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103 Emily小寶貝14週大了,小手活動與大腦發展同步進行喔!(附照片30張)
2021/01/03 20:17:37瀏覽60|回應0|推薦0

      本週一早上我和旺得福的事工姊妹們在教會教育館5樓布置成果展的場地,下午去聯新醫院做復健及去美容院洗頭,所以沒空去新竹抱寶寶。還好週間有藉著視訊互動,Emily表情和肢體動作很多,挺可愛的!上週五連放三天假,週五下午兒子媳婦帶著小女娃去關西看媳婦的外公。阿祖好開心,還致贈紅包表達祝福。Emily小手緊抓著紅包,好棒啊!遠在美國加州的表伯母Carr和表嬸Catherine航空包裹寄來的漂亮童裝也都收到。Emily享有家人滿滿的愛,真是幸福啊!

      女兒ㄧ家因Vito和Vic一月十五日要期末考,本週將會有很多的小考,連假三天忙著複習各科及寫評量,沒空回中壢,預計考完再回來度假打球。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小手活動與大腦發展同步進行喔!

看手與玩手,是嬰兒最早期的玩耍活動。 這個時候的寶寶,雙眼已能集中焦點看東西。清醒時,寶寶總是在端詳自己的雙手,玩上好一陣子,他看著自己手指的游動,來回不停的看著,並將雙手碰在一起,當它們纏在一起時,寶寶也會好玩的咯咯地笑,就像個正在思考的小小哲學家。 而寶寶玩著自己的雙手,不僅代表著手部肌肉的成熟,對於小嬰兒來說,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它是一種自我引導的活動,透過玩的過程,還可以對於距離、外觀、體積大小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請不要過度束縛寶寶的雙手,衣服袖子不要太長包住手、也不要總是戴手套喔。

本期特選主題:勤練習 寶寶手眼更協調

媽媽在謙謙的小床前布置了一串新的懸掛玩具,只見3個多月大的謙謙好奇地張大眼睛,不時地揮動著一雙小手臂,好像要去抓但又搆不著的樣子,媽媽想幫他一點忙,刻意將玩具調整到低一點的位置,靠近謙謙的眼前;每天,謙謙醒著的時候總會認真地揮來揮去,偶爾勾到玩具時也會露出驚訝的表情,還想把玩具連同小手塞進嘴裡,那模樣可愛極了。媽媽在一旁悄悄看得入神,但也很想知道還要多久謙謙才能準確抓到玩具呢!

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在沒有辦法透過語言和環境互動的時候,是完全依據與生俱來的感官,本能地去學習和認識周遭的事物。不管看到甚麼東西,寶寶都想伸手碰一碰、放進嘴巴咬一咬,藉由觸覺、味覺、嗅覺,對物品產生記憶,進而認識物品的特質,這都是成長過程裡正常的現象,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

當寶寶透過感官學習時,伴隨的是身體各部位的發展,像是大小肌肉、手眼協調等等技巧。若爸媽能瞭解幼兒的發展特徵以及該注意的事項,將有助於精進寶寶的整體發展。

手眼協調,靠視覺和肢體合作

手眼協調能力牽涉到視覺和肢體的發展。寶寶從揮動手臂到有效地控制雙手取物是需要經過嘗試錯誤與練習的過程。透過反覆的經驗,寶寶記住哪些動作成功、哪些失敗,然後才能漸漸準確伸手拿到想拿的東西。 

大約5個月大左右,嬰兒的視覺、空間感、手臂、手掌的協調比較好時,才能伸手拿到想拿的東西。但這只是起步而已,手眼協調還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持續進行著,所以爸媽對嬰兒的視覺與肢體發展先有一些基本認識,有助於在這個年齡階段提供適當的互動刺激,幫助寶寶發展得更好。 

視覺發展:新生兒眼睛的視網膜和視神經,都尚未發展完成。正因如此,嬰兒無法辨識出太多豐富的色彩,像03個月大的嬰兒,對黑、白對比色有偏好;小嬰兒會對燈光也有所反應(如:會眨眼),視線也會隨著燈光的移動而移動或追著移動的目標。 

一般而言,嬰兒特別喜歡看人臉、喜歡立體物多於平面物。初生嬰兒視力可及的範圍,大約為哺乳時與母親面孔之間的距離,滿6個月至週歲間,才會發展出相當於成人的視力。 

肢體發展:46個月是嬰兒肢體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寶寶的手臂與大腿比之前較為粗壯,體重也比剛出生時增加一倍左右,身體的協調度臻於成熟。手部抓握能力的發展,會從整個手掌的抓握,進步到使用手指抓握或捏拿物品,精細動作比之前精進。 

79個月大的嬰兒會藉著爬行能力的發展,對於遠近產生初步的概念,並了解物體與自己的距離關係,平衡感也逐漸趨於穩定。1012個月的寶寶,則進入週歲發展的尾聲,寶寶已經能夠扶著東西走路,身體各部份的肌肉協調度也發展得更好了。 

掌握關鍵,從生活遊戲練習 

爸爸媽媽可依據這些發展的關鍵點和孩子愛玩的天性,運用生活周遭的物品,創造出很多有趣的學習機會,透過一些小活動,不但可以幫助寶寶手眼之間的協調程度發展得更好,還能夠增進親子互動。 

透過視覺刺激,吸引寶寶尋找目標

建議在嬰兒床上可擺設顏色鮮豔或可播放音樂的吊飾玩具;放上一面小鏡子,刺激嬰兒看到自己的倒影。旋轉、移動、有聲音、色彩鮮豔的物品,會吸引寶寶的好奇與注意,進而刺激寶寶用眼去看、去尋找物品,這樣將有助於寶寶的視神經和聚焦能力的發展。另外,也可以買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圖畫書,如《黑看白》《白看黑》(上誼)只有黑色和白色,對比分明,除了刺激幼兒的視覺發展,同時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伸展手臂手掌,學習掌握距離

寶寶已經能夠坐的時候,可準備一些質材柔軟、尺寸較大的球或積木玩具引發寶寶操作。當寶寶自由探索和操作玩具時,一方面練習抓握的能力,還可以透過和爸媽玩滾球的遊戲,讓孩子漸漸了解何謂「距離」。 

對未滿1歲的寶寶而言,眼睛所看到的距離跟實際肢體需要伸展的距離,是有所落差的,所以除了視覺上的刺激之外,大小肌肉的練習也要同步進行。像是讓寶寶自己用手抓握食物吃就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接近1歲可以試著拿湯匙,因為拿湯匙跟用手抓食物放進嘴巴所產生的距離感,是不一樣的。 

由簡而難,漸進增加遊戲複雜度

當寶寶已經可以穩定地抓握物品後,準備套圈圈的玩具,讓孩子學習瞄準、放平;或是用一個小桶子,讓寶寶試著將一個個玩具放進、倒出。這樣漸進式的做法,除了能夠慢慢地訓練寶寶的準確度,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鼓勵寶寶從嘗試錯誤中學習

在寶寶嘗試的過程,不只是訓練動作的精準度而已,當寶寶達成目標的時候,請給予熱烈的鼓勵。因為對於一開始手眼不協調、頻頻「出槌」的小寶貝來說,能夠準確地完成大人所預期的動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更是為下一步精細動作做好準備、打好基礎,寶寶的整體發展和自信心就是從這裡開始培養的。大人包容寶寶出錯、重來、鼓勵與肯定,是孩子向前邁進、再次嘗試的動力。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55058452