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117 Emily小寶貝16週大了,和家人在新竹慶祝姑姑37歲的生日!(附照片121張+教學影片1支)
2021/01/19 00:02:02瀏覽122|回應0|推薦0

     今天氣溫仍然偏低,早上我做完禮拜,回家吃了早點,10:50出發先去楊梅自立東街載阿芬,再上北一高往南去新竹。我們中午在慈濟路上的Yats葉子餐廳為明婕慶生。這家餐廳寬敞明亮,綠色植物點綴其間,感覺還不錯,義式料理口感尚佳,地點離兒子媳婦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娃娃車推過來相當方便。飯後,我們橫過馬路回到富春居,先上公共設施樓層參觀一下,因還沒完工,只能在各區室外瀏覽內部空間。現在的大樓規畫都是非常用心,以後我也能夠常常帶Emily來兒童遊樂區善加利用其設備。

      下午在兒子家,Vito和Vic兩兄弟專注打電動,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大人就逗弄小Emily,她快滿四個月大,會笑愛動,興奮時舞動手腳尖叫幾聲,挺好玩的!三點多我們為明婕唱生日快樂歌,吃可口的蛋糕,我也給了她一個紅包祝福她天天開心、身體健康!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小心,不要讓寶寶摔到地上!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視線才離開一會兒,寶寶轉眼就從俯臥變成仰臥,嚇了你一跳。這下你一定知道,再也不能將寶寶單獨一個人留在床上或沙發上了。 大約在3個月左右,寶寶就會出現「翻身」的動作,這可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初期只是簡單的側身翻轉,逐漸熟練後,身體肌肉會更結實,翻身技巧也愈靈活,姿勢先從俯臥到仰臥,到57個月間,就會出現仰臥翻身到俯臥的能力。 由於寶寶開始喜歡翻動身體,很容易摔落地面,所以要格外注意寶寶的安全。爸媽不能再隨手將寶寶放在沙發或沒有護欄的床上;當寶寶在嬰兒車或搖椅裡時,也要將安全帶扣好,以免寶寶滑動;還要增設嬰兒床的護欄,或在床沿增加防護設備,像是:床緣以棉被阻隔、床沿地板鋪上軟墊等,護欄和床墊最好選擇泡棉的材質,因為其中有孔隙,可以讓寶寶翻身趴睡時,還能保持呼吸的順暢。

本期特選主題:運用玩具,協助孩子練習翻身爬行

孩子進入四個月起,家長們會發現,再也不能把孩子單獨一個人留在換尿布檯或沙發上了,因為孩子逐漸學會翻身,已經可以逐漸靈活的從側臥至仰臥、仰臥至側臥。這時期的孩子坐或臥時,頭部可以自如的轉動;俯臥時,雙臂伸直或以前臂支撐,可以將頭抬起至與床成直角。

 四到八個月的大動作發展歷程

 在第四或第五個月時,父母第一次看到孩子從俯臥的姿勢翻成仰臥。五個月大的孩子喜歡抓著雙腳送至嘴裡吸吮,可以搖擺、翻滾、扭動身軀來移動身子。六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向各方向翻轉、滾、蠕行,這種像毛毛蟲似的蠕行,是爬的預備期,若把孩子放在地板上,他可以連翻帶滾地蠕行至另一頭。到了七個月,孩子俯臥時能以一手支持重量,抬起頭和胸,輕易翻身。八個月後,他可能會爬了,之後他坐或站著操作玩具的機會就多了。

 四大類玩具,吸引孩子伸展肢體

 1. 爬行毯類玩具

一般常見的爬行毯,毯上設計有許多種顏色鮮亮的圖案及活動,孩子趴在毯上,經由觸摸、拍打,可以感受不同的觸覺及聽覺經驗,尤其毯子上端的鏡子,或可以躲到洞中的小白兔設計,都很吸引孩子。

 2. 球類玩具

有四種常見的球類玩具:(1)橡膠球:滾得不遠,不小心碰到都會發出叫聲,而且容易抓握住。(2)布製的球:內裝鈴鐺,共同特性是輕、柔軟。(3)光滑、透明的球體:容易滾動,適合肢體已很靈活的孩子使用。還有一種水晶球有不倒翁的設計,因此搖動時只在原處且會發出美妙的聲音。(4)充氣塑膠球:氣不能充得太足,孩子可以趴、躺、坐或靠在球上,做些小小的運動,小一點的球則可以握住或伸展四肢撥弄。另一種長形滾筒式的玩具,滾動起來有聲音,孩子也很喜歡。

