷹、一對大嘴鳥、一對烏鴉、一對鸚鵡和一對鶴??。

啊~這是多麼有趣的一本書,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孩子一起共讀了呢?艾瑞.卡爾曾說:「我相信孩子天生就有創意,而且也渴望學習。」他的作品總是以自由、輕鬆、有趣、生動的方式呈現,快和孩子一起體驗他的創作魅力吧!

 

Grandma and Michael

Mom and Michael

Grandma, Mom and Michael

Chris and Michael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8029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