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131 Emily 小寶貝18週大了,收涎了!寶寶的腰桿挺得更直了! (附照片84張)
2021/02/02 12:06:48瀏覽97|回應0|推薦0

     本週疫情指揮中心公布1月23日平鎮地區有確診病例,我連出門丟個垃圾都會戴好口罩,不敢鬆懈。週六晚上7點左右女兒女婿帶著上完跆拳道的Vito和Vic直接從教室返回中壢,剛好世祥也來到。舅公因為下週要回高雄,所以一進門就提前發壓歲錢給兩兄弟,也同樣給Emily準備了一個紅包,祝福孫輩們平安健康!女兒也提醒我把禪園年初二的訂位改為外帶,在家裡吃團圓飯。9點多鐘兒子媳婦帶著Emily回來,可能是因上午打了預防針或因環境陌生,哭了好一會兒,爸拔媽咪姑姑在房間不停地安撫她,才平靜下來。晚上睡得還安穩,感謝神! 周日早上我去逗弄她,抱抱她,拍拍照,她也很開心,還呀呀叫冒話咧!寶寶老是想翻身,很努力呢!真是可愛!

    上午10:00我就把中壢浸信會的第一堂主日崇拜直播並已上傳到YouTube的錄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DRFK_03iU,投放到Smart TV上觀看,在家敬拜,跟著禱告、唱詩、聽道,效果還不錯。中午兒子在和室餵寶寶喝好牛奶之後,他們就出發前往萬華外公外婆家,肯定也是帶給親家歡樂幸福百分百!感謝主!讚美主!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收涎了!寶寶的腰桿挺得更直了!

根據古禮,寶寶滿4個月時都要進行「收涎」禮,也就是,為寶寶準備一串「收涎餅」掛在寶寶的胸前,請長輩取一塊在他嘴邊輕輕抹一下,期許寶寶不再流口水,也是恭賀寶寶長大的意思。 當我們抱著寶寶收涎時,你有沒有發現?孩子腰桿已經相當挺直。頭也不會亂晃了,這時頭頸能力已有明顯的進步,直立抱時可以保持頭部的平衡,俯臥時也能長時間的把頭舉起來。 所以,再運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更強化孩子的頭頸肌肉,如:當孩子仰躺時,拿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具引誘他轉動脖子,或慢慢的用雙手拉他坐起;當寶寶清醒時,請盡量讓孩子採取趴臥方式來玩遊戲,可以放一個有動感的玩具在前方,鼓勵他保持抬頭的觀看姿勢。

本期特選主題:不再搖頭晃腦的寶寶

當我們抱著寶寶收涎時,你有沒有發現?孩子腰桿已經相當挺直,頭也不會亂晃了。

四、五個月大的寶寶不再搖頭晃腦

四到五個月大的寶寶,在他仰躺時,輕輕拉他的雙手,此時頭、頸和腰已能維持一直線了,而且上身可以被整個拉起、形成坐姿,但是無法久坐。此外,曲肘俯趴時,頭、胸不但可以高高抬起,而且還能維持頭頸平衡一段時間,也不會搖頭晃腦囉!雖是如此,直抱時仍要稍微護住他的頭頸、以防萬一,一直要等到寶寶會坐以後,頸部的支撐與控制能力才算完成。

 練習趴,有助於日後大動作發展

滿四個月的寶寶,可以多練習趴的動作。趴得好不但代表頸部有力,日後大動作的發展也會比較快。要寶寶趴著並不難,畢竟成天躺著看到的視野和俯臥鳥瞰並不相同,可讓喜歡嘗鮮的寶寶感受視線的變化。趴著時,他可以自由低頭看近處、抬頭看遠處,兩者的差異讓寶寶產生3D立體的距離感,日後爬行便能根據這種感官的判斷能力,到達他想去的地方。

 玩玩具,延長寶寶趴著的時間

在寶寶雙手可及之處,如果能擺上一些玩具,更能延長他趴著的時間。爸媽可以拿出兩、三種玩具,先選擇一樣在寶寶面前把玩、引起他的興趣,然後放下,看寶寶會不會主動去撥弄。如果會,再稍稍將玩具放遠一點,或是放在他伸手範圍之內也可以,觀察寶寶能不能單手支撐、平衡身體地拿到玩具。等寶寶出現興趣缺缺的模樣,且視線離開這個玩具時,就可以再換另一種繼續玩。若是寶寶身體逐漸放低,那就表示他累了,遊戲便該結束。

頭頸平衡後,寶寶就會翻身了

大動作發展的原則是從頭到腳、由軀幹到四肢;當頭頸平衡能力發展完成後,下一個動作便是翻身。爸媽幫寶寶變化趴與仰躺的姿勢時,可以幫寶寶將手腳擺放在適當位置,試著讓他體會重心的變化、甚至用自己的力量去翻轉身體。如此,不但累積了翻轉的經驗,日後寶寶也比較容易掌握翻身的竅門。

 此外,多作趴臥練習,也會讓寶寶的手、腳更有力氣。有了足夠的力氣,半歲左右的寶寶便能撐起自己的身體、讓肚子離開地板,改換成坐姿;七個月時,他可以手腳並用,移動身體匍匐前進,慢慢掌握爬行的技巧;接著寶寶就會經常練習將屁股抬高,膝蓋不著地、像獅子一樣只用手腳向前爬,然後就會在某個奇妙的時機,突然挺直上身、扶著桌椅站起來,送給爸媽一個大驚喜。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5587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