 3. 不倒翁性質的拍打類玩具

這裡所謂的「拍打」玩具,是指玩具本身採用不倒翁的設計原理,孩子躺著或趴著時,只要手或身體不小心拍、打到,玩具就會自己搖晃不已而且發出聲音,孩子先是驚奇的看它搖晃,接著重覆不斷的操作它,就這樣拍拍、滾滾的,孩子不但伸展了四肢,也慢慢的學會控制身體的方向。

 4. 綜合體能架

這類體能架是由可拆卸的架子和若干個環扣及可懸掛的抓握玩具組成,每個部份都可以獨自玩,拆下來可以當抓握玩具玩,掛起來可以用來伸展四肢,可以躺著玩,也可以坐著玩。

 親子同樂,陪孩子一起玩玩具

 吸引孩子伸展肢體的玩具很需要成人跟在旁邊玩。像爬行毯類玩具,孩子還不會爬時,父母可以讓孩子俯臥在上面,通常父母會坐在孩子的對面,先叫喚名字,如果孩子沒什麼表示,就會拿起毯上繫的玩具按壓出聲音吸引孩子伸手;若搆不著,把孩子拉近一點,讓他可以操作到。剛開始玩時,讓孩子離玩具近一點,等孩子漸漸會移動身體時,再放遠點。

 表面不光滑的球或有不倒翁設計的拍打玩具,較適合初期使用,開始玩時,父母可以先輕輕的操作、示範,孩子對於悅耳的聲音和不停的晃動會覺得有趣;之後再拿近一點,讓孩子可以碰得到,坐在孩子身邊鼓勵他或幫他攔下滾開的球;練習一陣子之後,他就變成高手,然後再換光滑的水晶球或塑膠球。而綜合體能架可以每次更換玩具懸吊的位置,以增加趣味性,當孩子翻滾到邊邊時,記得移動架子,以免孩子卡在橫桿下。

 和孩子共玩的過程中,當你親眼看到孩子第一次準確做出一些動作時,一切都是值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寶寶不喜歡趴著玩

Q:寶寶現在7個多月大,每次把他放成俯趴的姿勢,他都會哭鬧,而且翻成仰躺。我很擔心他以後會不喜歡爬,或是對後續的其他發展有影響。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多練習趴?

A:先提醒爸媽不必焦慮,也不要過分勉強寶寶。寶寶清醒時,多鼓勵他趴著玩,以訓練頭頸肌肉的成熟;進行親子互動時,多以訓練頭頸部肌肉張力的運動為主,強化頭頸肌肉。

幫助寶寶頭頸能力發展

在這個階段,爸媽可利用小活動,幫助寶寶頭頸的肌肉發展,例如:

●抱著寶寶,讓他臉朝下,他自然會把肌肉拉直,增強脖子的硬度。和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時,躲在寶寶的後面或側身,讓他必須轉過身來找你。

●在寶寶的視線內,爸媽可移動自己的手或顏色較鮮明的物品、玩具,以鼓勵寶寶揚起頭頸。

●當寶寶俯臥時,放個色彩鮮艷的東西在他上前方,讓他必須抬頭才能看得見。寶寶仰臥時,慢慢地拉他坐起,眼睛看著寶寶,一邊逗著他,一邊和他說話。

 重視個別差異

 1歲半之前,寶寶的動作發展主要是粗大肌肉的控制,例如︰翻身、爬行、站立、行走及跑步。爸媽必須要瞭解,寶寶的發展都有顯著的個別差異,有的寶寶在7個多月時就會爬,有的在14個月時,還不會走路。

影響寶寶個別差異的因素很多,像:神經成熟度、練習、疾病、營養等都有關係。因此,當爸媽看到同年齡的寶寶已經開始練習時,不必焦慮,也不要過分勉強寶寶,萬一寶寶發育未成熟的骨骼承受不了身體的重量,反而造成傷害就得不償失了。

 多鼓勵,注意安全

 當寶寶的神經肌肉和骨骼發育成熟,自然會顯示出比較熟練的跡象,同時表現出強烈的練習動機,想嘗試不同的動作,爸媽應該多鼓勵並提供一些吸引他的玩具。此外,爸媽務必時時注意周遭環境的潛在危險,維護寶寶的安全。

(以上問題由 感覺統合專家 高麗芷回覆)

https://youtu.be/xDmUb6uXoxI (發展影片─幫寶寶練習俯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554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