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40608 Emily小寶貝3歲8個月了!與家人歡度端午佳節連假 (附照片65張)
2024/06/11 02:44:06瀏覽42|回應0|推薦0

本週是放端午年假,所以我們選在周六晚上於禪園聚餐。根據廣泛的傳說,端午節的典故是因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汨羅江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詩人節端午節常見習俗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還有菖蒲、佩香囊雄黃酒、包粽子、立蛋鬥石Chris和Carr帶著Astrid,Rouge,Trinity從Fresno回到Irvine,美國親人也歡喜大團圓。我很高興能和許久未見的Carr及三胞胎隔海視訊通話。端午佳節祝福大家闔家安康!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乳牙蛀掉了沒關係吧?!

媽媽發現小美門牙上出現了小黑點,起初有點擔心會不會是蛀牙,但又想著反正遲早會換牙,乳牙蛀了應該也不用大驚小怪吧……但事實上,爸媽若不理會孩子乳牙的蛀蝕問題,可是會大大影響將來恆牙的發展。

爸媽看著孩子嘴裡開始冒出一顆顆小白牙,眼中流露的喜悅不在話下,而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接觸的食物越來越多,小小乳牙即將面臨的「齲齒問題」也就不容忽視。

乳牙將引導恆牙的生長

乳牙如同恆牙一樣,除了具有美觀、咀嚼、幫助消化、協助發音,以及刺激齒槽骨發育的功能之外,還肩負一項既特殊又重要的功能——引導將來恆牙齒列的萌發生長。不過,因為乳牙替換成恆牙並不是一夕之間就能完成,一般來說,換牙「工程」約從6歲起,一直持續到12歲左右。因此,從乳牙萌發開始,就必須好好保養乳牙,好讓恆牙之後能順利完成交接。

乳牙蛀蝕將影響恆牙生長

若是輕忽了乳牙蛀蝕的問題,沒有即時加以處理,等到蛀牙越來越嚴重,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期,將會使得細菌感染擴散,傷害到乳牙下方的恆牙牙胚發育,進而影響到將來恆牙的健康發展,有可能造成恆牙生長時牙鈣化不全的現象。

另外,若是乳臼齒因為蛀牙崩塌或提早脫落,會造成6歲左右新長出來的第一大恆臼齒向前移動,使得約在9歲至11歲才會換牙萌發的恆牙小臼齒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此將來就必須要花費時間和金錢進行矯正治療。

養成口腔保健的好習慣

因此,為了避免乳牙蛀蝕,請積極為孩子養成以下兩項重要的口腔保健好習慣:

■持續保持潔牙好習慣

應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齡、適口的牙刷以及品質好的兒童牙膏,並為孩子養成早晚、飯後刷牙的好習慣。當孩子還小時,自己刷牙是為了習慣的養成,潔牙工作主要是由爸媽進行;等到孩子3歲之後,他就得慢慢學著如何自己把牙齒刷乾淨,此時爸媽應放慢刷牙的速度,一邊解釋、一邊動作,多鼓勵、少挑剔,等孩子刷好之後,再由爸媽協助清潔並檢查有沒有刷乾淨,如此小小孩才能持續保有一口健康的好牙。請帶著孩子一起來唱首刷牙歌,練習正確刷牙的方法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bCIXkPpso   (2:39)

《蛀牙王子》健康律動操:刷牙歌 (小朋友唱跳)

■定期進行牙齒健檢與塗氟

目前國內已實施6歲以下孩子可每年免費塗氟2次的健保措施,爸媽可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之後,每半年定期帶孩子到兒童牙醫診所進行牙齒檢查並塗氟,以減少蛀牙的發生。若是孩子真的蛀牙了,還能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

給爸媽的小提醒~不要讓孩子使用成人牙膏

2~5歲的孩子吞嚥反射機能還沒發育完全,每次刷牙都可能會吞入牙膏,如果讓孩子使用成人牙膏的話,很容易吃下過量的氟。此外,成人牙膏通常含有除牙垢的磨砂劑,有時會對孩子的腸胃造成過敏。因此,建議爸媽還是讓孩子使用兒童牙膏,每次使用的量只需要約1粒花生大小就夠了。至於,有些爸媽認為兒童牙膏太甜也會造成蛀牙,事實上兒童牙膏的甜味是來自木糖醇,是不會造成蛀牙的,請爸媽不用擔心。

 延伸閱讀: 乳牙蛀牙嚴重,一定要做根管治療嗎?

Q:小孩1歲半後門牙就斷了,那時不敢用力刷,很怕小孩痛,結果現在蛀牙變得又黑又黃,這樣一定要根管治療嗎?

A:根管治療就是俗稱的抽神經。當牙齒蛀牙情況嚴重的時候,蛀牙病灶中的細菌會侵入牙齒的根管,或是透過象牙質小管將毒素釋放到根管裡,牙齒的神經因感染會部分或全部壞死。根管治療就是將這些發炎、壞死的組織清理乾淨,還給牙齒健康乾淨的根管,最後再套上乳牙套保護起來。

如果乳牙蛀得太深,蛀到牙髓神經,才需要把已經壞死的牙髓神經清潔消毒乾淨,而如果因乳牙牙髓壞死而不治療,造成化膿感染可能會影響到恆牙的形狀與萌發。

根管治療是清潔消毒牙髓然後恢復牙齒的型態,如此這個乳牙才能發揮他階段性的功能,讓小朋友可以容易吃東西攝取營養,而且還可以確保恆牙不至容易長歪。

 4歲還在吃奶嘴,牙齒會不整齊嗎?

Q:孩子都已經4歲了,我用盡各種方法,除了把奶嘴塗辣椒,但還是改不掉孩子吃奶嘴的習慣。他現在想睡或想哭時,都會要吃奶嘴。我也發現他的上下排牙齒好像不太整齊,該怎麼辦?

A:孩子會藉著吸吮獲得安定與滿足感,但也容易造就不定時找奶嘴的習慣,甚至片刻不離。如果孩子3歲以後還每天吸吮超過6小時,爸媽就要更積極正視改正吸奶嘴這個問題了。

從齒列發展來看,1歲半之前吸吮對齒列、顎骨生長較無影響,但若4歲後還每天長時間地吸吮易出現:暴牙、咬合不正、上下顎變型等問題,也容易造成情緒暴躁、舌頭只擅長做口腔內簡單的動作,以致有些發音不標準,隨著成長,構音的障礙會愈來愈嚴重。

戒奶嘴前,先滿足孩子的需求

想戒除奶嘴,當孩子哭鬧時,爸媽要先找出他不安的原因,並暫時用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活動來吸引他,讓他學會用其他方式解除情緒上的不舒服,而不是停留在用原始的吸吮獲取安全感和滿足。另外,孩子無聊或焦慮時也會想要吸奶嘴,因此爸媽應增加親子互動的時間,給予肢體上的親密和溫暖,讓他得到滿足感。

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告別奶嘴

孩子從2歲開始語言能力逐漸精熟,爸媽可以試著跟孩子說吃奶嘴的壞處,例如:用暴牙照片具體讓孩子瞭解那樣不漂亮、只有小Baby才用奶嘴等。等孩子準備好後,爸媽可舉辦個「告別奶嘴」儀式,和孩子一起把奶嘴藏起來或丟掉。只要是孩子已經準備好、心甘情願的情況下,幾乎都可以成功地戒掉奶嘴,當然,爸媽也必須以同理心和耐心,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不要取笑或捉弄他。

豐富孩子的生活、戒掉吃奶嘴

戒奶嘴不是短時間可達成,建議爸媽為孩子準備豐富的活動、提供操作類玩具讓孩子把玩、多跟他一起說話或唱歌,減少吃奶嘴的時間。等到他白天都不會想起奶嘴了,再處理睡前吃奶嘴的問題,如:讓孩子抱著軟綿綿的布偶、聽睡前故事,從口腔觸覺滿足提升到手部操作觸覺與聽知覺,都是不錯的方法。

本期特選主題: 喜歡和人聊天的3歲孩子

不久之前,小希只對他自己想要講的事情感興趣,但現在媽媽發現,小希聽和說的能力都變得更棒了,不但會注意媽媽跟他講的話,也會急切地想要回答媽媽的問題。

從「單向講述」進入「雙向溝通」

孩子3歲了,雖然他還是喜歡像年紀更小時那般自言自語、用言語來強調他正在做的動作,比如騎三輪車時,口中念念有詞:「車子來了……轉彎囉!」不過更棒的是,他已經會用語言表達想法或「炫耀」自己的能力,他會跟大人說:「我長大了,我會自己吃飯。」、「這是我自己摺的飛機!」;他也喜歡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像是問「小貓躲到車子下面嗎?」、「他們為麼打架呢?」這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漸漸能夠瞭解比較長以及比較複雜的句子,並且能夠正確地回答或做出反應。在群體活動時,他不只會跟同齡的友伴說話,也會跟認識的大人說話,而且並不是單向傳遞訊息,而是真正一來一往的交談對話。

學習說適當話語並友善表達

在這個喜歡享受語言樂趣的階段,孩子常常會因為自己講出的童言童語或吹牛而笑個不停,爸媽不妨多多鼓勵孩子一起玩問答遊戲,或者發揮想像力來說故事,讓孩子藉此熟悉更多的句型、詞彙,練習表達的能力。

當孩子再大一些,他會很喜歡說悄悄話、分享祕密,不過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也容易出現排斥性或駁斥的語言,對於不喜歡的人或事情會表現出強烈的態度,例如:「你不可以進來玩!」、「你那個玩具一點都不好玩!」這種態度往往會讓別人感到難過,或是被認為說話不禮貌而遭到斥責。因此,在親子平時的交談中,爸媽要多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語,並且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善意。

小叮嚀:引導孩子交談、學習問與答的小技巧

■ 把問題聚焦,簡要回答

3歲孩子還無法消化過多的資訊,爸媽可以先幫他將問題聚焦,讓他分階段回應。等孩子簡要回答第一個問題之後,再引導他思考下一個問題。

■ 豐富生活經驗,累積問答素材

爸媽會發現,孩子交談的內容大多來自聽過、看過的故事,或是別人說過的話,所以提供豐富的生活與閱讀經驗,能讓孩子更言之有物。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807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